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园尖山遗址

大园尖山遗址位于桃园市大园区大园国小校内,文化类型属新石器时代圆山文化晚期,此遗址被内政部文化资产评鉴等级高达三点五,是桃园市唯一正式发掘的遗址。中央研究院历史与语言研究所考古学门召集人刘益昌指出,台湾最具考古价值的“凤鼻头遗址”评鉴等级不过三点七五,而尖山遗址评鉴达到三点五,事实上已等于国家一级古迹。出土遗物发现有“陶片”、“陶瓮”、“石刀”,及捕鱼用固定渔网的“网坠”等遗迹,其文化内涵包括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圆山文化植物园文化,以及零星的新石器时代中期的讯塘埔文化。如今大园尖山遗址部分已在现代建筑底下,难以继续挖掘;且范围最远广及桃园机场停车场。

大园尖山遗址
位置中华民国桃园市大园区横峰里中正东路160号
官方名称大园尖山遗址
类型登录等级:考古遗址
详细登录资料

遗址发掘过程

编辑

最早且明确的纪录约在1943年,当时由教师徐张水流采集两件石锛,寄交予日籍考古学者国分直一研究后为人所知,经初步判定是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之遗留[1]。首次发掘则由国立台湾大学人类学系石璋如教授带领下进行考古学田野实习,同时也是该系首次的考古田野实习发掘田野。

  • 1963年,盛清沂调查,确认遗址大致仍存在
  • 1980年,黄士强教授与刘益昌教授进行调查,纪录遗址保存现况。
  • 2007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刘益昌教授调查发掘。
  • 2008年3月21日公告为县(市)定遗址。

参考文献

编辑
  1. ^ 国分直一、陈奇禄、何廷瑞、宋文薰、刘斌雄. 〈關於最近踏查之新竹縣及台北縣之海邊遺跡〉. 《台湾文化》. 1949, 5 (1): 3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