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主義經濟學

結構主義經濟學(英語:structuralist economics)是一種經濟學方法,強調經濟分析中考慮結構特徵的重要性。該方法起源於拉丁美洲經濟委員會的工作,主要與其主任勞爾·普雷維什和巴西經濟學家塞爾索·富爾塔多英語Celso Furtado有關。普雷維什最初的論點是,經濟不平等和扭曲的發展是世界貿易中的固有結構特徵。因此,早期的結構主義模型強調生產結構及其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之間的依附關係所產生的內部和外部不平衡。大蕭條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普雷維什提出了進口替代工業化理念的基本原理。[1]發展中國家貿易條件惡化,即普雷維什-辛格假說,在其有着重要地位。[2]

內容

編輯

Dutt和Ros[3]認為,結構主義經濟學試圖確定發展中國家結構的具體剛性、滯後性以及其他特徵,以評估經濟調整的方式及其對發展政策的反應。該方法的一個通常假設是,價格機制

  • 作為一種平衡機制是失敗的,
  • 未能實現穩定增長,
  • 未能實現「理想」的收入分配[4]

Nixson[5]總結了Bitar[6]的論點,即學界對於什麼是新結構主義方法已有廣泛的共識。它包括承認:

  • 政治和體制因素在經濟問題分析中的重要性。
  • 鑑於可能難以獲得外部資金來源,需要提高國內儲蓄水平以提高投資率
  • 通貨膨脹是一種「社會現象」,需要通過社會、心理和政治體制變革以及正統的貨幣和財政政策來消除。
  • 例如進口替代工業化和出口導向工業化英語Export-oriented industrialization、計劃和市場、農業和工業之間的兩難困境的虛假性。
  • 需要加強生產和技術基礎。
  • 努力改善各國融入全球經濟的條件和提高國際競爭力的重要性。
  • 結構調整隻是結構變革的一個組成部分。

結構主義經濟學近來的發展強調了制度和分配在生產部門和社會群體中的重要性。這些制度和部門可能納入宏觀經濟或多部門模型。在宏觀經濟層面,現代結構主義的起源可追溯到米哈爾·卡萊斯基英語Michał Kalecki的《混合經濟中的經濟發展融資問題》(Problems of Financ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a Mixed Economy)的解決方法。[7]菲茨傑拉德(FitzGerald)版本的工業化經濟模型包含三個商品市場(食品、製成品和資本貨物)、對外貿易和收入分配,它們支撐着具有儲蓄、投資、財政和貨幣平衡的金融部門的規範。[8]多部門模型下常用社會核算矩陣英語Social accounting matrix投入產出表英語Input-output analysis的擴展)。[9]蘭斯·泰勒(Lance Taylor)提供了結構主義經濟學形式的技術性介紹,並對更主流的方法提出了批評。[10]

新結構經濟學

編輯

新結構經濟學是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師林毅夫提出的經濟發展戰略。[11]該策略結合了新古典經濟學和結構經濟學的思想。[11]

參見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Hunt, Michael. The World Transformed, 1945 to the Present. New York City: Oxford. 2016: 227–230. ISBN 978-0-19-937102-0. 
  2. ^ Palma, J.G. (1987). "structuralism," The New Palgrave: A Dictionary of Economics, v. 4, pp. 527-531.
  3. ^ Dutt, Amitava Krishna and Ros, Jaime (2003) Development Economics and Structuralist Macroeconomics: Essays in honor of Lance Taylor, Edward Elgar, p. 55.
  4. ^ Dutt, Amitava Krishna and Ros, Jaime (2003) Development Economics and Structuralist Macroeconomics: Essays in honor of Lance Taylor, Edward Elgar
  5. ^ Colman, D. and Nixson, F. (1994) Economics of Change in Less Developed Countries, Harvester Wheatsheaf, p. 454
  6. ^ Bitar, S. (1988) Neoconservatism versus Neostructuralism in Latin America, CEPAL Review, No. 34.
  7. ^ Kalecki, M (1970) Problems of Financ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a Mixed Economy.
  8. ^ FitzGerald, E. V.K. (1990) Kalecki on Financing Development: An Approach to the Macroeconomics of the Semi-industrialised Economy Cambridge Journal of Economics, vol. 14, issue 2, pages 183-203.
  9. ^ Taylor, L (1983) Structuralist macroeconomics: Applicable models for the third world, Basic Books, New York
  10. ^ Taylor, L (2004) Reconstructing Macroeconomics: Structuralist Proposals and Critiques of the Mainstream,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1. ^ 11.0 11.1 Lin, Justin. New Structural Economics A Framework for Rethinking Development and Policy (PDF). The World Bank. [March 7, 2015].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9-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