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月刊》(英语:Science Monthly)是在台湾发行的一套介绍今日各科科学月刊。拥有五十多年历史的《科学月刊》于1970年1月1日正式出版。当时,一群留美的台湾学生,以“引介新知、启发民智”为己任,兴办这份科学杂志。

科学月刊
Science Monthly
学科科学普及
语言中文
出版信息
出版历史1970年至今
出版者
科学月刊社(台湾
发行周期月刊
标准缩写
ISO 4Sci. Mon.
索引
ISSN0250-331X
OCLC 编号4106281
链接

《科学月刊》简介

编辑

《科学月刊》(Science Monthly)由台北市科学出版事业基金会发行,是台湾通俗科学界自编的代表性刊物,由林孝信与李怡严等人于1970年1月1日创刊,迄今从未缺期,为台湾市面上发行超过五十年的屈指可数的月刊之一。其发行对象主要是高中以上的学生,内容涵括自然科学、应用科学与数学。

《科学月刊》的姊妹刊物《科技报导》(SciTech Reports),系周成功于1981年10月创办,每月15日发刊,内容以报导与评论为主,免费赠送台湾科学技术界从业人员。初期设定的尺寸为26 X 37.5公分,后于2020年1月号起改为21 X 28公分。

科学月刊社于1971迄1974年间,由台北市科学出版基金会科学图书社出版《科学选粹》系列图书二十一种;于1984迄1986年间,由台北市科学出版基金会出版部出版《科学月刊丛书》九种,于1985及1986年复出版《现代生物》各一种;于1985迄1986年间,与正中书局合作出版《学生科学丛书》六十种;于1999年与天下远见出版合作出版《诺贝尔的荣耀》一套三册,2005年补正再版;自2011年起,与台湾商务印书馆合作出版《商务科普馆》系列丛书;于2016年与八旗文化合作出版《诺贝尔奖2005-2015》一套三册。

《科学月刊》历年获得的重要荣誉与奖励列如下表:

年份 奖励单位 获奖名称
1976 行政院新闻局 第一届金鼎奖──优良杂志奖
1984 行政院新闻局 第九届金鼎奖──科学技术类优良杂志奖
1986 行政院新闻局 第十一届金鼎奖──科学技术类优良杂志奖
1981〜1988 教育部 奖励自然及应用科学类学术性刊物
1990 行政院新闻局 第十五届金鼎奖──科学技术类杂志出版奖
1990 教育部 奖励期刊丙类(增进一般大众知识之通俗性刊物)
1991〜1996 教育部 优良期刊奖(增进一般大众知识之通俗性刊物)
2007 行政院新闻局 金鼎三十“老字号金招牌”资优出版事业特别奖
2013 世界华人科普作家协会 第一届世界华人科普奖──科普期刊类金奖
2020 行政院文化部 第四十四届金鼎奖──杂志类学习类奖

《科学月刊》的创办

编辑

《科学月刊》的前身是《新生报.中学生科学周刊》,于1965年5月2日创刊,由当时国立台湾大学物理学系三年级学生林孝信发起,邀集理学院同学共同参与。起初林孝信是社长,他毕业服役后,由物理学系低一届的林英琛接棒。下设编辑委员会,由数学系的同学王凯施光彦及化学糸同学刘兴后负责找稿、审稿等工作。当时新生报有加印单页,免费送给台北市的一些高中。作者以台大为主,也有一些其他学校的,包括国立台湾师范大学理学院的同学们供稿,延续到1967年2月27日为止,共出刊八十三期。

1969年的2月,林孝信当时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当第二年的研究生,有感于台湾科学教育落后而留学生思想分歧,与曹亮吉李怡严、赖昭正、刘源俊及散于各地的同学、友人商议后,决定发起结合留学生共同为台湾出版《科学月刊》。1969年3月发出《科学月刊简报》第一期,发起信由李怡严、吴力弓、林孝信、刘源俊、洪秀雄、徐均琴、陈宏光、赖昭正、曹亮吉、许景盛、劳国辉十一人具名。

1969年5月发出的第二期《简报》决定各分组负责人及各地区联络人,请王渝当修辞编辑,又决定先出第零期试印本──稿件在芝加哥收集后,由李怡严及杨国枢在台湾负责出版。1969年9月15日第零期出版(列有共同发起人国内外共一百零四人),受到各界好评,于是美国与台湾两方面分头紧锣密鼓筹备创刊事宜。1970年1月1日,《科学月刊》在台北市创刊。其后,每期稿件由芝加哥联络中心汇集整理,寄到台北。在台湾的印行工作主要由李怡严、宓世森、石资民、石育民等人负责。

为讨论出版《科学月刊》出版事宜,除每星期从芝加哥联络中心发出一份《科学月刊工作通报》外,自1970年4月17日起,每月月中的那一期《工作通报》订为“讨论号”,由各地联络员轮流主办。于是,《科学月刊》在美国各地建立了一个广大的联络网。

1970年底,美国留学生界发生保卫钓鱼台运动,许多留学生积极参与,于是《科学月刊》的联络网松散,国内外的联络也中断。面临这一危机,所幸当时在李怡严担纲,张昭鼎、黄仲嘉、杨觉民、陈国成、石育民、石资民、刘凯申、宓世森、陈赞煌、王亢沛刘广定、徐道宁、胡芷江诸人的协助下,《科学月刊》的重心成功从美国移到了台湾,其间约有半年的过渡期。这时,台北市科学出版事业基金会也已成立,成为《科学月刊》的后盾。

《科学月刊》的经营

编辑

《科学月刊》创刊时向行政院新闻局登记为杂志社,自1970年12月台北市科学出版事业基金会成立后隶属于该基金会。基金会成立之初置董事十一人,后减为九人,定期改选三分之一;负责重大决策,通过预决算及聘免重要负责人。社长(理事长)召集社务委员会(理事会)会议,对外代表科学月刊社,并负责经营及社内人事;总编辑组成编辑委员会,负责《科学月刊》与《科技报导》两刊物之内容及编辑。

科学月刊社是一群热心科学教育的知识分子组成,共同为理想奋斗,“没有老板”是其特色。成员来自各方,集思广益;各人量力而为,前仆后继。只有意见与贡献,没有争权与营利。

《科学月刊》创刊之初定价低廉,强调靠募款支持,后来数度遭遇经营危机;幸赖共同努力,克服艰困,终于在1990年代起站稳脚步。1970年创刊时社址暂寄于台北市光复南路巷内宓世森宅,后沿光复南路两度迁移;1973年初迁至八德路一段工专书局后间,又在附近数经搬迁。1977年2月张昭鼎提供云和街四楼公寓自宅作社址;1982年董事会决定以正中书局出版《学生科学丛书》稿费购置罗斯福路四段十一楼房舍,10月迁入新址。1987年3月社址复迁至董事何寿川免费提供的重庆南路二段十楼部分房舍(后又迁至九楼),原址出租。1990年11月迁回罗斯福路四段十一楼,直至2018年出售。并于2018年6月搬迁至罗斯福路三段七十七号七楼迄今。

基金会历任董事长的名单列如下表:

姓名 在任期间 姓名 在任期间
李怡严 1970〜1972 刘源俊 1999〜2002
张昭鼎 1973〜1993 周延鑫 2002〜2006
王亢沛 1993〜1995 刘源俊 2006〜
刘广定 1996〜1999 (秘书:宓世森,1984〜2012)

科学月刊社历年的负责人名单列如下表(1970年4月之后为社长/副社长,1995年8月之后为理事长/副理事长):

姓名 在任期间 姓名 在任期间 姓名 在任期间
李怡严 1969〜1970 刘源俊 1987〜1988 曾耀寰 2015〜
刘凯申 1970 张昭鼎/刘源俊 1989〜1990
宓世森 1971 张昭鼎/周成功 毛玉麟 1990〜1991
王重宗 1971〜1972 张昭鼎/姜善鑫 袁家元 1991〜1993
石资民 1973〜1975 刘源俊/姜善鑫 魏哲和 1993〜1994
刘源俊 1976〜1978 刘源俊/周延鑫 曾宪政 1994〜1995
卢志远 1978〜1982 刘源俊/周成功 1995〜1997
周成功 1982〜1983 周延鑫/程树德 1997〜1999
曹亮吉 1983〜1984 罗时成 1999〜2002
周成功 1984〜1985 洪裕宏 2002〜2003
刘源俊 1985〜1986 林基兴 2004〜2012
曹亮吉 1986〜1987 程一骏 2012〜2015

《科学月刊》历任总编辑/副总编辑名单列如下表:

姓名 在任期间 姓名 在任期间 姓名 在任期间
林孝信 1969〜1971 江晃荣/谢瀛春 1984〜1985 蔡孟利/黄向文 2015.09〜2016.02
石育民 1971 谢瀛春 1985〜1988 蔡孟利/黄向文、李志昌 2016.03〜2016.06
黄仲嘉/王亢沛 1971〜1972 刘源俊/江才健 1988〜1989 蔡孟利/李志昌、林宫玄、林翰佐 2016.07〜2016.08
王亢沛 1972〜1973 刘康克 1989〜1990 蔡孟利/林宫玄、林翰佐 2016.09〜2017.03
刘源俊 1973〜1974 姜善鑫 1990〜1993 蔡孟利/林宫玄、林翰佐、张敏娟 2017.04〜2017.05
刘源俊/张之杰 1974〜1976 郭中一 1993〜1997 林翰佐/林宫玄、张敏娟 2017.06〜2018.04
(轮值)/张之杰 1976〜1977 张之杰(代理) 1997〜1997.10 林翰佐/林宫玄、张敏娟、赵轩翎 2018.05〜2018.06
(轮值)/谢瀛春

赖昭正/谢瀛春
1976〜1978

1977.08-1977.09
罗时成 1997.11〜1999 林翰佐/陈妙娴、蔡政修、赵轩翎 2018.07~2019.07
谢瀛春 1978 程树德 1999〜2002 林翰佐/蔡政修、赵轩翎 2019.08~
刘源俊 1978 张之杰/曾耀寰 2002〜2004
任秀姗 1978〜1979 林基兴/曾耀寰 2004〜2011
刘源俊 1979 王文竹/曾耀寰 2011〜2013
曾惠中 1979〜1984 曾耀寰/蔡孟利 2013〜2014
江晃荣 1984 曾耀寰/蔡孟利、黄向文 2014〜2015.08

《科学月刊》编辑委员名单列如下表:

在任期间 名单
2016~ 王文竹、王伯昌、曲建仲、江建勋、李志昌、李武炎、周鉴恒、林秀玉、林基兴、邱韵如、金升光、门立中、纪延平、范贤娟、倪简白、高宪章、张大钊、陈妙娴、陈彦荣、陈镇东、黄正球、黄向文、单维彰、景鸿鑫、曾耀寰、程一骏、程树德、杨正泽、叶李华、叶伟文、廖达珊、管永恕、刘宗平、郑宇君、郑运鸿、韩德生、苏逸平、蔡孟利、严如玉
2021年1月~ 王文竹、王伯昌、曲建仲、江建勋、李武炎、李志昌、李精益、阮明淑、周鉴恒、林秀玉、林宫玄、邱韵如、金升光、金必耀、门立中、纪延平、范贤娟、倪简白、高启明、高宪章、张大钊、张敏娟、陈彦荣、陈镇东、单维彰、景鸿鑫、曾耀寰、程一骏、程树德、黄正球、黄相辅、杨正泽、叶李华、廖达珊、廖英凯、管永恕、刘宗平、蔡兆阳、蔡孟利、蔡振家、郑宇君、郑运鸿、韩德生、严如玉、严宏洋、苏逸平

调查台大学术造假风波

编辑

2016年台大有11篇论文在匿名科学论文网站PubPeer被人质疑造假,科学月刊开始进行长期的追踪报导[1]

《科学月刊》的形式与内容

编辑

《科学月刊》1970年创刊时内文的形式是十六开版模造纸套色72页,后来考虑成本改为不套色,1981年增为80页,1991年放大字体并调整版面,1995年再扩为88页又改变字体与版面,1997年1月加大为菊八开版,2003年又恢复80页,2004年10月改用雪面铜板纸。遇特殊情况时增页或加彩色页。

1970年创刊时用活字排版印刷,后来为节省开支改为打字机排版平版印刷,1989年起改为用台式电脑排版平版印刷(1989年用PC排版,1995年改用Mac,2013年起复改用PC)。

早期数学、物理、化学方面的内容较重,后来生命科学、地球科学、环境科学、工程科学的内容逐渐增多,并加强本土题材及本土科学研究的报导。到前二十年后期,已树立“植根本土、放眼国际”的风格。早期许多文章是翻译的,1990年代起,几乎都改为作者自撰。

至于专栏的演变,创刊初期的专栏有“教学心得”、“门外汉”、“读者信箱”、“书评”、“人物传记”、“益智益囊集”等;后来有“昨天、今天、明天”、“科学走廊”。1974年起有“评论”、“封面故事”、“一月纪闻”,延续迄今。曾有过的专栏有:“科学新粹”、“大家谈科学”、“实验以验实”、“科技与文明”、“通思集”、“面线的世界”、“科学教室”、“科学小品”等等。近年则有:“纸上专讨会”、“数‧生活与学习”、“昆虫与人”、“咱的海”、“中研院点将录”、“科学大观园”、“高中生了没”等等。

2013年开始有着重补充高中自然科学课程的专栏,例如“言之有物”针对物理科,“谈天说地”针对地球科学;2014年还将针对化学和生物开辟相关专栏;加上原有的“数‧生活与学习”,希能全面辅助高中自然科课程。此外,“科学教育我有话说”则针对高中课纲与教学作评论。

1983年的“科学与人文”到了1985年演变为“科学、人文与科学史”,中断若干年后,1989演变为“科学史与科学哲学”,后来又演变为“科学史话”。 1983年介绍分子生物学新知的“突破/展望”到了1986年改为“现代生物学1986”,后来每卷改用新的年份。

1972年12月号的“癌症专号”是《科学月刊》的第一个专辑。1986年11月开始,每个月都推出一个专辑。1990年开始改为每两个月推出一个专辑。近年则每期都有一专辑,并以“封面故事”方式呈现。

2015年1月号起,《科学月刊》改版为21 X 28公分,内页全彩印刷。并因应十二年国教选修课程,规划一系列高中科学专栏,包含“解.数”、“理.物”、“生.动”、“变.化”、“天.地”和“就是那道光”等六个专栏。“就是那道光”专栏于2015年12月结束。2019年1月起,专栏名称改为“数不胜数”、“格物致知”、“物换星移”、“生生不息”、“潜移默化”、“前瞻未来”。

注释

编辑
  1. ^ 杨惠君. 創刊初期警總盯哨 追台大案被「關切」《科月》總編:「這算什麼!」. 2017-02-16 [2017-02-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2). 

参考资料

编辑
  • 《科学月刊十周年纪念文集》,科学月刊社,1980.1。
  • 《科学月刊二十周年纪念文集》,科学月刊社,1990.2。
  • 《科学月刊三十周年大事记》,科学月刊社,2000.1。
  • 《科学月刊四十周年纪念文集》,科学月刊社,2010.1。
  • 《台湾科学社群40年风云──记录六、七〇年代理工知识分子与《科学月刊》》,林照真,国立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1。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