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察·羅伯茨

研究者

理察·羅伯茨爵士(英語:Sir Richard John Roberts,1943年9月6日),出生在德比,是一名英格蘭生物化學家和分子生物學家。1993年,他奪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他現任新英格蘭生物實驗室首席科學官,還是諾貝爾獎獲得者科學聯盟(Laureate Science Alliance)的主席。

理察·羅伯茨爵士諾貝爾獎得主
理察·羅伯茨
出生理察·約翰·羅伯茨(Richard John Roberts)
(1943-09-06) 1943年9月6日81歲)[1]
英國德比
國籍英國
母校謝菲爾德大學
知名於選擇性剪接
內含子
限制酶
DNA甲基化
計算生物學[1]領域的研究
信仰無神論[3][4][5]
獎項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993)[2]

皇家學會院士 (1995)
下級勳位爵士 (2008)

羅蒙諾索夫金質獎章 (2021)
科學生涯
研究領域分子生物學
機構謝菲爾德大學
新英格蘭生物實驗室
哈佛大學

早年生活和教育

編輯

理察·羅伯茨於1943年9月6日生於英格蘭德比,是汽車工程師約翰·羅伯茨和家庭主婦埃德娜的獨子。4歲時隨家人遷居薩默塞特郡巴斯,5歲時進入了基督堂兒童學習,8歲時進入聖斯蒂芬初級學校就讀。[6]聖斯蒂芬是巴斯的一所教區學校,只有4個班,每班學生不到30個。校長羅納德·布魯克斯偶爾來班裏講課,他十分關照羅伯茨,常常準備一些關於數學邏輯學的問題讓他回答,以啟迪他對鑽研學問的興趣。[7][8]

11歲時,羅伯茨考入了巴斯市立男子學校。一開始他想長大以後做偵探,但很快興趣轉到了化學方面。他購置了各種儀器和藥品,自己進行化學實驗。羅伯茨的母親在家裏對其進行輔導,他得以自己閱讀了大量化學書籍。學校的化學教育對羅伯茨而言比較枯燥,他成績一般,反倒數學成績非常好。15歲時他通過了O級考試,開始專攻數學和自然科學。探洞成為他喜歡的一項運動,他經常把周末時間花在這上面。16歲時羅伯茨的A級物理考試失敗了,因而不得不重修一年。再次考試終於順利通過,他選擇了謝菲爾德大學化學系。[6]

謝菲爾德大學

編輯

謝菲爾德的化學系十分有名,羅伯茨在學完了化學物理數學等課程後,又在第二年開始學習生物化學[9]1965年他獲得學士學位,進入有機化學教授戴維·奧利斯門下深造。博士期間,羅伯茨選擇了一種巴西樹木的中心木質中的新黃酮類聚合物作研究素材。他得到的木材十分理想,又得到經驗豐富的博士後研究員黑澤和的指導,實驗進展得非常快。只花了一年他就已經準備好了寫論文的材料,接下來的兩年得以做自己感興趣的實驗、閱讀感興趣的書籍。[6]

這段時期他讀到了約翰·肯德魯所著的《生命的線索》。[7]該書介紹了劍橋醫學研究委員會的發展歷程,激發了羅伯茨對分子生物學的興趣。他開始尋找做生物化學研究的實驗室,最終被哈佛大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教授傑克·施特羅明格接納。1969年元旦,羅伯茨帶全家赴美,準備在哈佛做博士後研究。[6]

職業和研究

編輯

在1969年至1972年期間,他在哈佛大學進行了博士後研究[10] 。 在搬到冷泉港實驗室之前[11],在那裏他被詹姆斯·杜威·沃森(James Dewey Watson)僱用,他是DNA結構的共同發現者和諾貝爾獎獲得者。 在此期間,他還首次與弗雷德里克·桑格(Fred Sanger)一起參觀了分子生物學實驗室[12]。 1977年,他出版了對RNA剪接的發現[11]。 1992年,他搬到了新英格蘭Biolabs[10]。 次年,他與他的前同事在冷泉港菲利普·夏普(Phillip Allen Sharp)分享了諾貝爾獎[13]

羅伯茨對基因的選擇性剪接的發現,對分子生物學的研究和應用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意識到,在1977年對腺病毒的研究中出現了單獨的,斷開的DNA中的單獨的,斷開的片段[11],是導致普通感冒的一種病毒。 羅伯茨在這一領域的研究導致我們對遺傳學的理解發生了根本的轉變,並導致在包括人類在內的高等生物中發現了剪接基因。

參考資料

編輯
  1. ^ 1.0 1.1 ROBERTS, Sir Richard (John). Who's Who 2013, A & C Black, an imprint of Bloomsbury Publishing plc, 2013; online ed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 ^ Marc A. Shampo, Robert A. Kyle. Richard J. Roberts—Nobel Laureate for Discovery of Split Genes. Mayo Clinic Proceedings. [2018-04-02]. doi:10.4065/78.2.13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18). 
  3. ^ "The Nobel Laureate Dr Richard Roberts will give a public lecture entitled A Bright Journey from Science to Atheism..." A bright journey to atheism, or a road that ignores all the sign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The Irish Times, 20 April 2006. Retrieved 24 July 2007.
  4. ^ "...Rich Roberts... delivered a public lecture on his Bright journey from Science to Atheism in April 2006." Events listing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08-05-14. on the website of Humani, The Humanist Association of Northern Ireland, Retrieved 24 July 2007.
  5. ^ Roberts versus God: No Contest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08-08-02., review of Roberts' talk A Bright Journey from Science to Atheism, written by Les Reid, and published on the Belfast Humanist Group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08-09-29. website. Retrieved 24 July 2007.
  6. ^ 6.0 6.1 6.2 6.3 Richard J. Roberts. Richard J. Roberts - Biographical. Nobelprize.org. [2013-10-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7. ^ 7.0 7.1 陳思亮,陳虎主編; 中國科學院國際學術交流中心,北京華夏前程教育研究院編著. 《诺贝尔奖百年百人》. 北京市: 原子能出版社. 2005年2月: 96. ISBN 7-307-02557-4. 
  8. ^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編. 《厚望与期待 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给中国学生及科技工作者的信》. 北京市: 科學普及出版社. 2001: 110. ISBN 7-110-05016-5. 
  9. ^ 郭曉強. 理查德·约翰·罗伯茨. 遺傳. 2009, (8): 769. 
  10. ^ 10.0 10.1 Anon. Richard J. Roberts - Biographical. Nobel Foundation. 1993 [2016-02-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11. ^ 11.0 11.1 11.2 Chow, Louise T.; Gelinas, Richard E.; Broker, Thomas R.; Roberts, Richard J. An amazing sequence arrangement at the 5' ends of adenovirus 2 messenger RNA. Cell. 1977, 12 (1): 1–8. PMID 902310. S2CID 2099968. doi:10.1016/0092-8674(77)90180-5. 
  12. ^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 1993. NobelPrize.org. [2023-07-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1-30) (美國英語). 
  13. ^ Klimasauskas, Saulius; Kumar, Sanjay; Roberts, Richard J.; Cheng, Xiaodong. Hhal methyltransferase flips its target base out of the DNA helix. Cell. 1994, 76 (2): 357–369. PMID 8293469. S2CID 23161543. doi:10.1016/0092-8674(94)903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