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大全
高大全是中国大陆文革时期的一种文学艺术作品创作理论,常与“三突出”、“红光亮”共同使用,意为小说、绘画、电影与戏剧等文学艺术作品中的主人公需要形象高大而且完美无缺[1][2][3]。
历史
编辑高大全理论的产生与江青、姚文元以及时任文化部长于会泳有密切关系,后来成为文革时期的文艺指导原则之一[4];文革时期的许多文学作品以及样板戏都受这些思想的影响[5]。
高大全理论源自以毛泽东为题的作品,该理论要求文学艺术作品中的主人公要是形象高大、没有缺点的完人;如电影《金光大道》中的主角“高大泉”(为“高大全”的谐音)就是一例[1][6]。另外被认为体现此思想的作品有雕塑《农奴愤》[3]、样板戏《沙家浜》[7]以至油画《毛主席视察广东农村》等[6]。
文革结束后,高大全理论受到批判,文学艺术作品也开始脱离高大全理论的影响[2][8][9];例如70年代后期出现“伤痕美术”现象,为对文革时代及社会现实的揭示及反思。[2]
评论
编辑段善策在《破晓将至:中国电影研究》中评论道,高大全、“近大亮”的主人公以及与高大全对应的反面人物“远小黑”,造成了人物描绘的扁平化、单一化[12]。高建平指出,在文革时期的政治高压下,许多文学作品受高大全理论的影响,令刻画出的人物虚假、单薄[13]。
另一方面,刘润为的评论认为文革后部分文艺作品为避免高大全的模式,出现了刻意“躲避崇高”,过度赞扬“游戏人间”的生活方式或夸大人性丑恶面的倾向[14]。法律学者郝铁川曾流露出对高大全创作模式的怀念[7]。
参见
编辑参考资料
编辑- ^ 1.0 1.1 李振杰; 白玉崑. 中国报刊新词语. 华语敎学出版社. 1987: 59 [2020-07-15]. ISBN 978-0-8351-1884-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6).
- ^ 2.0 2.1 2.2 王净. 氣韻生動:中國油畫藝術及其寫意性研究. 崧博出版. 1 May 2019: 56 [2020-07-15]. ISBN 978-957-735-78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9).
- ^ 3.0 3.1 邹跃进. 新中国美术史, 1949-2000. 湖南美术出版社. 2002: 145 [2020-07-15]. ISBN 978-7-5356-18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2).
- ^ 傅谨. 新中国戏剧史. 湖南美术出版社. 2002: 148. ISBN 978-7-5356-1808-5.
- ^ 20世纪中国文学通史. 东方出版中心. 2003: 1 [2020-07-15]. ISBN 978-7-80186-097-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9).
- ^ 6.0 6.1 陈履生. 革命的时代 ——延安以来的主题创作研究. 人民美术出版社. [2020-07-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15).
- ^ 7.0 7.1 中国年度文坛纪事. 漓江出版社. 1999: 144 [2020-07-15]. ISBN 978-7-5407-25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9).
- ^ 华人文化世界. 天津海外联谊会. 2001: 51 [2020-07-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19).
- ^ 戴敦邦. 画外之言. 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7. ISBN 978-7-80678-760-1.
- ^ 启之. 文革电影(1966—1976):一个制度与观念的历史(二). Remembering Publishing, LLC. 24 February 2020: 46 [2020-07-15]. GGKEY:8A1Q4UTR3PK.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9).
- ^ 新华月报. 新华月报社. 2010: 117 [2020-07-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2).
- ^ 段善策. 破曉將至: 中國電影研究(1977-1979). 独立作家-新锐文创. 2019-08-01: 43 [2020-07-15]. ISBN 978-957-8924-59-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2).
- ^ 高建平. 中国中外文艺理论研究.2013. 2014: 436 [2020-07-15]. ISBN 978-7-5161-460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0).
- ^ 刘润为. 文艺批判. 安徽人民出版社. 2008: 54 [2020-07-15]. ISBN 978-7-212-03328-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