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臺灣

臺灣第一份探討臺灣民俗與民俗學的專門刊物

民俗臺灣》是臺灣第一份探討臺灣民俗民俗學的專門刊物,1941年7月10日創刊,1945年2月1日停刊,共44期(最後一期因戰時局勢緊張故未發行[2])。戰後時期受《民俗臺灣》影響最深的刊物為《臺灣風物》[3][4]

民俗臺灣
《民俗臺灣》創刊號
主編池田敏雄[1]
類別臺灣民俗文化
發行周期月刊
發行量共44期,每期2000至3000冊
創刊日期1941年7月10日
最後發行日期1945年2月1日
公司東都書籍臺北支店
創刊地區 日治臺灣
總部所在地臺北市樺山町一八
語言日語臺語

創刊

編輯

日治末期,臺灣民俗研究專家池田敏雄中國中山大學所發行之《民俗月刊》啟發,拜訪時任臺北帝國大學教授的金關丈夫,計劃創辦以探討臺灣民俗、舊慣為主題的刊物[5]

1941年(昭和16年)5月由日籍人士金關丈夫、須藤利一、岡田謙、萬造寺龍及臺灣籍社會學專家陳紹馨黃得時等6人聯名於《興南新聞》及《臺灣日日新報》上發表〈趣意書〉,說明《民俗臺灣》發行的背景及目的等。同為發起人的池田敏雄因時任於總督府情報部,雖執行主要編輯工作,卻未列於發起人中[5]

1941年7月10日《民俗臺灣》創刊,以金關丈夫於1929年為東京岡書院策劃出版的《ドルメン》雜誌為原型,刊物名則是受「臺灣文藝家協會」機關刊物《文藝臺灣》的影響。

內容

編輯

主要記錄臺灣民俗資料,如民間禁忌、習俗、神明祭儀、年節歲時與生命禮俗等[3],並廣泛採集民間傳說、童謠歌謠及俚諺,其中又以俚諺的討論為大宗。除材料蒐集與紀錄外,更有專題式發展,如廖漢臣〈臺南俚諺〉等。雖以民俗為主,但內容對藝術、歷史、地理及自然等亦有涉獵,編輯要旨更明文希望刊物肩負聯絡與對話的任務[5][1]

 
立石鐵臣所見鹿港名巷「金盛巷」。原載於《民俗臺灣》10號(1942年4月)

為月刊形式雜誌,每號皆約40-60頁(多維持於50頁左右),並附有卷頭語,其他常設專欄包含民藝解說、民俗圖繪、攝影及圖說、文獻介紹、書評、亂彈、點心、消息通訊、民俗採訪會、編輯後記等[3]

專欄 內容
民藝解說 金關丈夫的文字與松山虔三的拍攝,記錄包含陶枕、士林刀餅印、筷籠、燭臺花仔布等民間生活器具,其中又以陶瓷器具、木材及竹製民藝品為大宗[6]
民俗圖繪 由畫家立石鐵臣透過版畫輔以文字,描繪各行各業(如製香)或一般民間生活場景(如打棉被、水車及磚仔窯風景等)[7]

版本

編輯
年份[8] 出版社 備註
1941年 東都書籍株式會社 初版
1968年 臺灣古亭書屋
1985年 臺灣武陵出版社 由林川夫主編,將內容重新彙整編輯,並刪除大量插畫圖像。
1998年 臺北南天書局 補齊包含因官方檢查制度被刪除之池田敏雄〈有應公的靈驗〉、蘇維熊〈關於性與臺灣俚諺〉及未出版之五卷2號等,並依初版樣貌精裝版印刷出版。

影響

編輯

民俗資料保存

編輯

除有大量民俗資料採集及記錄,更有較深入之專題式探討。此外,亦開創如節日習俗方面「正月七日吃七寶羹」、「除夕跳火盆求財富」及占卜咒術方面淨符、家畜用符、止血符與化骨符等數個嶄新的民俗研究議題[3]

臺語文字使用

編輯

刊物發行時,正值日本皇民化運動推行國語(日語)期間,但刊物內卻仍有許多臺語文字,並以日文標註其發音,使臺灣民俗研究可與當時主要語言結合[3]

《臺灣風物》

編輯

《臺灣風物》除與《民俗臺灣》編輯風格相似外,撰文者的重疊性也很高,如陳紹馨、蘇維熊、黃得時楊逵楊雲萍等人皆常見於《民俗臺灣》,更為《臺灣風物》初期執筆[3]

對臺灣史學的貢獻

編輯

《民俗臺灣》於1941年創刊,發行之初,即定義本身為容納各地人士採集記錄報告之民俗調查雜誌,所產出內容主要分為物質民俗、社會民俗、精神民俗、語言民俗等四大類,蒐羅甚廣。就時空背景來看,當時正屬於臺灣總督府積極推行皇民化運動的時刻,其相關措施主要為一連串除去臺灣人固有中國式生活之記憶與文化,鼓勵、甚而強制臺灣人過日本式生活,學習日本文化之社會改造動員。鑑此,池田敏雄金關丈夫等在臺學者,因恐臺灣民俗、舊慣即將消滅,期盼在臺灣民俗尚未消失前,將它們加以一一記錄,故而發行。其所邀請的雜誌執筆者,包括當時臺北帝國大學的政治學者中村哲、社會學者岡田謙;以及在臺灣生活的諸日本文化人,如考古學者國分直一、攝影家三島格、版畫家立石鐵臣等人[9]

自創刊號開始,其不為政治所左右,主要成員如池田敏雄金關丈夫即撰文對皇民化運動的推行表達不滿,而為記錄臺灣民俗、舊慣,除了進行各項民俗調查外,成員亦於全島分別舉辦民俗座談與民俗採訪會,持續透過活動,集結分散臺灣各處的地域性文化工作者,故可說是以《民俗臺灣》為媒介,形成了一個有關臺灣民俗的文化串聯網絡,並為臺灣培養了一群本地歷史、民俗的業餘研究者。另外,當時雖有本地知名學者楊雲萍曾對《民俗臺灣》僅以旁觀者立場記錄,而無進一步作為表達不滿(爾後亦得楊雲萍為《民俗臺灣》執筆),俟於1996年又有日籍評論家川村湊質疑其視角為「大東亞民俗學」等不同聲音,並與該雜誌執筆者國分直一引起辯論。但不可諱言,《民俗臺灣》為當時臺灣留下了許多重要的資料,可說是本地鄉土研究之重要開端,不僅為被臺灣、日本高度肯定之戰前臺灣民俗調查雜誌,更是在戰後臺灣史學的發展上,扮演了承先啟後的重要角色[9][10]

相關條目

編輯

參考資料

編輯
  1. ^ 1.0 1.1 王會均. 民俗台灣與海南文物 (PDF). 國立臺灣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館刊. 2004, 64 (1): 89–92 [2019-11-03].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9-11-02). 
  2. ^ 國立政治大學─民俗台灣. [2019-11-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27). 
  3. ^ 3.0 3.1 3.2 3.3 3.4 3.5 臺灣文學期刊目錄資料庫. [2017-01-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05). 
  4. ^ 臺灣風物簡介. 臺灣風物資料庫.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11). 
  5. ^ 5.0 5.1 5.2 政大數位典藏-《民俗台灣》內容簡介. [2019-11-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2-28). 
  6. ^ 林承緯. 從金關丈夫的民藝書寫看民藝運動對台灣工藝研究萌芽的影響:以雜誌《民俗台灣》之〈民藝解說〉為中心journal= 臺灣文獻 61 (2): 35–56. 2012. 
  7. ^ 林承緯. 《民俗台灣》與民間工藝journal= 臺灣學通訊 (PDF) 61: 4–5. 2010 [2019-11-03].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6-12-20). 
  8. ^ 江舜堯. 日治後期《民俗台灣》雜誌插畫圖像研究 (PDF) (學位論文).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2014.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9-09-21). 
  9. ^ 9.0 9.1 吳密察. 〈《民俗臺灣》發刊的時代背景及其性質〉,《帝國裡的「地方文化」:皇民化時期臺灣文化狀況》. 臺北市: 播種者出版有限公司. 2008年: P49–P81. 
  10. ^ 陳偉智. 〈知識的接收:國分直一與戰後初期的臺灣研究〉,《臺大歷史學報》第61期. 臺北市: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 2018年: P.97–P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