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世臣(1775年—1855年),字慎伯,晚号倦翁安徽泾县人,清朝书法家,此外,他也创作过《说储》等作品讨论当时的农业经济[1]

清代学者像传》之包世臣像
包世臣76岁时所写的草书录书谱轴,故宫博物院

生平

编辑

包世臣自幼家贫,但勤于词章,并喜谈国事。其父是乡村塾师,他曾和父亲一起在家里种菜为生。嘉庆十三年(1808年)中举,十三次会试均落第,直到晚年才被举荐为江西新喻县县令[1]

书法

编辑

他一生贫困,但“他业屡迁,唯好书数十年不改”[2]。其子包诚说他:“中年学书,由欧、颜入手,转及苏、董,后肆力北碑,晚习二王,遂成绝业。”[3]

他5岁开始学习“应试书”(馆阁体),书体学自赵孟𫖯,但因为家贫没有藏帖,写得并不好,直到20岁才有一点成就,他自述:[3]

到25岁时,他请教同乡翟同甫,后者以苏轼《西湖诗帖》举例,说“学此以肥为主,肥易掩丑也”,因此笔法转而变肥,这影响了他后来一生的书法。[3]

包世臣正式学习书法始于26岁:“余年廿六而后学,四十而后知”。26岁时,他开始学习王羲之,曾临摹《兰亭序》数十遍,曾说:“于中吾尤爱,神龙《兰亭》本。《画赞》亦超然,俗刻皆奴算。日仿此二刻,抢锋出趯管。”[3]

1802年,他结识钱鲁斯邓石如,并成为邓石如的弟子。30岁时,他学习了欧阳询颜真卿虞世南《孔子庙堂碑》和《淳化阁帖》。到41岁,又开始注重执笔和运笔。[3]

40岁后,其书法以北碑为基调,认为草书也应当具有“篆分遗意”。45岁时他客居济南,得到很多块北朝碑版。后来更根据北碑对二王进行了自己的解读。[3][4]

道光二十二年(1842)六月二日,包世臣回南京定居于鸡笼山筹市口,绝意仕途,卖字为生。但晚年视力衰退严重,严重影响了他的创作。77岁时他在《论书十二绝句四屏条》中说:“已目昏日甚,不得已夹一目为之。点画间有遗落及笔到而墨不到之处,不复可以言书”。[3]

理论

编辑

他推崇北碑,曾说:“古人论真行书,率以不失篆分遗意为上,后人求其说不得,至以直点斜拂形似者当之,是古碑断坏、汇帖障目、笔法之不传久矣”。对此,在其书法著作《艺舟双楫》中,他提出了“中实气满”、“以碑补贴”等理论。[2]

包世臣思想,反对脱离民事,文章也大都关切时务政事。他反对传统“重农抑商”政策,以“好言利”自许,提出“本末皆富”为“千古治法之宗”、“子孙万世之计”;他又提出“生齿日繁,地之所产,不敷口食”的“人多致贫”论。他坚持经世致用之学,对鸦片战争前后的社会和经济问题,作了较为广泛的探讨,主张具有进步意义的社会改革,在当时社会上有一定影响。

评价

编辑

包世臣自认为是“右军后一人”,但实际上很多人认为他所学不精,王潜刚说:“慎伯生平谈北碑,然所习者《郑文公》、《云峰山》柔婉一派,于《牛橛》、《杨大眼》、《嵩高灵庙》、《吊比干文》等碑绝不关涉,殆自知腕力弱,不宜学雄强之书耶”、“慎伯真书虽以北碑为号,实则见邓山人学《述圣颂》而亦学吕向书,直袭其貌。《艺舟双楫·论书》亦未言及此碑。”何绍基也说:“包慎翁之写北碑,盖先于我二十年,功力既深,书名甚重于江南,从学者相矜以包派。余以横平竖直四字绳之,知其于北碑未为得髓也。”[3]

著作

编辑

‘安呉四种’(道光24年初刊):《中衢一勺》、《艺舟双楫》、《管情三义》、《齐民四术》。

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 1.1 魏文享 林美云:包世臣与19世纪早期中国的农业改革. 爱思想. [2023-0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04). 
  2. ^ 2.0 2.1 包世臣《艺舟双楫》书法理论的思想内核. 北京大学书法艺术研究所. 2019-01-20 [2023-0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04). 
  3. ^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金丹.包世臣书法分期及其风格述评[J].书画世界,2008(05):4-18.
  4. ^ 李旺.碑帖情结的交融与冲突——论包世臣的草书观[J].大学书法,2022(03):131-137.

延伸阅读

编辑

[]

 维基文库阅读此作者作品 维基共享资源阅览影像
 清史稿/卷486》,出自赵尔巽清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