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表演藝術
台灣雜誌
《PAR表演藝術》雜誌(英語:Performing Arts Redefined)創立於1992年10月,由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發行,為華文界結合人文與表演藝術評介的期刊。雜誌現為雙月刊,於單月出刊,12月出版特刊,一年共7期,內容涵蓋音樂、戲劇、舞蹈、戲曲等藝文話題。[1]
PAR表演藝術 | |
---|---|
類別 | 表演藝術 |
發行周期 | 雙月刊 |
發行者 |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 |
首發日期 | 1992年10月1日 |
創刊地區 | 中華民國 |
總部所在地 | 臺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21-1號 |
語言 | 繁體中文 |
網站 | https://par.npac-ntch.org |
ISSN | 1021-3139 |
歷史沿革
編輯- 1992年10月,「國家劇院及音樂廳營運管理籌備處」(國立中正文化中心前身)創刊《表演藝術》,發行試刊號,發行人為胡耀恆,社長為王德勝,總編輯為黃碧端(1992年10月試刊號、1992年1月創刊號至1993年9月號11期)[2][3]。
- 1992年10月試刊號至2021年12月號336期,除1996年7月份無出刊外,皆為單月刊[4]。
- 1993年10月號12期至2000年6月號90期,主編為林靜芸。
- 1996年7月,開始整理出版前一年度的《表演藝術年鑑》。最早年份為民國84年(1995年)。2013年份起可在PAR表演藝術網站上免費下載電子版[5]
- 2002年,設立《表演藝術》網站,自許成為華人藝術的資料庫[6]。
- 2004年4月,國立中正文化中心改為行政法人組織,《表演藝術》隸屬於「教育推廣部」下轄的「出版組」[7]。法人化之前,雜誌社員工曾經掛名在印刷廠旗下。[8]
- 2004年4月號136期至2006年6月號162期,總編輯為盧健英。
- 2004年5月更名為《PAR表演藝術》雜誌[9]。
- 2006年7月號163期開始,總編輯為黎家齊。
- 2007年8月,出版「在兩廳院遇見大師系列」第一冊:《羅伯.勒帕吉:創作之翼》,至2018年11月出版最新一冊《大野一雄:魂之糧X練習時的言語》,該系列一共出版10冊[10]。
- 2009年7月,開始編輯出版「國家戲劇院 國家音樂廳 表演藝術實錄」,以一年出版5個年份的進度,至2014年已整理出版1989年至2008年共20年的國家兩廳院表演藝術目錄[11]。
- 2014年1月29日,國立中正文化中心改制為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發行單位隨之變更。
- 2014年9月,《PAR表演藝術》App上線。
- 2017年,「出版組」所屬部門更名為「顧客體驗部」。
- 2017年10月2日至10月29日,於台北捷運忠孝復興藝文廊舉辦《PAR表演藝術雜誌》25週年經典回顧展,精選1992年至2017年的雜誌專題報導。
- 2019年5月,發表「兩廳院售票系統2013-2018分析報告」,統計標的包括這期間的售票趨勢變化、購票者樣貌及消費行為、新場館崛起藝文人口流動等[12]。
- 2021年,雜誌所屬單位「出版組」更名為「統籌編輯組」。
- 2022年1月,從337期1月號起,由單月刊改為雙月刊,一年7期,1、3、5、7、9、11、12月之1號出刊[13][14][15]。2021年1月號337期至2022年9月號348期,客座總編輯為江家華。
- 2022年1月,首次舉辦表演藝術10大新聞票選,由編輯部篩選出2021年30件台灣表演藝術界重要事件供票選。[16]
- 2022年8月,自創刊號起30年份雜誌完成數碼化並建置資料庫,包含官網限定報導共計19,439篇文章,供讀者訂閱「數位全閱覽」[8]。
封面視覺
編輯《PAR表演藝術》的期刊名稱和標準字經過幾次改版更新。
創刊時名為《表演藝術》,試刊號於1992年10月號出刊,封面標準字為橫式隸書,由天宇設計公司設計。
第二次封面改版為109期(2002年1月號),標準字改為直式,「藝」字為藝術家董陽孜題字,封面由龍傑琦設計。
第三次封面改版為136期(2004年4月號),加入英文名稱Performing Arts Review的標準字和封面由劉開設計。
第四次封面改版為337期(2021年1月號),英文名稱改成Performing Arts Redefined,由見本生物設計工作室設計。[17]
外部連結
編輯參考資料
編輯- ^ PAR表演藝術. 關於我們. PAR表演藝術. PAR表演藝術. [2023-03-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31).
- ^ 陳泰穎、張育豪、羅雁勻. 藝術與數位的綣繾共舞‧國立中正文化中心黃碧端藝術總監專訪. 數位典藏與學習電子報. 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劃計劃辦公室. [2023-03-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16).
- ^ 林采韻. 兩廳院25年 表演藝術百年史線上百科開通. 中時新聞網. 旺報. [2023-03-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16).
- ^ 陳梅. 表演藝術. 臺灣大百科全書. [2023-03-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16).
- ^ 年鑑. PAR表演藝術. [2023-03-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19).
- ^ 廖俊逞. 1987~2006—兩廳院二十.大事件. PAR表演藝術. 2007.1, (169) [2023-03-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19).
- ^ 林梓惠. 「表演藝術新里程」-國立中正文化中心移撥文化部. 教育部終身教育司. [2023-03-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17).
- ^ 8.0 8.1 PAR表演藝術. 書寫的力量. UDN新聞網. 2022-09-11 [2023-03-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18).
- ^ 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 現代戲劇專題. 補助成果檔案庫. [2023-03-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16).
- ^ 在兩廳院遇見大師. PAR表演藝術. [2023-03-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21).
- ^ 書目資料查詢. 國家圖書館全國新書資訊網. [2023-03-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01).
- ^ 兩廳院售票系統2013-2018分析報告. PAR表演藝術. [2023-01-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18).
- ^ 黃俊銘. 《PAR表演藝術》刊物史及其影響. yahoo!新聞. [2023-03-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16).
- ^ 江昭倫. 分眾經營時代!《PAR表演藝術》改雙月刊 盼拓展影響力. 財團法人中央廣播電臺. [2023-03-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16).
- ^ 國家圖書館. 期刊瀏覽. 國家圖書館期刊文獻資訊網. [2023-03-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27).
- ^ 趙靜瑜. PAR首辦表藝新聞票選 王安祈臉書辭官也入列選項. 中央通訊社. 2022-01-18 [2023-03-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18).
- ^ 30週年十大經典封面票選. PAR表演藝術. [2023-03-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