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警(4世紀—399年),世明東晉人物。桓沖南中郎參軍沈賀之子。[1][2]

生平

編輯

沈警淳厚篤實有操行,學通《左氏春秋》。世代經商富裕,財產千金,出仕為郡主簿,大約晉孝武帝寧康元年(373年)被後將軍謝安命為參軍,十分敬重。沈警因家財豐足又是東南豪士,沒有繼續仕途的意思,稱病辭歸。謝安堅持挽留,說:「沈參軍,卿有獨善之志,不清高嗎!」沈警說:「使君以道御物,之前我是懷德而至,現在用不到我了,我才滿足自己飲啄(引申為吃喝,生活)的願望罷了。」回家數年,以經商本業自娛。前將軍、青兗二州刺史王恭鎮守京口,與沈警有舊日交情,又任用沈警為參軍,親自寫信殷勤相召,沈警不得已而答應,帶着孫子沈林子赴任,不久又辭職。王恭任命沈警子沈穆夫為前軍主簿,寫信給沈警:「足下既然堅持高臥東南不出來做官,我就委屈您的兒子共事,並不是要用官位束縛他。」[1][2][3]

沈警世代信奉天師道,敬事有道術的杜炅。杜炅死後,沈警又敬奉他的傳人門徒孫泰和孫泰弟弟的兒子孫恩隆安三年(399年),孫恩在會稽作亂,自稱征東將軍,三吳響應。孫恩以沈穆夫為前部參軍、振武將軍、餘姚令。十二月,孫恩為東晉前將軍劉牢之所破,輔國將軍高素之於山陰回踵埭擒住沈穆夫等,殺之,將首級封在盒子裏送到京邑。之前沈警的族人沈預因沒有士人的德行,為沈警所厭惡。沈警聽聞沈穆夫參與作亂,逃跑躲藏,幾乎得免,卻被沈預告官,與諸子即沈穆夫的弟弟們沈仲夫、沈任夫、沈預夫、沈佩夫一併遇害,只有沈穆夫的兒子沈淵子沈雲子沈田子、沈林子、沈虔子得以逃脫。沈林子賣了住宅,造墳墓安葬了沈警父子六人,儉樸有禮。沈田子和沈林子投靠劉牢之的參府軍事劉裕,劉裕說他們是國家罪人,在家鄉又有仇人,便帶他們回京口安置。[1][2]

元興三年(404年),沈林子、沈田子在沈預於節日與宗族聚會時闖入,斬殺沈預,將其宗族無論男女老幼一併屠殺,並將沈預的頭顱帶到父祖墓前獻祭。[1][2]

評價

編輯
  • 王鳴盛十七史商榷》卷63<沈氏世濟其惡>指沈警、沈穆夫因參與作亂伏誅,是死於國法而非冤死。
  • 陳群《兩晉之際吳興沈氏考》認為謝安、王恭是為了對抗北方出身的政敵才拉攏身為南方土豪的沈警,沈警兩次迅速辭官都是其政治嗅覺的體現,所謂「無仕進之意」是《宋書》作者沈約對這位高祖父的虛美之詞。

世系圖

編輯
前軍參軍
沈警
餘姚令
沈穆夫
沈仲夫沈任夫沈預夫沈佩夫
繁畤縣五等侯
沈淵子
晉安太守
沈雲子
營道縣五等侯
沈田子
漢壽懷伯
沈林子
沈虔子
長水校尉
沈正
交州刺史
沈煥
漢壽縣開國伯
沈邵
後軍中兵參軍
沈亮
淮南太守
沈璞
永興令
沈伯玉
撫軍中兵參軍
沈仲玉
漢壽縣開國伯
沈侃
建昌隱侯
沈約
沈整建昌恭侯
沈旋
黃門郎
沈趨
建昌縣開國侯
沈寔
中書令
沈眾

註釋及參考文獻

編輯
  • 王永平《東晉南朝吳興沈氏之尚武及其地位的變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