朝鮮神社列表

维基媒体列表条目

朝鮮神社列表列出朝鮮日治時期1910年至1945年間設立的神社,位於目前的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大韓民國。其於二戰後大多已拆毀,目前僅有少數神社仍保留遺構,例如小鹿島神社、江原神社[1]

沿革

編輯

在朝鮮日治時期之前,朝鮮已有神社設立,其中最早的是對馬領主宗義智於1678年在釜山的日本人居留地設立的神社,稱為金刀比羅神社,在1895年7月改稱「居留地神社」,在1900年再改稱「龍頭山神社」。除此神社之外,於1883年在元山設有神宮遙拜所,以及陸續在仁川漢城鎮南浦群山、龍川、大邱大田城津馬山木浦的日本居留民地區設立神社[2]。在1910年日韓合併後,朝鮮總督府在1912年即編列預算進行朝鮮神社(之後定名為朝鮮神宮)的設立調查,此後在1915年10月實施「神社寺院規則」,規定朝鮮的神社存廢皆須經總督府許可,朝鮮的神社在此後逐漸設立,原本已設立的12處居留地神社在之後被公認,作為朝鮮總鎮守的朝鮮神宮則在1925年完工。在此時期,朝鮮的神社社格除朝鮮神宮之外,其他神社皆是無格社,或規模較小的神祠[2]

隨着當局自1936年推動皇民化運動,與台灣同樣採壓抑本地固有宗教,增設及升格神社、增加神社參拜的方式以推廣神道。朝鮮總督府自1936年8月進行「一道一列格社」的神社政策改革,並制定神社的神祠、神饌、幣帛料供進制度,將官國幣社下的社格分為與日本本土的社格制度不同的「道供進社」、「府供進社」、「邑供進社」,之後逐漸將8道的神社列格為國幣小社。自1939年至1942年,朝鮮的神社增加了3座,而規模較小的神祠則從470座增加至828座[2]。在1939年,朝鮮總督府設立了第二座神宮「扶餘神宮日語扶余神宮」,其祭神是與朝鮮相關的神祗,然而因戰事窘迫,在二戰結束前沒有鎮座。總計朝鮮共設有官幣大社2座、國幣小社8座、道供進社9座、府供進社8座、邑供進社18座、無格社37座、其餘的神祠973座,共計1,055座[3][4]

二戰後,朝鮮的神社逐漸被拆毀,平壤神社甚至在日本宣佈投降的1945年8月15日即被縱火,在隔日的八天之內,朝鮮總督府統計有136件神祠、奉安殿的破壞及放火事件[5]

朝鮮日治時期各道神社統計列表(單位:座)[4]
行政區 神社 神祠 合計 備註
官幣社 國幣社 道供進社 府供進社 邑供進社 小計
咸鏡北道 1 2 2 2 7 27 34 現為北韓
咸鏡南道 1 1 4 6 27 33
平安北道 1 4 5 75 80
平安南道 1 1 2 30 32
黃海道 1 3 4 161 165
江原道 1 1 3 5 46 51 大部分為南韓

少部分為北韓

京畿道 1 1 2 1 1 1 7 140 147
忠清北道 1 1 2 4 29 33 現為南韓
忠清南道 1 1 4 3 9 33 42
慶尚北道 1 1 1 3 6 72 78
慶尚南道 1 1 1 2 1 6 43 49
全羅北道 1 1 4 5 11 27 38
全羅南道 1 1 2 6 10 263 273
合計 2 8 9 8 18 37 82 973 1,055

特色

編輯

考量朝鮮的地廣人眾,朝鮮設立神社的速度相當緩慢,在戰前僅設立82座神社,臺灣則有設立68座,而朝鮮較小規模的「神祠」占較高比例[6]。對於神社參拜的抵抗,朝鮮人亦較於激烈。由於朝鮮有多數的基督徒,而參拜神社將違背基督教義,所以許多民眾不願參拜神社;朝鮮總督府因此進行強力施壓,例如解散學校、解散教會團體等方式強迫民眾參拜神社[6]。在祭神方面,朝鮮的神社大多祭祀天照大神,其次是對佔領朝鮮有功的明治天皇[2]

神社列表

編輯

官幣大社

編輯
名稱 設立日 祭神 位置
朝鮮神宮 1919年7月8日設立及鎮座 天照大神、明治天皇 京畿道京城府南山
扶餘神宮日語扶余神宮 1939年6月15日設立但未鎮座 應神天皇齊明天皇天智天皇神功皇后 忠清南道扶餘郡扶餘面

國幣小社

編輯
名稱 設立日 列格日 祭神 位置
京城神社 1898年11月3日 1936年8月1日 天照大神、國魂大神大己貴命少彥名命 京畿道京城府中區倭城臺町
龍頭山神社 1679年 1936年8月1日 天照大神、國魂大神、大物主神住吉三神 慶尚南道釜山府辯天町
大邱神社 1906年11月3日 1937年5月15日 天照大神、國魂大神 慶尚北道大邱府城西町
平壤神社 1913年1月1日 1937年5月15日 天照大神、國魂大神 平安南道平壌府慶上町
光州神社 1917年11月3日 1941年10月1日 天照大神、國魂大神 全羅南道光州府龜岡町
江原神社 1918年7月7日 1941年10月1日 天照大神、明治天皇、國魂大神、素戔嗚尊 江原道春川郡春川邑
全州神社 1916年9月29日 1944年5月1日 天照大神、明治天皇、國魂大神 全羅北道全州府華山面
咸興神社 1916年8月21日 1944年5月1日 天照大神、國魂大神 咸鏡南道咸興府東雲町

護國神社

編輯
名稱 鎮座日 祭神 位置
京城護國神社 1943年 在其他10道戰歿者 京畿道京城府
羅南護國神社 1944年 江原道、咸鏡南道、咸鏡北道戰歿者 咸鏡北道清津府

道供進社

編輯
名稱 祭神 位置
平安神社 天照大神、品陀別氣命、天之子八根命 平安北道新義州府櫻町
羅南神社 天照大神、明治天皇 咸鏡北道清津府羅南生駒町
海州神社 天照大神、國魂大神、明治天皇、素盞鳴尊 黃海道海州府上町
晉州神社 明治天皇 慶尚南道晉洲群晉洲本町
仁川神社 天照大神、明治天皇 京畿道仁川府宮町
清州神社 天照大神 忠清北道清州郡清州邑榮町
金泉神社 天照大神、豐受大神、國魂大神 慶尚北道金泉郡金泉邑黃金町
大田神社 天照大神、明治天皇、昭憲皇太后 忠清南道大田府大興町

府供進社

編輯
  • 清津神社
  • 城津神社
  • 馬山神社
  • 晉州神社
  • 元山神社
  • 松島神社
  • 群山神社
  • 開城人蔘神祠
  • 鎮南浦太神宮[7]

邑供進社

編輯
  • 江陵神社
  • 井邑神社
  • 浦項神社
  • 燕岐神社
  • 會寧神社
  • 金堤神社
  • 公州神社
  • 江景神社
  • 愛宕神社
  • 順天神社
  • 水原神社
  • 忠州神社
  • 鎮海神社
  • 天安神社
  • 統營神社
  • 南原神社
  • 雄基神社
  • 羅州神社
  • 裏里神社[7]

參見

編輯

參考資料

編輯
  1. ^ 津田良樹、渡邊奈津子. 海外神社とは? - 史料と写真が語るもの (PDF). [2022-01-01].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2-01-01). 
  2. ^ 2.0 2.1 2.2 2.3 金, 雅蘭. 戰爭時期臺灣與朝鮮神社建造之比較 (PDF).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 2014 [2022-01-01].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2-01-01).  引用錯誤:帶有name屬性「:0」的<ref>標籤用不同內容定義了多次
  3. ^ 津田良樹、中島三千男、金花子、川村武史. 旧朝鮮の神社跡地調査とその検討—全羅南道、和順郡を中心にー (PDF). 神奈川大學21世紀COEプログラム研究推進會議『年報 人類文化研究のための非文字資料の體系化』第3號. 2006-03 [2022-01-01].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9-12-19). 
  4. ^ 4.0 4.1 中島三千男、前田孝和、津田良樹、坂井久能、菅浩二、稻宮康人. 旧朝鮮北部(現: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国)の神社跡地を訪ねて. 年報. 2015 [2022-01-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1-02).  引用錯誤:帶有name屬性「:2」的<ref>標籤用不同內容定義了多次
  5. ^ 山口公一. 敗戦直後の海外神社 朝鮮の神社を例に (PDF). アジア學科年報. 2014, (8) [2022-01-01].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0-10-31). 
  6. ^ 6.0 6.1 周, 婉窈. 臺灣史論文精選(下)──從比較的觀點看臺灣與韓國的皇民化運動(1937-1945) (PDF). 1996 [2022-01-01].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07-21). 
  7. ^ 7.0 7.1 海外神社(跡地)に関するデータベース. 神奈川大學非文字資料研究センター. [2022-01-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27).  引用錯誤:帶有name屬性「:3」的<ref>標籤用不同內容定義了多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