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氏节孝坊
周氏节孝坊,位在台湾台北市北投区,为台北市仅存的三座清治时期牌坊之一,列为直辖市古迹。
周氏节孝坊 | |
---|---|
位置 | 台北市北投区丰年路一段36号 |
坐标 | 25°08′03″N 121°29′51″E / 25.134058°N 121.4976°E |
建成时间 | 咸丰十一年(1861年) |
官方名称 | 周氏节孝坊 |
类型 | 登录等级:直辖市定古迹 登录种类:牌坊 |
评定时间 | 1985年8月19日 |
详细登录资料 | |
事迹
编辑依《陈江家谱》记载,周绢生于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三月二十日辰时,淡水油车口人,卒于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闰五月十二日戌时。
周绢早年嫁到经营陈柏记商行的台北府淡水厅芝兰二堡北投顶庄陈家,丈夫陈玉麟小她两岁。二十七岁时丈夫去世,她事奉翁姑,抚育幼子,为邻里传颂,守寡卅二年后去世。[1]
纪念
编辑周绢孙子陈文华,为祖母请建造牌坊[1]。由闽浙总督刘韵珂旌表后,于咸丰十一年(1861年)建造,成为当地丰年路旧名“孝坊”的由来[2]。今址在大同里丰年路一段36号门口[1]、北投代天府旁[2]。
修复
编辑光绪年间北台湾发生大地震,石坊二层以上全部倒塌,圣旨牌和檐顶掉落。战后时期,牌坊横跨在阴暗狭窄的丰年路上,仅余一车身宽度,大型车辆穿梭其间,易遭破坏。[2]
1985年,内政部核列为三级古迹之后,古迹学者即积极寻求散落的石担和圣旨石牌,以进行维修整建[3]。1991年6月28日,台北市民政局决议拨下两百一十万元经费就地整建,抢救台北市仅存的三座牌坊中损坏最严重这座[2]。学者杨仁江由附近后代家中起出失散数十年的碑坊横担后,开始修复,于1993年4月修复完工,特别以两座小石柱固于牌坊前,以阻汽车进出[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