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秀俊墓十八世纪台北盆地(范围包含今板桥新庄土城永和内湖[2])开台祖林秀俊的坟墓,位于台北市内湖区林秀俊文教基金会大楼旁的草地上,占地面积871.5坪,由林秀俊文教基金会管理。[2][5]

林秀俊墓
内湖林秀俊墓
位置台北市内湖区旧宗路二段101号旁[1](民权大桥旁[2]
坐标25°04′04″N 121°34′30″E / 25.067821°N 121.574981°E / 25.067821; 121.574981
材料观音山石[1]、花砖[4]
建成时间 清朝乾隆39年(1774年)[3]
公众参观开放时间:全天
参观费用:免费(开放空间)
所有者祭祀公业林成祖[1]、林秀俊文教基金会[5]
官方名称林秀俊墓
类型登录等级:直辖市定古迹[1]
登录种类:墓葬[1]
评定时间1991年11月23日[1]
详细登录资料
林秀俊墓在台北市的位置
林秀俊墓
林秀俊墓
林秀俊墓在台北市的位置

林秀俊墓是清代的闽南墓葬,也是少数保存在都市的墓葬建筑。

于1991年内湖土地重划时预定拆除,同年11月23日登陆为台北市直辖市定古迹而得以保留,并于2002年4月26日修复遗迹。[1][2]

墓主

编辑

林秀俊(1699年-1771年)垦号:林成祖,福建漳州人,自幼聪颖、善交际,渡海来台后与原住民和朝廷的信任,任职通事五十年久,财富与权力皆为当时无出其右,推行“贌垦”进行开垦,并主导大安圳[6]永丰圳[7]等水利工程。[4][8]

墓葬

编辑

林秀俊卒于1771年5月14日,葬于内湖新里族粉寮。[9]林秀俊生前认为此地风水极佳,原有意在此地盖房子定居,因此子孙便将林秀俊葬于此地。墓园于林秀俊死后三年(1774年)完工,墓园坐东朝西偏南28.5度。[4]

结构

编辑

林秀俊墓为传统闽南式墓地[1],为台北盆地少数保存完整的清代大墓[1]

以墓碑中心为分金线,左右对呈,由内而外分别是墓领巾、墓规、墓冠、墓冠柱、墓肩、供桌、螺鼓柱、内墓埕(印斗柱)、中墓埕(木笔柱、南瓜柱)、外墓埕(石狮柱、避邪金枪、避邪金刚锤)[4]。墓埕共分三层,外墓埕呈半圆形,各墓埕皆为“肚大口小”整体呈现“葫芦型”[4]

墓埕外为接有曲手(墓手)环绕,曲手上方镶有南洋进口的花纹磁砖[10],而在其第一曲手上安置有砂岩材质的石狮;第二曲手石柱安置著石笔,两柱上皆有墓联[11]

墓冠浮刻双龙戏珠纹饰[12],是日治时期昭和三年(1928年),管理人林庆仲与董事相议重修时所添加的作品[2]

构建 材质[4] 说明[4] 图片
墓碑 观音山石 碑文为阴刻,参考右图  
墓冠柱 观音山石 阳刻浮雕,雕有“牡丹桂花荷花花瓶如意”纹  
墓冠 观音山石 浮雕“螭形双龙戏珠”瑞兽一对与“海波浪”
墓肩墙 多种材质 内侧砌红砖墙构成,并贴上立体水果花砖  
墓领巾、枕头、螺鼓、南瓜柱 洗石子 洗石子  
印斗柱 黑色观音山安山岩 阳刻花鸟一对与阴刻墓联(见下题诗一节)  
木笔柱 灰黑色观音山安山岩 阳刻花鸟一对与阴刻墓联(见下题诗一节)  
石狮柱 观音山安山岩 阳刻花鸟与阴刻墓联(见下题诗一节)  
避邪金枪 洗石子砖柱 外型为立体四方锥形  
避邪金刚锤 洗石子砖柱加贴紫苏花砖 外型为十四面立方体,相传为李元霸的武器。  

墓联与题联

编辑
碑文(墓碑尺寸65×143×10公分[13][4]

承重孙登墀
海筹仝孙
杖期孙彤云

登贵

菼曾孙
天骥
宪章诰立
绍丕

显考秀俊林君墓
乾隆甲午
 
阳月
 

林秀俊墓共有三篇对联,皆为阴刻楷书[11]

墓联 位置[5] 备注[5]
窀穸安先求

欲计儿孙福

内墓埕印斗柱 描述先祖安稳、庇佑儿孙
文光射斗牛

浩气凌霄汉

一曲手木笔柱 勉励后人浩然正气
堂内山局水

案外万廷山

二曲手石狮柱 描述此墓风水与形势

风水

编辑

墓园格局由传统风水构建[1],正后方为公馆山、白鹭山,左后方有基隆河由内湖环绕至南港,这符合风水中的“背山面水”,而二曲手的题诗印证此区写照。[4][11]

林秀俊第十九后裔暨墓园管理员林俊宏表示此墓属于“螃蟹穴”[5],因为内墓埕呈八角螃蟹型、外墓埕终年潮湿,时有气泡如同螃蟹。[4]

福神

编辑
 
林秀俊墓福神

位于墓园右前方45度角有一座福神(后土石碑),石碑两侧墓肩、墓手均为红砖砌成,不同于主墓的是雕刻书法使用行书,与主墓的楷书雕刻不同。[13][4]

保护

编辑

林秀俊家族原本拥有附近3千多坪的土地[14],现今只留下林秀俊墓园[15],因1985年台北内湖六期市地重划区规划,林秀俊墓有被破坏的风险,林秀俊家族后人遂将林秀俊墓提报文化资产,1991年内政部公告林秀俊墓为第三级古迹,方得受到文化资产保存法保护,避免城市规划破坏古迹。林秀俊墓因年久失修,在2000年因遭遇台风导致墓葬有毁损、土壤流失等情况,因此台北市文化局主导“林秀俊墓古迹调查研究及修复计划”进行保护加强结构。[4]林秀俊墓是少数保存在都市的墓葬建筑。[14]

资料来源

编辑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林秀俊墓. 文化部文化资产局.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09). 
  2. ^ 2.0 2.1 2.2 2.3 2.4 陈仕贤. 《台灣的古墓》. 台北县新店市: 远足文化. 2007-10: 49、50页. ISBN 978-986-6731-01-3. 
  3. ^ 林秀俊墓. 文化部iCulture. [2018-09-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09) (中文(台湾)). 
  4. ^ 4.00 4.01 4.02 4.03 4.04 4.05 4.06 4.07 4.08 4.09 4.10 4.11 翁清源. 臺北市第三級古蹟: 林秀俊墓古蹟調查研究及修復計劃. 祭祀公业林成祖,林秀俊,林三合,林海筹,林春记等五公业管理委员. 2001-05 [2018-07-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09) (中文). 
  5. ^ 5.0 5.1 5.2 5.3 5.4 林洧桢. 獨家揭開內湖地王家族神祕面紗坐擁全台最貴、十三億墓園 林豐正是後代子孫 -. 财讯双周刊. 2014-12-03 [2018-07-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09) (英语). 
  6. ^ 《淡水廳志》水利篇. 大安陂圳…圳长三里余,一带旱溪植树。顾圳业户林成祖等鸠佃所置。 
  7. ^ 《淡水廳志》水利篇. 永丰陂圳…圳长五里余。业户林成祖等鸠佃所置。 
  8. ^ 蔡金鼎. 跟著嘉慶君走趟奇幻之旅 愛上大安海口味 (PDF). 台中好生活. 2017, (26): 40 [2018-09-11]. ISSN 2410-5368.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8-09-11). 
  9. ^ 內湖區志. 台北市内湖区公所. 2018-04-12 [2018-07-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09) (中文(台湾)). 
  10. ^ 邓慧纯. 花磚與紅磚的呢喃. 台湾光华杂志 Taiwan Panorama. 2017-12 [2018-07-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09) (中文(台湾)). 位居内湖工业区内、创建于清乾隆年间的林秀俊墓地,曾于1928年迁墓,也用上了当时最流行的花砖装饰在墓园左右的屈手上 
  11. ^ 11.0 11.1 11.2 林柏伸. 臺灣古墓對聯之調查研究. 2009 (中文). 
  12. ^ 清朝古墓 ----- 林秀俊墓. 台湾殡葬资讯网. [2018-07-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09) (中文). 
  13. ^ 13.0 13.1 林秀俊墓-林秀俊墓. 台北市内湖区公所. 2018-04-12 [2018-07-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09) (中文(台湾)). 
  14. ^ 14.0 14.1 吴御晔; 余苓瑀. 238年清朝古墓 藏北市內科園區!. ETtoday新闻云. 2016-02-11 [2018-07-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09) (中文(台湾)). 
  15. ^ 口述歷史(五).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2015. ISBN 9789860458800 (中文(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