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爾尼艾集中營

立陶宛政治犯集中營(1927年至1931年)

瓦爾尼艾集中營立陶宛語Varnių koncentracijos stovykla)是一座位於立陶宛共和國瓦爾尼艾的集中營,於1926年立陶宛政變一個月後建立,用於關押政治犯,多數為被立陶宛取締的共產黨人。該集中營於1931年10月,因大蕭條造成的財政問題而關閉;營運期間,該集中營關押超過1,000名政治犯。後來,安塔納斯·斯梅托納的獨裁政權又再開了兩個集中營,分別位於迪米特拉瓦立陶宛語Dimitravas(1936年開設)和帕布拉德(1939年開設)。[1]

瓦爾尼艾集中營
Varnių koncentracijos stovykla(立陶宛語)
集中營主建築(現為薩莫吉希亞教區博物館英語Samogitian Diocese Museum
瓦爾尼艾集中營在立陶宛的位置
瓦爾尼艾集中營
瓦爾尼艾集中營
瓦爾尼艾集中營在立陶宛的位置
坐標55°44′38″N 22°22′21″E / 55.74389°N 22.37250°E / 55.74389; 22.37250
狀態已關閉
安全級別拘留營
監獄容量300人
啟用時間1927年1月19日 (1927-01-19)
關閉時間1931年10月30日 (1931-10-30)
監獄長科斯塔斯·魯達蒂斯(Kostas Rudaitis
城市瓦爾尼艾
國家 立陶宛
著名囚犯布特庫斯·朱茲英語Butkų Juzė弗拉達斯·尼恩卡英語Vladas Niunka梅奇斯洛瓦斯·格德維拉斯英語Mečislovas Gedvilas安德柳斯·布洛塔立陶宛語Andrius Bulota

歷史

編輯

1926年12月,立陶宛軍方發動政變,推翻民選的卡齊斯·格里紐斯英語Kazys Grinius政權,並由安塔納斯·斯梅托納及其領導的立陶宛民族主義聯盟英語Lithuanian Nationalist Union掌權。[2]對於為何發動政變,立陶宛軍方的官方理由是:他們的行動阻止了即將發生的布爾什維克政變,據稱該政變將於1926年12月20日發生。軍方逮捕350名共產黨員,其中4名領袖於12月27日[3]被處決(分別是:卡洛斯·波澤拉英語Karolis Požela尤札斯·格雷芬貝格爾斯立陶宛語Juozas Greifenbergeris卡齊斯·吉德利斯立陶宛語Kazys Giedrys拉普拉斯·查爾納斯立陶宛語Rapolas Čarnas)。[2]新政府決定為此興建集中營,並選定原瓦爾尼艾神父學院英語Kaunas Priest Seminary校舍作為營房,該校校舍於一月起義後被徵用為軍營。[4]

集中營啟用後,至1927年2月中旬時,已關押136人。該集中營共可關押300人,但收容人數總數很少超過150人。[4]1927年底,收容人數達到高峰,為187人。[1]這些被收容者(其中有婦女、兒童)往往會在缺乏刑事定罪證據的狀況下,由軍事指揮官命令逮捕、關押,期限通常為1至3個月,也有人被關押至戒嚴令解除為止(也就是沒有期限)。[4]

1931年,該集中營平均收容48人。[4]由於經濟大蕭條導致政府財政困難,立陶宛政府於1931年10月30日關閉瓦爾尼艾集中營[5],建築物歸還軍方[4]。在集中營營運期間,共關押超過1,000名政治犯。[1]

被收容者

編輯

前三位被收容者於1927年1月19日抵達,分別為《國家意志報立陶宛語Tautos valia》編輯約奧扎斯·托姆庫斯英語Juozas Tomkus少校、立陶宛來福槍兵聯盟英語立陶宛來福槍兵聯盟前理事長普拉納斯·克利馬蒂斯立陶宛語Pranas Klimaitis上尉和M.馬爾欽克維丘斯(立陶宛語M. Marcinkevičius)。[4][6]立陶宛政府指控托姆庫斯及克利馬蒂斯計劃在1927年1月14日至15日發動政變,但幾天後就被釋放。[6]其他知名被收容者包括:作家布特庫斯·朱茲英語Butkų Juzė、共產黨人弗拉達斯·尼恩卡英語Vladas Niunka梅奇斯洛瓦斯·格德維拉斯英語Mečislovas Gedvilas社會主義律師安德柳斯·布洛塔立陶宛語Andrius Bulota[4],以及前財政部彼特拉斯·卡維利斯立陶宛語Petras Karvelis。牢房空間很大,每個房間可容納30人。[1]共產黨人利用這點,在集中營內組織自學小組,提升被收容者對馬克思列寧主義的認識與理解。[5]

波蘭-立陶宛衝突

編輯

1927年10月4日,波蘭媒體公佈一封信件,據稱來自瓦爾尼艾集中營裏28名被關押的波蘭教師。該信件宣稱,這些教師之所以被關押,是因為他們拒絕配合政府制定的課程大綱教授歷史。[7]當時波蘭和立陶宛為了維爾紐斯地區的主權發生激烈衝突,這封信件觸及兩國敏感的政治問題。1926年政變後,立陶宛新政權發起反波蘭運動,其中一項措施就是逐漸關閉波蘭學校。1926/1927學年度剛開始時,尚有74所波蘭學校正常營運,至1927年底時則完全歸零,其中一項主要原因是波蘭教師遭受騷擾。1926年政變期間,立陶宛政府逮捕12名波蘭教師[8]:35,其餘教師也陸續失去工作,理由是「不夠瞭解立陶宛語」或「缺乏教師資格」。作為回應,波蘭也關閉國內的立陶宛學校。[8]:36

上述信件有可能是波蘭政府偽造的,因為立陶宛計劃通過新憲法,將維爾紐斯地區主權寫入憲法,並明定維爾紐斯為立陶宛首都。[9]也有可能是由立陶宛政治移民、國內反對派或德國政府偽造,德國計劃要收回克萊佩達/梅梅爾地區主權。[8]:36-37無論如何,波蘭政府以上述信件為藉口,關閉幾十所立陶宛學校(包括立陶宛黎明教育學會英語Lithuanian Education Society Rytas旗下44所學校[9]),並逮捕25名立陶宛教師和社會運動者。[10]立陶宛總理奧古斯丁納斯·沃爾德馬拉斯因此正式向國際聯盟申訴,後者則在1927年12月正式會議上辯論本案。[9]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 1.1 1.2 1.3 Argustas, Justinas. A.Smetonos režimas nepaklusniuosius grūdo į koncentracijos stovyklas. Veidas. 2011-02-14, 7: 42–43. ISSN 1392-515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1-28) (立陶宛語). 
  2. ^ 2.0 2.1 Kulikauskas, Gediminas. 1926 m. valstybės perversmas. Gimtoji istorija. Nuo 7 iki 12 klasės. Vilnius: Elektroninės leidybos namai. 2002 [2017-06-18]. ISBN 9986-9216-9-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1) (立陶宛語). 
  3. ^ Ar nuteisti mirties bausme keturi komunistai buvo tik keturi?. Voruta英語Voruta (newspaper). 2010-01-10 [2021-08-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1) (立陶宛語). 
  4. ^ 4.0 4.1 4.2 4.3 4.4 4.5 4.6 Valatka, Vitas. Varnių koncentracijos stovykla (PDF). Žemaičių žemė. 2011, 7: 24–27. ISSN 1392-2610.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6-04-24) (立陶宛語). 
  5. ^ 5.0 5.1 Šarmaitis, Romas. Lietuvos revoliucionieriai. Mintis. 1988: 259. ISBN 5-417-00071-X (立陶宛語). 
  6. ^ 6.0 6.1 Lukšas, Aras. Perversmas, kurio nebuvo. Lietuvos žinios. 2012-01-20 [2017-01-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8-18) (立陶宛語). 
  7. ^ Senn, Alfred Erich. The Great Powers, Lithuania and the Vilna Question, 1920-1928. E. J. Brill. 1966: 194. OCLC 398265 (英語). 
  8. ^ 8.0 8.1 8.2 Buchowski, Krzysztof. Położenie szkolnictwa polskiego w niepodległym państwie litewskim (1918-1940) (PDF). Studia z Dziejów Rosji i Europy Środkowo-Wschodniej. 2019-05-15, 33. ISSN 1230-5057.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9-05-15) (立陶宛語). 
  9. ^ 9.0 9.1 9.2 Eidintas, Alfonsas. Antanas Smetona and His Lithuania: From the National Liberation Movement to an Authoritarian Regime (1893-1940). On the Boundary of Two Worlds. 由Alfred Erich Senn英語Alfred Erich Senn翻譯. Brill Rodopi. 2015: 205. ISBN 9789004302037 (英語). 
  10. ^ Aničas, Jonas. Antanas ir Emilija Vileišiai: Gyvenimo ir veiklos bruožai. Alma littera. 1999: 378. ISBN 9789986027942 (立陶宛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