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庶(11世紀—1143年),字子尚,自號當叟南宋將領,慶陽(甘肅省慶陽市)人。

宋徽宗崇寧五年(1106年)進士,知涇州保定縣。种師道舉薦王庶,通判懷德軍,契丹國金國打敗,向宋朝求援,詔命种師道奪取燕雲之地。王庶對种師道說:「國家與遼人百年之好,現在坐視其敗亡而不能救,還要他的土地,這不是要召來女真的災禍嗎?」不聽。宣和七年(1125年),金朝再來入寇。太宰李邦彥夜召王庶問計,王庶說:「宿將無如种師道,而且夷虜畏服,應該交給他西兵,使他入援。」李邦彥告訴蔡攸,蔡攸不同意。王庶改任陝西路轉運司判官兼制置解鹽事。靖康元年(1126年)十月,除直徽猷閣充陝西路轉運使。宋欽宗想要遷到襄州鄧州,先命席益為京西安撫使,王庶擔任京西安撫副使。建炎元年(1127年)五月,陞直龍圖閣、鄜延路經略使兼知延安府。屢立戰功,進升為集英殿修撰。二年(1128年)六月,陞龍圖閣待制,節制陝西六路軍馬。

先是,河東經制使王燮逃回,東京留守宗澤承制以王庶權陝西制置使。宣諭使謝亮入關,王庶寫信給他:「西夏人之患小而緩,金國人之患大而迫,秋天必定大舉侵犯,為什麼不杖節率兵舉義,驅逐敵人渡河,慢慢圖謀恢復。」謝亮不能聽從。金兵大舉入侵,王庶調兵從沿河至馮翊,據險以守。金兵先已乘冰渡河進犯晉寧,侵入丹州,又渡清水河,破潼關,秦、隴都被震動。王庶傳檄文給諸路,約期討賊。涇原路經略安撫使司統制官曲端平素不願歸屬王庶,以未受命拒絕;過了幾天,委任告身到達,還是拒絕。金人知到曲端與王庶不和,集中兵力攻打鄜延。王庶在坊州聽說,連夜到鄜延遏守要衝。金人改道攻陷丹州,丹州在鄜州延州之間,王庶於是在延安路抵擋。當時曲端盡率涇原勁兵,王庶多次催促他進兵,曲端最終也沒有出兵,於是金兵攻陷延安

王庶聽說圍城緊急,收集散亡士卒前去救援。觀察使王燮也率所部從興元出發。王庶至甘泉而延安已失,沒有歸所,於是把軍隊交給王燮,自率百騎到襄樂勞軍,還想靠曲端幫助。王庶至,曲端令每門減去隨從騎兵半數,等到了帳下,僅剩下數騎。曲端厲聲問王庶延安失守的情況,而且說:「節制只知道愛惜自身,不知為天子愛惜城池嗎?」王庶說:「我多次下令你不聽從,是誰只知道愛惜自身!」曲端大怒,計劃在軍中誅殺王庶而奪其兵馬。曲端在夜間往寧州,見到謝亮說:「延安是五路咽喉,現在失去。《春秋》上大夫出疆之義可以自行決斷,請誅王庶。」謝亮說:「現在人臣在外擅誅,是跋扈也,公好自為之。」曲端氣沮而回,於是奪去王庶節制使印,又拘留他的官屬。詔書命王庶守京兆,王庶先以作戰不利自劾罷職。為母服喪。

當時張浚富平之戰敗歸,開始想要王庶和曲端的意見可用,一起召來任用。王庶因為地近先到,力陳撫秦保蜀之策,勸張浚收熙河、秦鳳之兵,扼守關、隴為後圖。張浚沒有採納。他請求服滿喪期,不許,於是任命他為參議官。張浚考慮曲端與王庶必不相容,曲端未至,只是復其官,改到恭州。王庶於是對張浚說:「曲端有反心。」張浚也害怕曲端得士心,開始有殺曲端之意。

紹興五年(1135年),王庶起復知興元府、利夔路制置使。王庶以士卒不強,強迫在興州洋州諸縣及三泉縣徵兵,兩丁取一,三丁取二,號為「義士」,每天在縣裏閱兵,每月在州里閱兵,厚厚犒賞,不到半年,有兵數萬。張浚報告朝廷,升為徽猷閣直學士。有人向張浚進讒,改王庶知成都府,改知嘉州。次年,張浚彈劾王庶輕率傾險,落職奉祠。不久起知遂寧,堅決不去得到批准。

紹興六年(1136年),轉任湖北安撫使、知鄂州。上朝,宋高宗在退朝後見他,王庶說:「陛下只想保江南,不用做什麼;如果要紹復大業,以荊州為都為可。荊州左吳右蜀,利盡南海,前臨江、漢,出三川,渡過大河,以圖中原,就是曹操所以害怕關羽的地方。」宋高宗非常驚異。恢復顯謨閣待制、知荊南府、湖北經略安撫使,又恢復直學士。

紹興七年(1137年)十月,以兵部侍郎召入杭州。次年春,入對,宋高宗:「召卿之日,張浚已去,趙鼎未來,這是朕親自擢升,沒有左右之助。」王庶叩首謝恩,上奏:「恢復之功十年未立,失在偏聽,在欲速,在輕爵賞,是非邪正混淆。如果能賞功罰罪,誰能不服?昔日漢光武帝率兵取天下,不因形勢和緩減除軍費,不知兵的人不可讓他言兵。」又口說手畫秦、蜀利害。宋高宗大喜,即日讓他擔任本部尚書。一個月後,拜樞密副使。

議論的人請求派遣重臣行邊,於是命王庶措置江、淮邊防。京、湖宣撫使岳飛聽說王庶行邊,寫信給他:「今年如果不出師,我當交出節杖請求退職。」王庶認為岳飛有壯志。王庶還朝,說金人狡詐,背叛海上之盟,又提到岳飛交出節杖的話。當時,秦檜為相,主持和議。金使烏陵思謀來到,宋高宗下詔讓王庶回朝。王庶反對和議,請求誅殺金使,其言論直切。金朝又派遣張通古來許割地,歸還宋徽宗梓宮,送回韋太后。王庶說:「和議之事,臣所不知。」七次上疏請求免官,於是以資政殿學士知潭州。

御史中丞勾龍如淵彈劾王庶本趙鼎所推薦,欺君罔上。王庶罷歸,至九江,被奪職,回家居住。紹興十三年(1143年),御史胡汝明彈劾王庶譏訕朝政,貶為響德軍節度副使,安置道州。至貶所而亡。宋孝宗想起王庶的話,追復其官,諡敏節。其子六人,王之奇,乾道年間,知樞密院事。

延伸閱讀

編輯

[]

 宋史·卷372》,出自脫脫宋史

參考文獻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