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缅边境作战

中缅联合勘界警卫作战(中国大陆作中缅联合勘界警卫作战,台湾作江拉基地保卫战)是196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联合缅甸联邦发动对缅甸境内的中华民国国军的军事行动,结果联军击败国军,使云南人民反共志愿军大部撤回台湾[2][3]

中缅边境作战
泰缅孤军参与的战役的一部分
日期1960年6月至1961年2月
地点
结果 解放军与缅甸联军胜利
参战方
 中华民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
 缅甸联邦
指挥官与领导者
中华民国 柳元麟
中华民国 彭程
中华民国 段希文
中华民国 王少才
中华民国 曹正元
中华民国 夏超[1]
中华人民共和国 黎锡福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丁荣昌
中华人民共和国 崔建功
缅甸 温貌英语Win Maung
参战单位
中华民国 云南人民反共志愿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
缅甸国防军
兵力
约10,000余人 6,700人
伤亡与损失
741人 258人

背景

编辑

缅甸不断以武力驱逐国军游击队,一直未能成功。[1]:245最初,北京曾主动向缅甸政府表示,愿意派遣军队入缅代为效劳,并保证事成后撤军回境。缅甸多年来未接受提议,但经过7、8年的努力仍不能凭自己的力量解决国军。[1]:2451957年1月,缅军地方部队首次主动向解放军云南边境驻军提出联合作战的请求。同年8月,缅军再次向解放军提出同样的请求。但此事非能由地方部队所能定夺,未能立刻付诸行动。[1]:245

中华民国政府于1959年初提出“兴华计划”,拟将滇缅边区大举建设为反攻大陆的基地,十分张扬地为国军游击队在孟帕寮修建飞机场,表示该处有一项明显、重大的工程。[1]:244此举再度引起缅甸政府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关心与注意,缅甸境内显然仍有台北支持的部队在积极活动,并未依联合国大会决议彻底撤出缅甸。[1]:244此事促成缅甸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军事上的联合。[1]:246缅甸总理尼温于1月率团访问北京,签订“中缅友好互不侵犯条约”与“中缅边界协定”。缅甸以中缅联合勘界名义,联合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剿国军游击队。[1]:246

战役准备

编辑

10月1日,中缅边界条约在北京签订。10月23日解放军在猛海建立前线指挥所,11月4日在双方于昆明签订“关于勘界警卫作战问题的协议”,此协议规定双方作战地段分工、任务范围、行动时间等。[1]:247为避免惊扰东南亚邻国,联合作战行动完全以双方勘界警卫之名义,秘密进行。[1]:246

缅军于11月11日及15日,先行单独向国军第四军两个据点发起攻击,未能得手。[1]:247国军于11月15日召集过一次幕僚会议,研判解放军将以勘界为名,联合缅军进攻,因此下达25日前完成战备命令,但仍迟于解放军的进攻发起时间。[1]:252

战役经过

编辑

二十公里红线内的第一波攻势(11月21日至22日)

编辑

11月22日,双方签署下达联合作战命令,指明清除国军需要四个阶段完成,预定发起攻击时间等细节。[1]:247解放军于21日入夜后,兵分22路进入缅甸,22日拂晓分别向国军16个据点发起进攻。[1]:250

根据解放军方面记载,16个据点中,毫无警觉被全歼者6处,部分歼灭8处,扑空2处。其中第一军第二师师部全歼。而国军第四军先遭缅军攻击,该部队因此调动而扑空。[1]:250、251国军方面记载,第一军及第四军的16个据点遭受攻击。因缺乏戒备,至22日中午先后被歼,或失守撤离。多数据点靠近20公里红线深度,故受袭的国军逃离不远,解放军即因20公里红线停止追击。[1]:252

西线国军与缅军的战斗(11月15日至1月22日)

编辑

缅军动员而来的陆空部队,自西面试图向国军游击队总部外围推进。国军以空运而至的新型美援武器来戍守江拉外围的南昆,使得缅军连续攻打了一两个月,都无法突破[1]:263由于对国军的进攻已有两个月没有实质进展。缅军苏敏昂于1961年1月21日下午,飞至解放军前线指挥部猛育,请求解放军越过20公里线,深入缅境,协助进攻国军游击队。[3]:25

第二波攻势(1月24日至1月25日)

编辑

解放军应缅军之请,24日进军越过20公里红线,三个战斗群同时进发。第一战群由猛街向南,经坤松坎南面围向总部。第二战群由猛育出发向猛白了接近。第三战群则从猛育南进之后,于巴西里、庄拉、叭坎亮等地遭遇国军第二军第八师赵丕丞部相遇,发生了这次战争行动中最大的抵抗与牺牲。之后赵丕丞部弃守,解放军的第一、二战群于25日清晨在向导的带领下,向南逼近国军总部驻地江拉。国军外围部队稍作抵抗,柳元麟即下令放弃江拉总部,连夜渡过湄公河,退入处于内战中的老挝王国,将多达约5公吨重的大量美援重武器、弹药舍弃在孟帕寮。[1]:257、263

解放军北返(2月上旬)

编辑

行动已经将柳元麟部队驱离出境,协助缅甸收复江拉、孟帕寮等国军重要据点,对缅军而言已经达成战争目标。解放军入缅境之事已经曝光,缅政府遭到缅甸国会缅甸语ပြည်ထောင်စုလွှတ်တော် (၁၉၄၇)的猛烈抨击。2月1日,缅军立刻派人前往猛育与解放军签约,请解放军七天之内完全撤离缅甸国境。[1]:259

老罗寨空中战斗(2月15日)

编辑

由于得知解放军已经北返,国府仍打算保留在缅甸境内的基地,中华民国参谋总长彭孟缉上将下令,将仍留缅境的部队统归段希文指挥,并决定直接空投补给第三军、第五军。2月15日,国军地面官兵一大早就摆出了醒目的“H”白色空投板,并且无视缅甸飞机临空盘旋一两个小时,仍不知取消任务。[1]:261待当日下午4时,国军PB4Y型运输机飞临泰缅边境,进入老罗寨山脊空投场,准备实施空投补给时,遭遇有备而来的3架缅甸军机升空拦截,欲将国军飞机俘虏迫降至缅境。国军运输机立即掉头逃离,遭缅军机开火追击。[1]:261国军开火还击时将缅军机击伤,缅机两伤,一架坠毁于泰国回海,一架迫降景栋机场,国军运输机则坠毁在泰国老象塘。[1]:261

仰光反美暴动(2月21日)

编辑

国军的飞机侵入缅甸,并且击落缅甸飞机,此事遭缅甸报纸披露,引发缅甸舆论挞伐,尤其对美国联手外国军队入侵感到光火。仰光发生连续数日的反美暴动,美国驻仰光使馆英语Embassy of the United States, Yangon、泛美航空公司遭受破坏。缅甸警察镇压抗议群众时,导致了2死50余伤。[1]:265[4]

美国要求国府撤军(2月19日至25日)

编辑

柳元麟因私怨而整肃段希文,将原本应拨交给第五军的美援武器扣押在孟帕寮[1]:263,最终来不及撤运或销毁,为中缅联军所获,成为国府违反规定将美援武器支援缅甸境内游击队的证据,此事成为云南人民反共志愿军解散的关键因素。美国约翰·肯尼迪政府英语Presidency of John F. Kennedy于19日、22日两次向国府传达,要求将国军从缅甸撤走的意见。25日蒋中正召见庄莱德大使,告知愿将部队撤走解散的决定。[1]:263、267

影响及后续

编辑

柳元麟部队于1961年3月17日至4月30日撤往台湾[5]:8。没有撤离的第三、五军作为雇佣军,协助寮国政府军剿共。1962年7月23日,14国于日内瓦签订关于寮国中立的宣言的议定书,议定外国军方人员必须撤出寮国,否则会引起寮共的抗议。后来第三、第五军留在泰缅边境,成为泰北孤军,统辖权归于泰国政府。

参考文献

编辑

另见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