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素(1869年3月22日—1944年4月),男,字位齋,又名畏齋,山西省平定縣娘子關鎮東口(小口)村人。清朝末年立憲派人士,中國民主革命家,中華民國政治人物。

生平

編輯

李素出生於清朝同治八年三月初十(1869年3月22日),1892年州試中第一名,1893年省試中癸巳科舉人。後李素考入保定直隸法政學堂學習法律,畢業後任山西省諮議局議員,省女子學堂董事、山西提學使公署議紳、資政院議員,曾於1909年到北京參加國會請願運動慶親王內閣成立後,身為資政院議員的李素曾在資政院彈劾慶親王,未成功。[1]

此後他加入同盟會。1911年9月,李素自北京回到山西。1911年10月,李素參加辛亥太原起義並任山西軍政府參謀,旋即到娘子關參與軍事行動四十多天。1911年12月,李素作為山西代表參加在南京舉行的各省都督府代表聯合會會議。1911年12月29日,李素參加了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選舉會。1912年1月,李素擔任南京臨時參議院議員,參與了《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起草。[1]後來他還任北京臨時參議院議員。

1912年9月18日,孫中山到達正太鐵路娘子關站,受到山西民軍娘子關前鋒司令部執事官蔡榮春等人歡迎,李素陪同孫中山視察了娘子關。[1]

1915年袁世凱稱帝,李素南下同議員孫洪伊等謀劃倒袁,遊說張作霖陳調元,並在上海稱「袁世凱不但不可使為皇帝,並不可使為總統」。[1]

1917年,李素南下參加護法運動。1920年,李素奉孫中山的命令到雲南、貴州、四川聯絡唐繼堯岑春煊等各派勢力。1922年,李素回到廣州任憲法起草委員、總統顧問、諮議等職務。1922年6月,六·一六事變爆發,李素從廣州回到北京。此後李素在北京結識齊白石陳衍李大釗范文瀾范毓桂等人物。1927年李大釗在北京遭張作霖追捕時,李素曾幫助李大釗避難於西鐵匠胡同24號。[1]

1931年左右,李素曾試圖在娘子關鐵佛寺舊址建高等小學校,未成。日本佔領時期,李素不問政治,專心整理詩詞典籍。1944年4月,李素在北京病逝。[1]

著作

編輯
  • 水簾詩稿
  • 論語質疑
  • 讀易質疑

家庭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