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理工学院
伦敦帝国学院(英语:Imperial College London,亦称帝国理工学院),全名为帝国科学、技术与医学学院(Imperial College of Science, Technology and Medicine)[2][需要较佳来源],是一所位于英国伦敦的公立研究型大学。1907年,帝国学院根据皇家宪章成立,曾为伦敦大学联邦的成员,并于2007年7月9日其百周年纪念日时成为一所独立的大学[6][7]。
伦敦帝国学院 | |||||||||||||||||||||||
---|---|---|---|---|---|---|---|---|---|---|---|---|---|---|---|---|---|---|---|---|---|---|---|
Imperial College London | |||||||||||||||||||||||
其他名字 | 帝国科学、技术与医学学院(The Imperial College of Science, Technology and Medicine) | ||||||||||||||||||||||
校训 | Scientia imperii decus et tutamen(拉丁文)[注 1] | ||||||||||||||||||||||
校训中译 | 科学乃帝国之荣光及庇护 | ||||||||||||||||||||||
创办时间 | 1907年7月8日[2] | (皇家宪章颁布)||||||||||||||||||||||
URN编码 | 133887 | ||||||||||||||||||||||
学校类型 | 研究型大学 | ||||||||||||||||||||||
捐赠基金 | 九千八百万英镑(2014年)[3] | ||||||||||||||||||||||
校长 | 休·格雷厄姆·布雷迪[4] | ||||||||||||||||||||||
职工人数 | 3,692位(2014年)[3] | ||||||||||||||||||||||
学生人数 | 19,115(2018/19)[5] | ||||||||||||||||||||||
本科生人数 | 9,985(2018/19)[5] | ||||||||||||||||||||||
研究生人数 | 9,130(2018/19)[5] | ||||||||||||||||||||||
校址 | 英国英格兰伦敦 | ||||||||||||||||||||||
校区 | 南肯辛顿(本部校园) 查林十字 切尔西和西敏 哈默史密斯 皇家布朗普顿 帕丁顿 西尔伍德公园 圣玛丽 怀特城 | ||||||||||||||||||||||
代表色 | |||||||||||||||||||||||
隶属 | 国际研究型大学联盟 罗素大学集团 科英布拉集团 欧洲大学联盟 欧洲大学协会 G5超级精英大学 欧洲研究型大学联盟 五大科学工程联盟 | ||||||||||||||||||||||
网站 | www | ||||||||||||||||||||||
|
帝国学院的本部校园位于伦敦城中心的南肯辛顿,另设查林十字、切尔西和西敏、哈默史密斯、西北、皇家布朗普顿、帕丁顿、西尔伍德公园、圣玛丽及怀特城校区[8],是英国金三角名校和G5超级精英大学的一员[9]。
帝国学院专注于理工、商学和医学,因入学门槛极高为全英最难入读的学府之一。[10]伦敦帝国学院在QS世界大学排名、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和U.S. News世界大学排名中长年位居全球前十、英国前三,并与麻省理工学院、加州理工学院、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并称世界四大理工学院。[11][12][13][14] 众多校友为在有关领域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截止2020年10月,伦敦帝国学院的校友、教授、研究人员中,共有14位诺贝尔奖得主、3位菲尔兹奖得主、1位图灵奖得主。[注 2]
历史
编辑在英国,尽管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的历史比牛津大学及剑桥大学要短,但从建立之初起,它便凭借浓厚的皇家背景和雄厚的经费实力很快跻身世界顶级名校之列。帝国理工于1907年由维多利亚女王和阿尔伯特亲王在1845年建立的皇家科学学院(Royal College of Science)、帝国研究院(The Imperial Institute)、皇家矿业学院(Royal school of mines)和伦敦城市与行会学院(City and Guilds of London Institute)合并组成,尽管这三所学院仍然在宪制上保留着自己的实体,帝国学院在1907年七月获得了皇家特许状,成为一所具备完全自主权和独立大学地位的高教研究机构,伦敦帝国学院以认可机构的身份加入伦敦大学联邦。
随后,圣玛丽医院医学院(1988),国家心脏和肺学会(1995),查令十字和西敏寺学校(Charing Cross and Westminster schools,1997)先后并入帝国理工,组成医学院,作为帝国学院的第四个宪制学院。1997年,帝国理工医学院兼并了皇家研究生医学院,皇家妇产科学会,2000年又兼并了肯尼迪风湿病学学会。
同样是2000年,帝国理工又兼并了并不是十分知名的崴学院(Wye College)作为它的一个分校区,主要研究环境科学。人们认为帝国学院的目的主要是获得崴学院所拥有的大量土地,帝国学院于2005年12月6日宣布崴校区吸引了10亿英镑的投资,将被建成一个世界级能容纳12500人的生物燃料研究中心。
2002年,维持了几十年的宪制学院系统被废除,而采用了新的院系制度。
2002年,帝国理工和伦敦大学学院商讨合并,但在伦敦大学学院员工及学生反对下,计划于一个月后中止了。
2005年底,学院宣布将合并物理科学院(Faculty of Physical Sciences)和生命科学院(Faculty of Life Sciences)组成新的自然科学院(Faculty of Natural Sciences)。
2005年12月9日,学院宣布脱离伦敦大学联邦的计划,并正式开始与伦敦大学磋商相关事宜,并于2007年(该学院成立100周年之际)正式退出。
2011 年 4 月,帝国理工学院和伦敦国王学院作为合作伙伴加入了英国医学研究与创新中心,为该项目各承诺了 4000 万英镑。该中心后来更名为法兰西斯·克里克研究所,并于 2016 年 11 月 9 日开放。它是欧洲最大的单一生物医学实验室。随着创新中心的启动,学院于 2016 年开始迁入新的白城校区。随后,伦敦市长Sadiq Khan于 2019年正式宣布开设了化学系分子科学研究中心。
校园和校区
编辑帝国理工是一个开放式的大学,由众多分散的校区组成,但大部分院系还是在南肯辛顿校区,位于伦敦海德公园南边和皇家阿尔伯特音乐厅旁,在伦敦的西敏市和肯辛顿和切尔西区交界处,一个学术机构密集的区域。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伦敦科学博物馆,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皇家艺术学院,皇家音乐学院以及皇家地理学会都在附近。还有两个较大的校区并不在伦敦,分别是伯克郡的丝木园校区在和在伦敦东部60英里的崴校区(Wye Campus)。
南肯辛顿校区中央的女王塔,是校园里的标志性建筑。塔高287英尺(87米),是从前帝国研究院(Imperial Institute)唯一保留下来的建筑物。它原来是一座大楼的一部分,塔内还有以前设置水缸的大堂。在1960年代,帝国研究院拆卸,帝国学院在研究院的原址扩建。1966至1968年,塔进行改建,成为一座独立的建筑物。塔里面悬挂着10口大钟,是1982年来自澳大利亚的礼物,以英国王室成员的名字命名。每有重要的王室成员生日或其他王室纪念日,大钟都会在下午打响。
所有的院系都有自己的图书馆,学院在南肯辛顿校区还有一个中心图书馆,其中包含了科学博物馆的图书馆,面向登记的公众开放。中心图书馆,每天24小时开放。
2000年,校友加里·田中捐赠两千七百万英镑帮助建立了一幢新的商学院大楼,被命名为田中商学院(Tanaka Business School),2008年更名为帝国商学院(Imperial College Business School)。
排名声誉
编辑全球名次 | |
---|---|
ARWU主排名[11] | 23 |
QS主排名[12] | 2 |
泰晤士主排名[13] | 8 |
美国新闻全球版[14] | 12 |
国内名次 | |
ARWU主排名[11] | 4 |
QS主排名[12] | 1 |
泰晤士主排名[13] | 3 |
美国新闻全球版[14] | 3 |
完全指南[15] | 5 |
卫报 [16] | 5 |
星期日泰晤士报[17] | 5 |
院系设置
编辑- 航空航天系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生物工程系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土木与环境工程系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化学工程系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计算机系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Dyson设计工程学校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地球科学和工程学系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电气与电子工程系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材料科学和工程系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机械工程系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临床科学学会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医学系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国家心脏和肺学会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公共卫生系(学院)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外科与肿瘤学系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李光前医学院伦敦办事处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帝国学院学术健康科研中心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帝国学院国家卫生服务信托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化学系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生命科学系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数学系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物理系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环境政策中心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其他学术单位
编辑校友
编辑- 翁文波:中国地球物理学主要奠基人。
- 高锟爵士,大紫荆勋贤,KBE:光纤之父,前香港中文大学校长,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英国皇家工程科学院院士。
- 黄纬禄: 两弹一星元勋,自动控制和导弹技术专家, 中国导弹与航天技术的主要开拓者之一,与钱学森、屠守锷、任新民、梁守槃等共5位专家获“中国航天事业五十年最高荣誉奖”。
- 王大珩:两弹一星元勋,光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 姚桐斌:两弹一星元勋,导弹和航天材料与工艺技术专家,中国导弹与航天材料、工艺技术研究所的主要创建者、领导者。
- 沈元: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空气动力学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创建人之一。
- 陈吉宁:中国环境科学家、政治人物,现任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曾任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部长、党组书记,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
- 李天庆:前澳门大学校长。
- 王钦敏: 现任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主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副主席。
- 矫勇: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
- 张维: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 谭铁牛:中国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和模式识别专家,政治人物,中国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工程院外籍院士,现任南京大学党委书记。历任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自动化所所长、中科院副秘书长、中科院副院长、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副主任。
- 杨文采: 地球物理学家,中国大陆科学钻探主要参与者, 中国科学院院士。
- 黄玉珊:航空教育家和结构分析专家。
- 涂长望:气象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 温诗铸:机械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 赵天从:冶金学家,中国现代锑冶金事业的开拓者。撰写了《锑》和《锑冶金》等名著。
- 梁百先: 空间物理学家, 中国电离层电波传播与空间物理研究领域开拓者与奠基人之一。其著作有:《电学》、《电磁学》等。
- 邵象华: 金属学家和冶金工程师,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 林超英,SBS:香港天文台前台长,皇家气象学会荣誉会士,特许气象学家,气象物理学硕士
- 王文洋:宏仁集团(Grace T.H.W Group)总裁。
- 王泉仁:王文洋长子,泉创生医首席执行官。
- 雷颂德:香港著名流行曲创作人。
- 张介英 - 台湾年代新闻台与东风卫视主播,畅销作家,TOEIC满分与IELTS纪录保持人。
- 宣萱:香港著名电视女艺人。
- 郭子豪:香港著名电视男艺人。
- 李治廷:香港男歌手,演员。
- 郭炳湘,郭炳江兄弟:香港著名商人,财富仅次于李嘉诚。
- 吕谭平:中国联想Lenovo香港总经理,联想创建人之一。
- HOPKINS, Sir Frederick Gowland: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
- 拉吉夫·甘地:印度总理
- 祖基菲里阿末:前马来西亚卫生部长。
- T·H·赫胥黎:科学家和作家。
- Branislav Ivkovic:政治家。
- 布赖恩·梅(Brian May):王后乐团(Queen)成员。
- W. H. Perkin:苯胺染料的发现者。
- Trevor Phillips:记者和政治家。
- 西蒙·辛格(Simon Singh):大众科学作家。
- 赫伯特·乔治·威尔斯(H. G. Wells):科幻作家。
- 黄士修:台湾核能流言终结者创办人与以核养绿公投领衔人
教职员
编辑诺贝尔奖得主
编辑- 诺贝尔物理学奖
- 1937年 THOMSON, Sir George Paget
- 1948年 BLACKETT, Lord Patrick Maynard Stuart
- 1971年 GABOR, Dennis
- 1979年 SALAM, Abdus
- 诺贝尔化学奖
- 1937年 HAWORTH, Sir Walter Norman
- 1956年 HINSHELWOOD, Sir Cyril Norman
- 1967年 PORTER, Sir George
- 1969年 BARTON, Sir Derek
- 1973年 WILKINSON, Sir Geoffrey
-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 1929年 HOPKINS, Sir Frederick Gowland
- 1945年 FLEMING, Sir Alexander(青霉素的发现者之一)
- 1945年 CHAIN, Sir Ernst Boris
- 1963年 HUXLEY, Sir Andrew Fielding
- 1972年 PORTER, Rodney Robert
费尔兹奖得主
编辑- 1958年 ROTH, Klaus
- 1986年 西蒙·唐纳森(现任教员)
资料来源
编辑- ^ The College crest. Imperial College London. [5 June 2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7).
- ^ 2.0 2.1 PJGILL. Charitable status. [2014-09-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9-21) (英语).
- ^ 3.0 3.1 Annual Report and Accounts 2013–14 (PDF). Imperial College London(伦敦帝国学院). [2015-01-01].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4-12-31) (英语).
- ^ 'Imperial welcomes its new President'. Imperial College London(伦敦帝国学院). [2022-08-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08) (英语).
- ^ 5.0 5.1 5.2 Where do HE students study?. Higher Education Statistics Agency. [1 March 2020].
- ^ University of London: Imperial College Leaves University of London. London.ac.uk. [2011-06-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22) (英语).
- ^ University guide 2015: Imperial College London. the Guardian. [2014-09-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13) (英语).
- ^ 帝国理工学院 校区与地图信息. [2023-03-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07).
- ^ 'Golden triangle' to win funding riches. Times Higher Education(《泰晤士高等教育》). 11-02-2010 [02-09-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2-02) (英语).
- ^ Frean, Alexandra. Imperial College ditches A levels and sets its own entrance exam. The Times (London). 04-06-2008 [11-01-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7-16).
- ^ 11.0 11.1 11.2 2023 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 Shanghai Ranking Consultancy. 2023 [2023-09-11].
- ^ 12.0 12.1 12.2 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2025. Quacquarelli Symonds Limited. 2024 [2024-06-27].
- ^ 13.0 13.1 13.2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2024. Times Higher Education. 2024 [2024-06-27].
- ^ 14.0 14.1 14.2 2024-2025 Best Global Universities Rankings. US. News and World Report. 2023 [2024-06-27].
- ^ Complete University Guide 2024. The Complete University Guide. 2023-06-07.
- ^ Guardian University Guide 2024. The Guardian. 2023-09-09.
- ^ Good University Guide 2023. The Times. 2022-09-17.
附注
编辑- ^ 因涉及殖民主义,2020年6月5日起从徽章中移除,但是帝国理工其实没有权力更改校徽,只有英王才有权更改,因此帝国理工只是尽量不在使用旧校徽[1]。
- ^ 每个大学对计算这个数字都有着不同的原则,比如有些大学并不计算那些在得奖后才到有关院校的人士,而有些大学则仍将其计算在内;有些亦不计算在校任教不足1年的教职员,但其他的却仍视其为与该校有联系的得奖主。这里显示的数字为在统一采用了最广阔的算法后所得出的结果。详细人物列表请见各大学诺贝尔奖得主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