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語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16年12月15日) |
藏語(藏語:བོད་སྐད་,威利轉寫:bod skad,THL:Böké,藏語拼音:Pögä),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藏語支,是以藏族為主的喜馬拉雅文化圈使用的主要語言。藏語使用區分佈在中國西藏自治區,青海省,四川省的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縣,甘肅省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和天祝藏族自治縣、雲南省的迪慶藏族自治州等若干區域。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不丹四個國家也有藏語使用者分佈。
藏語 | |
---|---|
བོད་སྐད་ bod skad | |
母語國家和地區 | 中國 不丹 巴基斯坦 印度 尼泊爾 等國的藏區[1] |
區域 | 藏區、克什米爾、巴爾蒂斯坦 |
族群 | 藏族及不丹族等藏語民族 |
母語使用人數 | 600萬 (2014)[2] |
語系 | |
早期形式 | |
語言代碼 | |
ISO 639-1 | bo |
ISO 639-2 | tib |
ISO 639-3 | 分別為:bod – 衛藏方言khg – 康方言adx – 安多方言otb – 中古藏語xct – 近古藏語 |
Glottolog | oldm1245 [3] |
藏文是藏語的文字書寫系統,在藏語各方言間通用,是根據古典藏語發音而制定的文字,亦是整個藏緬語族最早的文字之一。其他語言,如西夏文、緬甸語的文字創製時間比較晚。關於藏文的起源,佛教學者認為是吐蕃時代公元7世紀由國王松贊干布的重臣吞彌·桑布扎創製的,受梵文拼寫影響。藏文字母有上加字、下加字等垂直拼寫法。爲了翻譯佛教梵文咒語,藏文字母與梵文字母有完全的對應關係。從梵文翻譯的內容,不論詞意,藏語文是其中一種可以還原梵文的語言文字。[4]
藏語的分支語言為衛藏方言[5][6](如拉薩話)、康方言[5][6](如昌都話)、安多方言[5][6]三大方言。這三種語言可能同樣源自古書面藏語,其中只有安多方言沒有區別意義的聲調,保持了古藏語的特色。藏族不同方言的通話有一定的困難,但是採用相同的文字系統藏文。現代最通行的標準藏語源自衛藏方言中的拉薩方言。
藏語文學歷史悠久,是世界上最發達的文學之一[4]。藏語文是唯一、完整地記錄自釋迦牟尼佛誕辰兩千多年來,形成和發展的佛教教義、佛教哲學,以及佛教科學的文字,包括那爛陀傳承中,所有的顯、密論典。特別是因明論典的完整教、學傳承和方式,當今惟有藏文中記載和保存。[7]除了藏傳佛教的大藏經(包括舉世聞名的《甘珠爾》、《丹珠爾》兩大佛學叢書),還有著名史詩《格薩爾王傳》,六世達賴倉央嘉措的情詩集等,都是世界文學遺產中不朽的經典。
語法
編輯藏語詞型態相當豐富,動詞分四個時態,而且時態的系統呈現很多例外,意即藏文具有屈折變化,請參考:(藏文用威利系統轉寫)
|
|
由此可知,比起漢語諸方言,藏文語法較為接近屈折語等綜合語的語法。
另一方面,藏文的基本語序為SOV(主詞─受詞─動詞),且具有豐富的格變化,而其本身為一作-通格語言(ergative-absolutive language),意即其及物動詞的主詞為作格(藏文及物動詞的主詞要加後綴-gis、-gyis、-kyis、-'is、-yis等,且此後綴和藏文工具格所使用者相同),而不及物動詞的主詞和及物動詞的受詞(都不加後綴)的語法格為通格。
歸屬
編輯藏語屬漢藏語系,所以藏語和漢語之間存在並不遙遠的關係,兩種語言來自同一個原始語(此原始語又叫原始漢藏語)。漢藏原始語分裂的時間,估計是公元前4000年到6000年左右。[9]
藏文保留了原始藏緬語的古音,包括複雜的複輔音。藏語和漢語之間存在很多同源詞。但由於漢語經歷過許多語音變化,不能直接把現今普通話或其他漢語方言的發音用來進行比較,必須運用上古漢語的構擬。以下舉上幾個有代表性的漢藏同源詞(上古漢語採用鄭張尚芳先生的構擬):
漢語 | 藏語 | |
---|---|---|
漢字 | 上古音 | |
虱 | *srig | ཤིག་ (shig) |
吾 | *ŋraː | ང་ (nga) |
語 | *ŋaʔ | ངག་ (ngag) |
飛 | *pɯl | འཕུར་ ('phur) |
死 | *sijʔ (白一平-沙加爾系統) *hljiʔ (鄭張尚芳系統) |
ཤི་ (shi) |
殺 | *sreːd | བསད་ (bsad) |
目 | *mug | མིག་ (mig) |
耳 | *njɯʔ | རྣ་ (rna) |
二 | *njis | གཉིས་ (gnyis) |
三 | *suːm | གསུམ་ (gsum) |
四 | *hljids | བཞི་ (bzhi) |
五 | *ŋaːʔ | ལྔ་ (lnga) |
文字及語音
編輯藏語文學作品列表
編輯方言
編輯藏語方言有多種劃分方案。 衛藏方言、康方言和安多方言使用人數最多,被稱為藏語三大方言。
根據布拉德利(Bradley)[10],這些語言聚類如下(方言信息來自伯爾尼大學的藏語方言項目):
- 藏語Tibetic
- 西部古藏語(Western Archaic Tibetan)(無聲調),包括拉達克語(Ladakhi), 巴爾蒂語(Balti)、布里格語(Burig)
- 安多藏語(Amdo Tibetan) 包括卓尼語(迭部-卓尼 Thewo-Chone)(無聲調)
- 康藏語(Khams Tibetan)(聲調)
- 西部創新藏語(Western Innovative Tibetan)(拉胡利-斯皮提 Lahuli–Spiti)(略帶聲調)
- 中部藏語(Central Tibetan)(略帶聲調)
- 西藏西部阿里地區、尼泊爾北部邊境地區的大部分方言、日喀則地區的藏語方言以及衛藏方言(山南、拉薩等)是標準藏語的基礎。
- 北部藏語(Northern Tibetan)(略帶聲調)
- 西藏中北部那曲地區改則方言和青海南部囊謙方言(圖爾納德 Tournadre 認為是康方言)
- 南部藏語(Southern Tibetan)(略帶聲調)
宗喀語(Dzongkha)、布羅卡特語(Brokkat)、布羅克帕語(Brokpa)、喬孔卡語(Chocangaca)、拉卡語(Lakha)、拉雅方言(Laya dialect)、魯那那方言(Lunana dialect)。
樣例
編輯《世界人權宣言》第二條(前半):
- སྐྱེ་བོ་རེ་རེར་གསལ་བསྒྲགས་འདི་ནང་བཀོད་པའི་ཐོབ་ཐང་དང་རང་དབང་སྟེ། མི་རིགས་དང། ཤ་མདོག། ཕོ་མོ། སྐད་ཡིག། ཆོས་ལུགས། སྲིད་དོན་བཅས་སམ། འདོད་ཚུལ་གཞན་དག་དང་། རྒྱལ་ཁབ་དང་སྤྱི་ཚོགས་ཀྱི་འབྱུང་ཁུངས་། མཁར་དབང་། རིགས་རྒྱུད། དེ་མིན་གནས་ཚུལ་འདི་རིགས་གང་ཡང་རུང་བར་དབྱེ་འབྱེད་མེད་པའི་ཐོབ་དབང་ཡོད།།
威利轉寫:skye bo re rer gsal bsgrags 'di nang bkod pa'i thob thang dang rang dbang ste / mi rigs dang / sha mdog / pho mo / skad yig / chos lugs / srid don bcas sam / 'dod tshul gzhan dag dang / rgyal khab dang spyi tshogs kyi 'byung khungs / mkhar dbang / rigs rgyud / de min gans tshul 'di rigs gang yang rung bar dbye 'byed med pa'i thob dbang yod
漢譯:人人有資格享受本宣言所載的一切權利和自由,不分種族、膚色、性別、語言、宗教、政治或其他見解、國籍或社會出身、財產、出生或其他身份等任何區別。
構擬
編輯原始藏語
編輯原始藏語是藏語所有方言的祖語,構擬可見Tournadre (2014)。[11]原始藏語與書面古典藏語比較接近。下面列出原始藏語的音系特徵。(Tournadre 2014: 113)
- 前綴*s(ǝ)-, *d(ǝ)-/g(ǝ)-, *m(ǝ)-, and *b(ǝ)-繼承自原始藏緬語。*s(ǝ)-、*d(ǝ)-/*g(ǝ)-、*m(ǝ)-/*r(ǝ)-主要用於動物與身體部位。
- 齒音和齒齦音在y (/j/)前顎化。
- /m/後的邊音變為齒音(如*ml > *md)。
- 塞音聲母送氣變為音位。這見於中古藏語送氣與不送氣的寫法交替,例子如gcig ~ gchig (གཅིག་ ~ གཆིག་)「1」;phyin-chad ~ phyin-cad (ཕྱིན་ཆད་ ~ ཕྱིན་ཅད་)「現在開始」;ci ~ chi (ཅི་ ~ ཆི་)「什麼」;cu ~ chu (ཅུ་ ~ ཆུ་)「水」。
Tournadre (2014)構擬的原始藏語形式:
- *g(ǝ)-tɕik 「1」
- *g(ǝ)-nyis 「2」
- *g(ǝ)-su- 「3」
- *b(ǝ)-ʑi 「4」
- *l(ǝ)-ŋa 「5」
- *d(ǝ)-ruk 「6」
- *b(ǝ)-dun 「7」
- *b(ǝ)-rgyat 「8」
- *d(ǝ)-gu 「9」
- *b(ǝ)-tɕu 「10」
- *s(ǝ)-dik-pa 「蠍」
- *s(ǝ)-bal 「蛙」
- *s(ǝ)-tak 「虎」
- *s(ǝ)-b-rul 「蛇」
- *s(ǝ)-pra 「猴」
- *s(ǝ)-kra 「頭髮」
- *s(ǝ)-nyiŋ 「心」
- *s(ǝ)-na 「鼻」
- *d(ǝ)-myik 「目」
- *m(ǝ)-go 「頭」
- *r(ǝ)-na 「耳」
前原始藏語
編輯前原始藏語是假定的原始藏語之前的形成階段。[11]
*ty-, *ly-, *sy-在前原始藏語中沒有顎化(Tournadre 2014: 113-114)。[11]前原始藏語到原始藏語假設的音變有*ty- > *tɕ-、*sy- > *ɕ-、*tsy- > *tɕ-、*ly- > *ʑ-;而Tournadre (2014: 114)指出,很多藏語群(如巴松語、達芒語和庫爾托普語(Kurtöp)(東部藏語群))沒有經歷這些音變(如Bake(巴松語)ti「什麼」vs. 原始藏語*tɕ(h)i;Bake tɨ「1」vs. 原始藏語*g(ǝ)-tɕ(h)ik;Kurtöp Hla:「鐵」和布姆唐語 lak「鐵」 vs. 原始藏語*ltɕaks)。
Tournadre (2014: 114-116)給出的構擬如下:
詞義 | 前原始藏語 | 原始藏語 | 近古藏語 |
---|---|---|---|
1 | *g(ǝ)-tyik | *g(ǝ)-tɕ(h)ik | gcig / gchig གཅིག་ / གཆིག(中古藏語) |
大 | *tye | *tɕ(h)e | che ཆེ་ (Old Tibetan) |
10 | *b(ǝ)-tyu | *b(ǝ)-tɕu | bcu / bchu བཅུ་ / བཆུ་(中古藏語) |
什麼 | *tyi | *tɕ(h)i | ci / chi ཅི་ / ཆི་(中古藏語) |
肉 | *sya | *ɕa | sha ཤ་ |
知道 | *syes | *ɕes | shes ཤེས་ |
樹木 | *sying | *ɕiŋ | shing ཤིང་ |
切(過去時詞幹) | *b(ǝ)-tsyat | *b(ǝ)-tɕat | bcad བཅད་ |
口水 | *m(ǝ)-tsyil-ma | *m(ǝ)-tɕ(h)il-ma | mchil-ma མཆིལ་མ་ |
肝 | *m(ǝ)-tsin-pa | *m(ǝ)-tɕ(h)in-pa | mchin-pa མཆིན་པ |
4 | *b(ǝ)-lyi | *b(ǝ)ʑi | bzhi བཞི་ |
田野 | *lying | *ʑiŋ | zhing ཞིང་ |
跳蚤 | *ldi | *ldʑi | lji ལྗི་, 'ji ་འཇི་ |
鐵 | *s(ǝ)-lak(s) > *l-sak(s) > *l-tsyak(s) | *ltɕaks | lcags ལྕགས་ |
箭 | *mda | mda' མདའ་ | |
抑制 | *bnans | *mnans | mnand(中古藏語) |
聽 | *bnyan | *nyan | mnyand |
目 | *d(ǝ)myik | dmyig དམྱིག་(中古藏語); mig | |
花 | *mentok | men-tog མེན་ཏོག(中古藏語); ་me-tog |
數詞比較
編輯藏語中的數詞(注意以下所有詞語除了1和7外都是漢語同源詞):[12]
詞義 | 衛藏 | 安多 | 康 | 古典藏語 | ||||||
---|---|---|---|---|---|---|---|---|---|---|
拉薩藏語 | Cheng Zhang |
Dolpo | 幾熱爾語 | Mugom | 夏爾巴語 | Yohlmo | ||||
'1' | ʨiʔ53 | ʨi53 | ʂik | dokpoi | ʧɪk | ʦɪk55 | ʨīː | xʨɨx | ʨi55 | *xʨik gtšig |
'2' | ȵi55 | ȵi55 | ɲiː | ŋi | ŋi | ŋi55 | ɲìː | ɦȵi | ɲɯ53 | *gnis gnis |
'3' | sum55 | sɔ̃53 | sum | sum | sum | sum55 | sūm | sɘm | sũ53 | *xsum gsum |
'4' | ɕi13 | ɣɯ31 | ɕi̤ː | si | ɕi | ʣi55 | ʑì̤ | ɦʑɘ | ʐə33 | *βʑi bži |
'5' | ŋa53 | ɴɐ53 | ŋa | ŋa | ŋá | ŋɑ55 | ŋɑ̀ | ɦŋa | ŋɑ53 | *ɬŋɑ lŋa |
'6' | tʂʰuʔ13 | tʂu31 | ʈṳk | tʰuk | duk | ɖʊk11 | ʈṳ̀ː | tʂəx | tʂo33 | *dɽuk drug |
'7' | tỹ15 | dɛ̃24 | ty̤n | duin | dun | dɪn55 | t̪ì̤n | ɦdɘn | dĩ33 | *βdun bdun |
'8' | ɕɛʔ13 | dʑe31 | ce̤ʔ | get | ket | gæ55 | cē̤ː | ɦdʑʲɛ | ʑe33 | *βɽgjat brgyad |
'9' | ku13 | ɡɯ31 | kṳ | gu | gu | gu55 | kṳ̀ | ɦgɘ | gə33 | *dgu dgu |
'10' | ʨu53 | ʨɯ53 | tɕu | ʦutʰambaː | ʧú | ʦi55tʰɑm11ba11 | ʨʉ̄ | ʨɘ | ʨə55 | *ɸʨu btšu |
中、東部藏語群:
詞義 | 宗卡-拉卡 | 巴爾蒂-拉達克 | Spiti bhoti | |||||
---|---|---|---|---|---|---|---|---|
宗卡語 | 錫金語 | 巴爾蒂語 | Changthang | 拉達克語 | Purik | Zangskari | ||
'1' | ʨí | ʧi | ʧik | ʧik | ʧik | ʧik | ʧiʔ | ʧík |
'2' | ɲí | ni | ɲis | ɲis | ɲis | ɲis | ɲiː | ɲiː |
'3' | súm | súm | xsum | sum | sum | sum | sum | súm |
'4' | ʃi̤ | ʒe | βʒi | zi | zi | ʒi | ʒi | ʒì |
'5' | ŋə | ŋa | ɣɑ | ŋa | ʂŋa | ʂŋə | ŋa | ŋá |
'6' | dʑo | tʰu | truk | ɖruk | ʈuk | ʈuk | ʈuʔ | ʈùk |
'7' | ty̤n | dĩ | βdun | dun | rdun | rdun | ðun | dùn |
'8' | kæ̤ | gɛ | βgyʌt | gʲat | rgʲat | rgyət | ʝət | ɟèt |
'9' | kṳ | go | rgu | gu | rgu | rgu | ɣu | gù |
'10' | ʨu tʰam | ʧɔːmba | ɸʧu | ʧu | rʧu | rču | ʧu | ʧú |
參考文獻
編輯- ^ Lewis, M. Paul, Gary F. Simons, and Charles D. Fennig (eds.). 2013. Ethnologue: Languages of the World, Seventeenth edition.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Dallas, Texas: SIL International.
- ^ Tournadre, Nicolas. The Tibetic languages and their classification. Owen-Smith, Thomas; Hill, Nathan W. (編). Trans-Himalayan Linguistics: Historical and Descriptive Linguistics of the Himalayan Area. De Gruyter. 2014: 103–129. ISBN 978-3-11-031074-0. (preprint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Hammarström, Harald; Forkel, Robert; Haspelmath, Martin; Bank, Sebastian (編). Early Old Tibetan. Glottolog 2.7. Jena: 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the Science of Human History. 2016.
- ^ 4.0 4.1 有關全體西藏民族實現名符其實自治的建議(全文)存档副本. [2011-12-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1-07).
- ^ 5.0 5.1 5.2 中国移动:打造高原上最优质通信品牌. 新華網吉林頻道. 2013年9月18日 [2013年12月24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年12月25日).
同時在員工招聘時,特意招收了懂康巴語、安多語、衛藏語的話務員,(科學家)為農牧區的群眾帶去了更多的便利。
- ^ 6.0 6.1 6.2 楊俊峰. 藏语广播语言规范化之浅见. 西藏研究》(TIBETAN STUDIES). 1998, 04 [2013-12-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07).
如衛藏語以拉薩為標準音,安多以青海、夏河牧區為標準,康巴也找出自己的標準音。在三種標準音中找出一個方言為基礎,按語法規則實現藏民族的共同語——普通話。我認為這是有可能的。
- ^ 十四世達賴喇嘛在3·10西藏事件五十二周年紀念集會上的講話[1]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Sagart, Laurent; Jacques, Guillaume; Lai, Yunfan; Ryder, Robin J.; Thouzeau, Valentin; Greenhill, Simon J.; List, Johann-Mattis. Dated language phylogenies shed light on the ancestry of Sino-Tibetan.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19-05-21, 116 (21): 10317–10322 [2021-10-16]. ISSN 0027-8424. doi:10.1073/pnas.1817972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1-30) (英語).
- ^ 王力 《漢語史稿(重排本)》 2004年3月第二版,680頁。
- ^ Bradley (1997)
- ^ 11.0 11.1 11.2 Tournadre, Nicolas. 2014. "The Tibetic languages and their classification." In Trans-Himalayan linguistics, historical and descriptive linguistics of the Himalayan area. Berlin: Mouton de Gruyter.
- ^ Bodish Numerals (Eugene Chan)..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3-05).
參閲
編輯外部連結
編輯- 藏英漢詞典
- 藏語詞典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藏文的複輔音
- 太清藏文轉寫 太清藏文輸入法
- 西藏藏語言文字網:旅遊藏語
- 阿底峽佛學會——藏文在線教學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輕鬆學藏文
- 學習藏語(內容為《藏文拼音教材》)
- 梵 藏 巴利文學習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藏文拼音教學
- 藏文學習
- 學習藏語
- 西藏語言文字網 (中文)(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