邕州
唐朝貞觀六年(632年)改南晉州置,治所在宣化縣(今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南),天寶元年(742年)至乾元元年(758年)邕州改稱朗寧郡。曾為邕管經略使、嶺南西道節度使治所。五代曾為建武節度使治所,後晉天福七年(942年)改名誠州,南漢初年復舊。
北宋皇祐中,邕州治所移今南寧市,屬廣南西路。郡名為永寧郡,建武軍節度。開寶五年(972年),廢朗寧縣、封陵縣和思龍縣。大觀元年(1107年),升為望郡。南宋紹興三年(1133年),置司市馬於橫山砦,以本路經略、安撫總州事,同提點買馬,專任武臣;隆興後文武通差。寶祐元年(1253年),兼邕、宜、欽、融鎮撫使。北宋元豐時,戶五千二百八十八。貢銀。
下轄兩縣:宣化縣、武緣縣。一砦:太平。一金場:鎮乃。另有四十四羈縻州,五縣,十一洞。忠州、凍州、江州、萬丞州、思陵州、左州、思誠州、譚州、渡州、龍州、七源州、思明州、西平州、上思州、祿州、石西州、思浪州、思同州、安平州、員州、廣源州、勤州、南源州、西農州、萬崖州、覆利州、溫弄州及五黎縣、羅陽縣、陀陵縣、永康縣,武盈洞、古甑洞、憑祥洞、鐏峒、卓峒、龍英洞、龍聳洞、徊洞、武德洞、古佛洞、八洞:並屬左江道。思恩州、鶼州、思城州、勘州、歸樂州、武峨州、倫州、萬德州、蕃州、昆明州、婪鳳州、侯唐州、歸恩州、田州、功饒州、歸城州、武籠州及龍川縣:並屬右江道。
元朝至元十六年(1279年)升為邕州路,泰定元年(1324年)改名南寧路。
唐朝邕州轄縣 | |
---|---|
634年 | 宣化縣、永定縣、朗寧縣、晉興縣、橫山縣、武緣縣 |
639年 | 宣化縣、朗寧縣、晉興縣、橫山縣、武緣縣(廢除永定縣) |
705年 | 宣化縣、朗寧縣、晉興縣、武緣縣(廢除橫山縣) |
711年 | 宣化縣、朗寧縣、晉興縣、武緣縣(增封陵縣、如和縣、思籠縣) |
- 邕州刺史(都督)
- 光楚客(開元初年)
- 李禕之(727年前)
- 管元惠(727年—729年)
- 陸思本(開元年間)
- 孫公器(793年—794年)
- 董鎮(794年)
- 武少儀(795年)
- 陳曇(797年—798年)
- 杜春(798年—800年)
- 徐申(801年—802年)
- 張正元(802年)
- 韋丹(804年—805年)
- 路恕(805年—807年)
- 趙良金(807年—810年)
- 崔詠(810年—813年)
- 柳寬(811年)
- 馬平陽(813年—814年)
- 徐俊(815年)
- 張士陵(約815年、816年)
- 韋悅(816年—818年)
- 李位(818年)
- 韋正武(819年)
- 李元宗(821年—822年)
- 崔結(822年)
- 王茂元(寶曆年間—827年)
- 張遵(827年—830年)
- 董昌齡(830年—834年)
- 吳季真(834年)
- 裴泰(835年)
- 高承恭(836年—837年)
- 唐弘實(838年—840年)
- 李公敏(會昌年間)
- 裴及(約會昌、大中年間)
- 段文楚(855年—858年)
- 李蒙(858年—861年)
- 李弘源(861年)
- 段文楚(861年—862年)
- 胡懷玉(862年)
- 蔡京(862年)
- 鄭愚(862年—863年)
- 康承訓(863年—864年)
- 張茵(864年—865年)
- 李耽(866年—869年)
- 張鵬(871年)
- 辛讜(874年—879年)
- 張從訓(881年—882年)
- 崔焯(882年—884年)
- 周岳(891年—892年,未任)
- 滕存免(892年—897年)
- 李鐬(897年—901年)
- 周承誨,賜名李繼誨(901年,未任)
- 朱友寧(約唐昭宗時)
- 李域(不詳)
- 朱全昱(905年)
- 於達(不詳)
- 葉廣略(906年—9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