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傑文·布烈頓

英国现代主义时期作曲家

布烈頓男爵OM CH(英語:Baron Britten,1913年11月22日—1976年12月4日),原名愛德華·斑傑文·布烈頓(英語:Edward Benjamin Britten),英國作曲家指揮家鋼琴家,是二十世紀古典音樂的重要人物,也被認為是英國最偉大的作曲家之一。

布烈頓男爵
Baron Britten
1960年代中期的布烈頓,漢斯·懷爾德英語Hans Wild所攝
出生(1913-11-22)1913年11月22日
洛斯托夫特
逝世1976年12月4日(1976歲—12—04)(63歲)
奧德堡
國籍英國
知名作品歌劇《彼得·格林》《碧廬冤孽》《比利·畢特》《仲夏夜之夢》《盧克萊修受辱記》,戰爭安魂曲,弗蘭克·布里奇主題變奏曲,管弦樂曲《青少年管弦樂入門
伴侶彼得·皮爾斯英語Peter Pears
所屬時期/樂派20世紀
擅長類型歌劇,管弦樂,室樂,合唱,宗教音樂
學生/受影響人物

生平

編輯
 
位於洛斯托夫特的故居

布烈頓於1913年生於英國東南沿海薩福克郡小鎮洛斯托夫特,父親是一名牙醫,也是一位有才華的業餘音樂愛好者,母親是一位優秀的業餘女高音,他曾隨母學習鋼琴。

少年

編輯

布烈頓童年時代已表現出對音樂的興趣,並嘗試作曲。開始師從弗蘭克·布里奇學習作曲,16歲進入皇家音樂學院[1],師從約翰·艾爾蘭學習作曲。在這期間,他受到了雷夫·佛漢·威廉士的鼓勵。他亦學習鋼琴中提琴,後來曾以鋼琴家的身份演出。

布烈頓於少年時代所創作的作品大都沒有編號,據統計,這段時期的作品或者樂曲片段數量多達八百多份。較著名的是於1930年所創作的《童貞女的讚美詩德語A Hymn to the Virgin》。而第一首獲出版並符有編號的作品,是為室樂團所寫的《小交響曲》(Sinfonietta),1934年,為英國廣播電台合唱團英語BBC Singers而寫成的《有一嬰孩誕生了英語A Boy Was Born》(作品3)以及畢業習作《簡易交響曲英語Simple Symphony》(作品4),令布烈頓開始引起樂壇注意。

早期

編輯

畢業後,布烈頓主要為電影創作電影配樂。1935-1939年間,他相繼完成十六部電影配樂,這些經驗幫助他後來的歌劇創作。1937年5月,他受指揮家伯伊德·尼爾英語Boyd Neel委託,為三個月後的薩爾茨堡音樂節創作一首絃樂作品。布烈頓只用了十天的時間,便把新樂曲定了初稿,再多用了一個月的時間配器,7月12日正式把樂曲寫好。這首作品,便是以啟蒙老師布里奇的一首絃樂四重奏中的主題所寫成的《弗蘭克·布里奇主題變奏曲英語Variations on a Theme of Frank Bridge[2]

同年他還認識了男高音彼得·皮爾斯英語Peter Pears,後者成為他音樂創作的合作夥伴和親密夥伴。

赴美及返英

編輯

1939年他和彼得·皮爾斯跟隨詩人威斯坦·休·奧登前往美國。在美國他創作了輕歌劇保羅·班揚英語Paul Bunyan (operetta)》、《小提琴協奏曲英語Violin Concerto (Britten)》、《靈光集英語Les Illuminations (Britten)》、《安魂交響曲英語Sinfonia da Requiem》等。在美期間,布烈頓有機會與作曲家阿隆·科普蘭見面,科普蘭的作品亦成為啟發佈烈頓在美創作的一大因素。

1942年他和皮爾斯決定返回英國(而奧登則選擇留在美國),在回英的航程中,布烈頓完成了兩首重要的合唱作品:分別是取材自奧登的詩歌,以音樂守護者聖則濟利亞(聖西西里亞)為題的《聖西西里亞讚歌英語Hymn to St Cecilia》,以及《聖誕頌歌儀式英語A Ceremony of Carols》。兩人回到英國後,隨即向當局申請免服兵役(最初布烈頓的申請並不獲批准,後來經上訴後得直)。及後布烈頓便開始撰寫其第二齣歌劇《彼得·格賴姆斯》,並且找來劇作家蒙塔古·斯萊特英語Montagu Slater撰寫劇本。這套歌劇於1945年6月7日於倫敦首演,獲得了好評。然而,這卻引來一些反對的聲音,認為以英文演繹歌劇而非慣常的意大利語德語,實乃「難登大雅之堂」。這些言論都導致布烈頓後來漸漸放棄了倫敦的劇院。

戰後

編輯
 
布烈頓自己指揮的《青少年管弦樂入門》唱片封面

二戰結束後,人民的生活開始回復正常。1946年,布烈頓應英國教育部的委託,為一套介紹管絃樂團及樂器的教育影片中創作音樂,於是他運用了二百多年前的英國作曲家亨利·浦賽爾的歌劇《摩爾人的復仇英語Abdelazer》中一段迴旋曲主題,再以此主題寫成變奏曲賦格,而每一段變奏均用上不同的樂器。這首樂曲便是《浦賽爾主題、變奏及賦格曲》(Variation and Fugue on a Theme of Purcell),又或是更廣為人所熟識的名稱——《青少年管絃樂入門》。

同時,經歷過那些反對以英語演出歌劇的奇怪言論,布烈頓決定自行創立了「英國歌劇團」(English Opera Group),專門演繹英語歌劇;又於翌年(1948年)創辦了「奧德堡音樂節英語Aldeburgh Festival」,這個音樂節首演了不少布烈頓和其它英國作曲家的作品,至今每年六月都會舉行。

1950年代是布烈頓的歌劇黃金時期,作品有《比利·巴德英語Billy Budd (opera)》、《格洛麗安娜英語Gloriana》(慶祝英女皇伊利沙伯二世登基,又譯《榮光女皇》)、《碧廬冤孽英語The Turn of the Screw (opera)》、《諾亞方舟》及改編自莎士比亞同名戲劇《仲夏夜之夢英語A Midsummer Night's Dream (opera)》。1953年,適逢伊利沙伯二世登基,布烈頓獲封為名譽勳位

1957年他和皮爾斯到東方旅行,對印尼甘美蘭音樂和日本能劇產生興趣,早在留美時間,布烈頓便初次接觸甘美蘭。他後期的作品,亦加入具東方風情的要素,如芭蕾舞劇《寶塔王子》(The Prince of the Pagodas)、一系列的宗教寓言劇——《麻鷸河》(Curlew River)、《熾烈燃燒的火爐》(The Burning Fiery Furnace)及《浪子》(The Prodigal Son)等。

1957年,馬來西亞在獨立之際,向世界各地徵求國歌,包括新加坡國歌作曲者朱比賽在內的許多著名作曲家都獲邀,布烈頓受邀所寫的作品被認為太歐化,不符合馬來風格而被退稿。馬來西亞給了布烈頓幾張馬來民族音樂,但布烈頓聽了卻認為是最古怪的噪音,最終馬來西亞選出《我的祖國》作為國歌,一直到至今。

中後期

編輯
 
羅斯卓波維契和布烈頓,1964

雖然布烈頓把大部份精力都放在歌劇及其他類型劇樂上,管絃樂和室樂的產量較少,但每一首都是精煉之作。當中首推創作於1961-62年,為考文垂座堂重建而應邀委約的大型合唱曲《戰爭安魂曲》,以及《男高音、圓號和絃樂小夜曲英語Serenade for Tenor, Horn and Strings》(作品31)和聯篇歌曲夜曲英語Nocturne (Britten)》。

1960年代,他認識了兩位俄國重量級音樂家——作曲家蕭斯達高維契和大提琴家羅斯卓波維契並成為好友。布烈頓為羅斯卓波維契創作了多首大提琴作品,包括有《C大調大提琴奏鳴曲英語Cello Sonata (Britten)》(1961年)、《大提琴交響曲英語Cello Symphony (Britten)》(1963年)及三套大提琴獨奏組曲(1964-1971);至於蕭斯達高維契,布烈頓把《浪子》(The Prodigal Son)題獻給他,蕭斯達高維契亦將受《戰爭安魂曲》所啟發的《第14號交響曲》回獻給布烈頓。此曲於1970年由布烈頓親自指揮,在蘇聯以外首演。1965年,布烈頓再獲頒發功績勳章

踏入1970年代,布烈頓的健康開始轉差,創作量亦變得疏落,但他依然能完成兩齣歌劇:《歐文·溫格瑞夫英語Owen Wingrave》和《魂斷威尼斯英語Death in Venice (opera)》。另外《第3號大提琴組曲》、《第3號絃樂四重奏》和聯篇歌集《英國民歌組曲》(Suite on English Folk Tunes "A Time There Was" )也是他晚期的重要創作。

1976年7月2日被授予終身貴族,進入上議院。不久之後,1976年12月4日在薩福克郡奧德堡去世,享年63歲。

作品

編輯

作曲

編輯

布烈頓是20世紀中期最多產的作曲家,而歌劇是他最重視也最有特點的類型。布烈頓的樂曲種類多樣,歌劇、合唱曲、獨唱、宗教合唱等歌唱類作品及管絃樂配器都公認為出色。這與他的親密合作夥伴彼得·皮爾斯英語Peter Pears甚有關連,皮爾斯不但為布烈頓提供了大量創作靈感,亦是他各類型歌唱作品首演的演唱者。布烈頓所完成的13齣歌劇,除了第一齣《保羅·班揚英語Paul Bunyan (operetta)》(又譯《吹牛大王》),其他所有的男高音主角都由皮爾斯擔任。同時,由於布烈頓自小在教會中獻唱,因此亦創作出不少具水準的宗教合唱作品。

布烈頓的代表作為數不少,大致可按早、中、後期創作來劃份。早期的代表作有《簡易交響曲英語Simple Symphony》、《弗蘭克·布里奇主題變奏曲英語Variations on a Theme of Frank Bridge》、《靈光集英語Les Illuminations (Britten)》、《安魂交響曲英語Sinfonia da Requiem》、《聖誕頌歌儀式英語A Ceremony of Carols》、《男高音、圓號和絃樂小夜曲英語Serenade for Tenor, Horn and Strings》等;中期則有《彼得·格賴姆斯》等多部歌劇、《青少年管弦樂入門》、《夜曲英語Nocturne (Britten)》、《戰爭安魂曲》等;晚期代表作則有為大提琴家羅斯卓波維契所寫的《大提琴交響曲英語Cello Symphony (Britten)》、大提琴組曲、以及多首聖經題裁的教會寓言劇。

作品整理計劃

2005年,布烈頓-皮爾斯基金會(Britten-Pears Foundation)聯同東安格里亞大學英國藝術暨人文研究委員會英語Arts and Humanities Research Council資助進行一名為「布烈頓主題目錄」(Britten Thematic Catalogue,BTC)的計劃[3],將布烈頓現存的所有作品手稿(包括所有已編號及未編號),依照創作年份的先後,重新排列並加上編號。預期於2013年完成。屆時,除了95首由布烈頓自己親自編號的作品外,所有作品皆會加上以「BTC」為首的新編號。截至2010年尾為止,只有曾發行過的作品才獲得BTC編號,網頁中亦聲明現時的BTC編號並非最終的決定。

指揮

編輯
  • 莫扎特第25號、第29號交響曲,D大調夜曲(K. 239),指揮英國室樂團,Decca出版

獲獎與榮譽

編輯
  • 留聲機唱片大獎,1978年

個人生活

編輯

布烈頓是一個當時在藝術圈比較公開的同性戀者,二戰期間與彼得·皮爾斯英語Peter Pears產生戀情並長期同居[4]。布烈頓逝世前把14歲至24歲十年間的日記交給學者整理出版,從中可看到他的一系列男友包括著名詩人威斯坦·休·奧登和作曲家倫諾克斯·伯克利英語Lennox Berkeley等等[5]。根據一部被BBC2改編為紀錄片的傳紀《布烈頓的男孩》(Britten's Children)敘述,他對13歲左右的男孩懷有特殊的情感。

1980年以前,評論和傳紀基本不提及布烈頓的性取向,從1983年開始,才有學者公開指出布烈頓的性取向影響了他作品中的一些隱喻:「有充分的理由相信,那個沒有講出的問題是在1945年的《彼得·格賴姆斯》中不敢涉及的,當時仍然被視為犯罪而無人敢談論的,那就是《彼得·格賴姆斯》涉及到了同性戀的內容。如果我們以這種寓言的方式來看待這部歌劇,至少,在理解格賴姆斯的性格時就不會有問題(包括道德的和戲劇的),我們也可以清楚地看到小鎮人對于格賴姆斯的惡毒迫害。而彼得由於罪惡感和自我憎恨導致的悲劇,在今天的人看來也會更覺沉痛和有現實感。」[6]

布烈頓本人對自己的性取向有很嚴重的情結,至去世之時,還是不希望後人過分關注他這方面的私生活。皮爾斯在1979年的一次訪談中說過:「他的字典中沒有『同性戀』這個詞……他憎惡『同性戀的生活』。」[7]

軼事

編輯
  • 布烈頓的出生日和相傳掌管音樂的主保聖人聖則濟利亞(聖西西里亞)的聖日相同,因此有人認為他過人的音樂才華是上天所賦予的。

參考資料

編輯
參照
  1. ^ 台灣國家交響樂團部落格有關布烈頓的簡介
  2. ^ 樂曲介紹 {英文}. [2010-12-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3). 
  3. ^ Britten Thematic Catalogue(BTC)網頁(試用版本). [2010-12-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1-23). 
  4. ^ 皮尔斯百年纪念. [2011-08-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07). 
  5. ^ Journeying Boy: The Diaries of the Young Benjamin Britten, 1928-1938, ed. John Evans, published by Faber
  6. ^ 布里顿两部歌剧中“性取向”问题的国际研究现状及方法. [2011-08-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7-11). 
  7. ^ Interview in Tony Palmer’s Film: A Time There Was......, 1979.

參見

編輯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