溴化亞銅

離子化合物

溴化亞銅化學式CuBr)是(I)化合物之一。無色反磁性粉末,易受氧化而呈銅(II)的綠色。[1] 難溶於水,主要用作有機合成試劑。

溴化亞銅
IUPAC名
Copper(I) bromide
溴化銅(I)
識別
CAS號 7787-70-4  checkY
PubChem 24593
ChemSpider 22995
SMILES
 
  • Br[Cu]
InChI
 
  • 1/BrH.Cu/h1H;/q;+1/p-1
InChIKey NKNDPYCGAZPOFS-REWHXWOFAY
性質
化學式 CuBr
摩爾質量 143.45 g·mol⁻¹
外觀 無色粉末,不純時為綠色
密度 4.71 g/cm3(固)
若非註明,所有數據均出自標準狀態(25 ℃,100 kPa)下。

製備

編輯

溴化亞銅常由溴離子存在下二價銅鹽被亞硫酸根離子還原得到,方法與氯化亞銅的製備過程類似。[2]

2 CuBr2 + H2O + SO32− → 2 CuBr + SO42− + 2 HBr

金屬銅與蒸汽在加熱時反應,得到溴化銅與溴化亞銅的混合物。如果金屬銅為粉狀,則反應在室溫就可發生。

銅粉溶於氫溴酸時也可生成溴化亞銅:

2 HBr + 2 Cu → 2 CuBr + H2

性質

編輯
 
被氧化的溴化銅(I)呈綠色

溴化亞銅難溶於水和大多數溶劑,但易溶於鹽酸氫溴酸氨水。它可被氧化劑氧化為Cu2+,也可被還原劑(如硫酸亞鐵)還原為銅。室溫時為閃鋅礦結構,銅以四面體與四個溴配位,加熱時則依次轉變為纖鋅礦氯化鈉型結構。

溴化亞銅可以與軟的路易斯鹼形成加合物,例如與二甲基硫醚反應時,會形成無色的CuBr(S(CH3)2)。[3] 該配合物是製取其他有機銅化合物的原料。銅在其中為二配位的直線型結構。

CuBr + S(CH3)2 → CuBr(S(CH3)2)

溴化亞銅是Sandmeyer反應中的溴化試劑,用於將芳香重氮鹽轉化為溴化物[4]

ArN2+ + CuBr → ArBr + N2 + Cu+

參考資料

編輯
  1. ^ Holleman, A. F.; Wiberg, E. "Inorganic Chemistry" Academic Press: San Diego, 2001. ISBN 0-12-352651-5.
  2. ^ Keller, R. N.; Wycoff, H. D. "Copper(I) chloride" Inorganic Syntheses 1946; Volume II, p 1-4.
  3. ^ Jarowicki, K.; Kocienski, P. J.; Qun, L. "1,2-Metallate Rearrangement: (Z)-4-(2-Propenyl)-3-Octen-1-ol" Organic Syntheses, Collected Volume 10, p.662 (2004).http://www.orgsyn.org/orgsyn/pdfs/V79P0011.pdf
  4. ^ Hartwell, J. L. "o-Chlorobromobenzene" Organic Syntheses, Collected Volume 3, p.185 (1955).http://www.orgsyn.org/orgsyn/pdfs/CV3P0185.pdf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