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大全是中國大陸文革時期的一種文學藝術作品創作理論,常與「三突出」、「紅光亮」共同使用,意為小說繪畫電影戲劇等文學藝術作品中的主人公需要形象高大而且完美無缺[1][2][3]

文革時期的樣板戲之一《沙家浜

歷史

編輯

高大全理論的產生與江青姚文元以及時任文化部長于會泳有密切關係,後來成為文革時期的文藝指導原則之一[4];文革時期的許多文學作品以及樣板戲都受這些思想的影響[5]

高大全理論源自以毛澤東為題的作品,該理論要求文學藝術作品中的主人公要是形象高大、沒有缺點的完人;如電影《金光大道》中的主角「高大泉」(為「高大全」的諧音)就是一例[1][6]。另外被認為體現此思想的作品有雕塑《農奴憤》[3]、樣板戲《沙家浜[7]以至油畫《毛主席視察廣東農村》等[6]

文革結束後,高大全理論受到批判,文學藝術作品也開始脫離高大全理論的影響[2][8][9];例如70年代後期出現「傷痕美術」現象,為對文革時代及社會現實的揭示及反思。[2]

同時期台灣因處於戒嚴時期,部分戰爭題材的電影也存在與高大全相似的明顯人為修造痕跡[10]

評論

編輯
 
文革時期宣傳畫等美術作品也深受高大全、三突出、紅光亮等理論的影響[11]

段善策在《破曉將至:中國電影研究》中評論道,高大全、「近大亮」的主人公以及與高大全對應的反面人物「遠小黑」,造成了人物描繪的扁平化、單一化[12]。高建平指出,在文革時期的政治高壓下,許多文學作品受高大全理論的影響,令刻畫出的人物虛假、單薄[13]

另一方面,劉潤為的評論認為文革後部分文藝作品為避免高大全的模式,出現了刻意「躲避崇高」,過度讚揚「遊戲人間」的生活方式或誇大人性醜惡面的傾向[14]。法律學者郝鐵川曾流露出對高大全創作模式的懷念[7]

參見

編輯

參考資料

編輯
  1. ^ 1.0 1.1 李振傑; 白玉崑. 中国报刊新词语. 華語敎學出版社. 1987: 59 [2020-07-15]. ISBN 978-0-8351-1884-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26). 
  2. ^ 2.0 2.1 2.2 王淨. 氣韻生動:中國油畫藝術及其寫意性研究. 崧博出版. 1 May 2019: 56 [2020-07-15]. ISBN 978-957-735-78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09). 
  3. ^ 3.0 3.1 鄒躍進. 新中国美术史, 1949-2000. 湖南美術出版社. 2002: 145 [2020-07-15]. ISBN 978-7-5356-181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22). 
  4. ^ 傅謹. 新中国戏剧史. 湖南美術出版社. 2002: 148. ISBN 978-7-5356-1808-5. 
  5. ^ 20世纪中国文学通史. 東方出版中心. 2003: 1 [2020-07-15]. ISBN 978-7-80186-097-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09). 
  6. ^ 6.0 6.1 陳履生. 革命的时代 ——延安以来的主题创作研究. 人民美術出版社. [2020-07-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15). 
  7. ^ 7.0 7.1 中国年度文坛纪事. 灕江出版社. 1999: 144 [2020-07-15]. ISBN 978-7-5407-252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09). 
  8. ^ 华人文化世界. 天津海外聯誼會. 2001: 51 [2020-07-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19). 
  9. ^ 戴敦邦. 画外之言. 上海書店出版社. 2007. ISBN 978-7-80678-760-1. 
  10. ^ 啟之. 文革电影(1966—1976):一个制度与观念的历史(二). Remembering Publishing, LLC. 24 February 2020: 46 [2020-07-15]. GGKEY:8A1Q4UTR3PK.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29). 
  11. ^ 新华月报. 新華月報社. 2010: 117 [2020-07-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22). 
  12. ^ 段善策. 破曉將至: 中國電影研究(1977-1979). 獨立作家-新銳文創. 2019-08-01: 43 [2020-07-15]. ISBN 978-957-8924-59-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22). 
  13. ^ 高建平. 中国中外文艺理论研究.2013. 2014: 436 [2020-07-15]. ISBN 978-7-5161-460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10). 
  14. ^ 劉潤為. 文艺批判. 安徽人民出版社. 2008: 54 [2020-07-15]. ISBN 978-7-212-03328-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