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癬菌(英語:Dermatophytes)是一組對角蛋白有特異親和性並能將角蛋白水解作為自己養分的病原性皮膚真菌 [1]。它們能夠感染角化上皮包括皮膚表皮毛髮指甲而導致皮癬菌病皮癬菌全部屬於分節癬菌科,但不是所有分節癬菌科的菌種導都能致皮癬菌病

儘管文化不同,這個名稱在世界範圍內卻有類似的定義。早在舊約《聖經》的《利未記13章》中就有關於各種癬(Tetter)的描述,[2]希臘-拉丁語地區,古羅馬時期的蓋倫(129年-200年)將任何寄生蟲導致的圓形或環形的皮膚損害都叫(Tinea)。 [3] 類似地,在斯拉夫[4]漢語地區,任何地衣樣、圓形的皮膚損害叫做癬。在公元前4世紀中國戰國時代成書的《山海經[5]隋朝的《諸病源候論[6]中,都有有確切的關於及其治療的描述。現代醫學的癬則特指由皮癬菌引起的圓形、環形或不規則型斑片狀皮損。因此,有些真菌雖然能引起皮癬樣損害,甚至也使用癬作為病名,如掌黑癬(Tinea nigra)、汗斑(Tinea versicolor),但它們不是皮癬菌病,因為它們的致病菌沒有特異性角蛋白親和性。其他還有牛皮癬(Psorasis)、疥癬(Scrabies),都不是皮癬菌引起的,在國際疾病分類ICD-10中他們分屬不同的類別。

歷史

編輯

許蘭毛癬菌(Trichophyton schoenleinii)是第一個被確立的皮癬菌。在19世紀早中葉,該真菌導致肆虐歐洲與北美的頭癬(Favus,蜂窩癬),其發現於要歸功於三位科學家:羅伯特·雷馬克約翰·盧卡斯·舍恩來因大衛·格魯比。1890年左右,雷蒙德·薩布羅對當時鑑定的皮膚真菌進行了形態學分類,將這些真菌分為四個屬,其中的三個屬今天仍為真菌學家使用。埃蒙斯(Chester W. Emmons)於1934年對薩布羅分類進行修改,他們的分類一直沿用到最近。[7] 根據形態學、角蛋白親和性有無與多位點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 MLST)分析,目前已經鑑定的皮膚癬菌種類分屬九個屬50多個種,其中包括三種經典的毛癬菌小孢癬菌表皮癬菌[8] 這些病原性真菌主要感染角化上皮引起皮癬菌病,但在某些免疫力受損的個體,也可引起肉芽腫性皮癬菌病,甚至皮癬菌敗血症或播散性皮癬菌病。

分類

編輯

根據真菌侵襲毛髮的方式將皮癬菌分為四型:[7]

  • 發內型(endothrix)
  • 發外型(exothrix)
  • 新發內型(neoendothrix)
  • 小孢子型。

按宿主分類

編輯
  • 嗜人型
  • 嗜動物型
  • 嗜地型

de Hoog(2016)建議分類

編輯

採用多位點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 MLST)分析,目前已經鑑定的皮癬菌分別歸於分節皮癬菌科的九個屬 [8]

參考文獻

編輯
  1. ^ BARRY L. HAINER. Dermatophyte Infections. Am Fam Physician. 2003 Jan 1;67(1):101-109.. [2021-03-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26). 
  2. ^ biblegateway.com. ENCYCLOPEDIA OF THE BIBLE – TETTER. 
  3. ^ G.P. Donald. The history, clinical features, and treatment of tinea capitis due to Trichophyton tonsurans and Trichophyton violaceum. Aust J Dermatol 1959 Dec;5:90-102. doi: 10.1111/j.1440-0960.1959.tb01573.x.PMID 13817465 DOI: 10.1111/j.14400960.1959.tb01573.x. 
  4. ^ dobrodar.org. Сколько лечится лишай у детей?. [2021-03-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16). 
  5. ^ 無名氏. 《山海经·中山经·69》其中多修辟之鱼,状如黾而白喙,其音如鸱,食之已白癣。. 
  6. ^ (隋)巢元方. 《诸病源候论》卷之三十五·疮病诸候(凡六十五论)·十三·白癣候. 
  7. ^ 7.0 7.1 Negroni R. Historical aspects of dermatomycoses. Clin Dermatol. 2010 Mar 4;28(2):125-32. doi: 10.1016/j.clindermatol.2009.12.010. PMID 20347652. (PDF). 
  8. ^ 8.0 8.1 de Hoog GS, Dukik K, Monod M, Packeu A, Stubbe D, Hendrickx M, Kupsch C, Stielow JB, Freeke J, Göker M, Rezaei-Matehkolaei A, Mirhendi H, Gräser Y. Toward a Novel Multilocus Phylogenetic Taxonomy for the Dermatophytes. Mycopathologia. 2017 Feb;182(1-2):5-31. doi: 10.1007/s11046-016-0073-9. Epub 2016 Oct 25. PMID 27783317; PMCID: PMC5283515.. [2021-03-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8-31). 
  9. ^ Dukik, K., de Hoog, G.S., Stielow, J.B.; et al. Molecular and Phenotypic Characterization of Nannizzia (Arthrodermataceae). Mycopathologia 185, 9–35 (2020).. [2021-03-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