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區是位於南京市市區東南部的一個市轄區,西接建鄴區,西南方向與雨花台區相鄰,東南部和東面與江寧區接壤,北面則是玄武區鼓樓區。秦淮區因為十里內秦淮河貫穿全境而得名,古時曾是人文薈萃、商賈雲集之地,史稱「十里秦淮、六朝金粉」,秦淮區源於民國時期的第三區(門東區)和第四區(門西區),區人民政府駐太平南路69號。區域總面積為49.11平方公里。

秦淮區
市轄區
夫子廟面前秦淮河
坐標:32°00′48″N 118°47′37″E / 32.0133°N 118.79365°E / 32.0133; 118.79365
國家 中華人民共和國
隸屬行政區江蘇省南京市
政府駐地五老村街道
政府
 • 區委書記王生
 • 區長凌向前
面積
 • 總計49.11 平方公里(18.96 平方英里)
人口2020年[1]
 • 常住740,809人
 • 密度15,085人/平方公里(39,069人/平方英里)
 • 城鎮740,809人
時區北京時間UTC+8
郵政編碼210001
電話區號025
車輛號牌蘇A
行政區劃代碼320104
本地生產總值(2017年)¥683.48億
網站秦淮區政府網

根據當地政府的統計資料,2008年秦淮區各項經濟指標為: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74.4億元,比上年增長11.2%。 其中,第二產業增加值29.02億元,增長-3.6%。 第三產業增加值45.36億元,增長22.4%。人均生產總值19661元。三次產業比重為0∶39∶61。全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50.07億元,增長11.2%。其中,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4.47億元,增長28.9%。實現財政總收入15.67億元,其中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7.78億元,增長18.8%。

行政區劃

編輯

秦淮區下轄12個街道辦事處[2]

五老村街道、​洪武路街道、​大光路街道、​瑞金路街道、​月牙湖街道、​光華路街道、​朝天宮街道、​秦虹街道、​夫子廟街道、​紅花街道、​雙塘街道中華門街道

人口

編輯

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秦淮區常住人口為740809人。

截止2018年末,總人口100.24萬人,男女性別比98.35∶100,人口出生率8.42‰,死亡率6.73‰,自然增長率1.69‰。

歷史

編輯

秦淮區是南京市最為著名的老城區,擁有大量的文物古蹟和歷史人文景觀。

伴隨前472年越王勾踐建越城起,秦淮區人文便始見史冊。前210年,秦始皇設秣陵縣,並開鑿出秦淮河,引淮水進入長江。221年,孫吳在今中華門內築丹陽郡城。229年,東吳定都建業,南京首次成為中國歷史都城。隨後東晉南朝(宋、齊、梁、陳)均定都南京,秦淮地區開始發展成為繁華地帶,史稱「六朝金粉」。589年,陳被攻滅,六朝宮闕府苑均被毀,秦淮一帶逐漸衰落,但有不少文人墨客到此遊歷詠頌,留下很多悼古詩篇。宋代,內秦淮河開始成為城市內主要的水上交通載體,秦淮範圍內的十里秦淮河開始重新進入繁盛時期。至明朝定都南京起,秦淮成為城市核心區域,商賈貿易非常繁盛,並逐漸修建起大量的儒學文化建築,夫子廟附近還集中出現了一批酒館、茶社、妓院等娛樂場所,這裏逐漸成為中國東南各省的文化商業中心。余懷在《板橋雜記》中記述:「秦淮燈船之盛,天下所無,兩岸河房,雕欄畫檻,綺窗絲障,十裏珠簾。」

1927年,國民政府定都南京,設南京特別市政府於江南貢院舊址。1933年,南京市政府劃分區屬行政區域,現秦淮區大部分屬第三區、第四區。中國抗日戰爭時,大批古建築因戰亂被毀壞或夷平,秦淮文化再次衰落。日軍佔領南京期間,秦淮分屬第一、二區。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在原民國區劃基礎上成立南京市第三區,1955年時命名為秦淮區。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發,以革命城市遵義為名改為遵義區。1973年恢復秦淮區區名。1974年,因批林批孔運動的興起,秦淮區內的大量儒學文化建築被破壞。20世紀80年代起,南京市逐步開始保護和重建秦淮地區的歷史文化建築,並將夫子廟地區開發為歷史文化旅遊景區。1995年,原雨花台區紅花鎮和南京大校場機場軍事用地被列入秦淮區區屬範圍內。2001年,紅花鎮被改為秦淮區下屬的一個街道。2008年,大校場機場確定即將搬遷,原近10平方公里的軍事用地將在機場搬遷後正式劃入秦淮區政府管轄。

2013年2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正式批覆同意撤銷南京市原秦淮區、白下區,合併成立新的秦淮區行政區域。3月28日,新的秦淮區正式揭牌成立,成為南京市四個主城區之一。

旅遊景點

編輯

參見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國務院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 中国人口普查分县资料—2020. 北京市: 中國統計出版社. 2022-07. ISBN 978-7-5037-9772-9. Wikidata Q130368174 (中文). 
  2. ^ 2023年秦淮区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 2023-06-30 (中文(中國大陸)).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