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无意识
集体无意识(德语:kollektives Unbewußtes;英语:collective unconscious[注 1])是由瑞士心理学家卡尔·古斯塔夫·荣格所提出的整体性的心理架构概念。荣格认为人可以分层三个层次,由浅到深为:意识(自我)、个人无意识(情结)和集体无意识(原型),这和西格蒙德·佛洛伊德的心理架构有所不同。
个人无意识
编辑个人无意识是心理架构的第二层,作用要比意识大。它包括一切被遗忘的记忆、知觉和被潜抑的过去,以梦境和幻觉的形式出现。荣格认为个人无意识的内容是情结。情结往往具有情绪色彩,是一缕又一缕的心理内容聚集在一起而形成的无意识丛林,如恋父情结、批评情结、权力情结等。
个人无意识是一个容器,蕴含和容纳着所有与意识的个体化机能不相一致的心灵活动和种种曾经一时是意识经验,不过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受到压抑或遭到忽视的内容,如令人痛苦的思想、悬而未决的问题、人际间冲突和道德焦虑等等。还有一些经验,它们与人们不甚相干或显得无足轻重,由于本身强度太弱,当人们经历它们时达不到意识层,或者不能留驻在意识之中,因而都被贮藏在个体的无意识里。所有这些构成了个人无意识的内容,当需要时,这些内容通常会很容易地到达意识层面。
集体无意识
编辑集体无意识是人格结构最底层的无意识。集体无意识和个人无意识的区别在于:它不是被遗忘的部分,而是我们一直都意识不到的东西。荣格曾用岛打了个比方,露出水面的那些小岛是人能感知到的意识;由于潮来潮去而显露出来的水面下的地面部分,就是个人无意识;而岛的最底层是作为基地的海床,就是我们的集体无意识。
原型
编辑原型是集体无意识中形象的总汇。荣格亦将他们称呼为显性、无意识意象、虚构或原始印象,以及一些其他的名字。但原型似乎最被接受。所谓的原型,是借由特定的方法去体验事情的天生倾向。原型本身没有自己的形式,但它表现就有如我们所见、所谓的“组织原理”。它遵循弗洛伊德理论中的直觉法则行事:首先,当一个婴儿想要吃时,他不知道他想要的东西是什么。他有着相当不明确的渴望,然而,某些特定的东西可以满足他。之后,根据经验,当一个小孩饥饿时,他渴望一些特定的东西——牛奶、饼干、烤龙虾、纽约式的披萨。原型,就像是宇宙中的黑洞:你只能借由它吸引质子和光,知道它在那里。
阿尼玛与阿尼玛斯
编辑我们人格的一部分是我们必须扮演的男性或女性角色。对绝大多数的人来说,这个角色是由他们的自然性别所决定。但是荣格同意佛洛伊德、阿尔弗雷德·阿德勒、以及其他学者的观点,认为我们生而具有双重性别。当我们以胎儿身份开始我们的生命之时,我们没有性器官的差别,仅仅逐步的受到荷尔蒙的影响,而发展成男性和女性。同样地,当我们以婴儿开始我们的世间生命之时,在外人感觉既非男性亦非女性。几乎是立即的,即当那些粉红色和蓝色赠品发生时,我们才会受到社会所带来的影响,而它将逐步将我们塑造成男人和女人。在所有社会中,对于男人和女人的期望都不同。这些期望通常根据性别所扮演不同繁殖角色来决定,但常常包含许多传统细节。在我们今日社会里,仍然残存这些传统期望。女人仍然被期望更具礼仪而少好斗;男人依旧被期许更强悍而忽视生活中的情感面。但荣格认为这些期许意味着我们只培养自己潜能的一半。
阿尼玛(anima)是男性集体无意识中的女方;阿尼玛斯(animus)是女性集体无意识中的男方。一齐来看,他们被视为相对。阿尼玛可能象征年轻女孩,非常自动自发且依靠直觉,或像女巫,或像祖母。它很可能跟极深的情绪性和她自身生命的力量有关。阿尼玛斯可能象征老智者,巫师,或者男性中的一人。它倾向于合理,通常具理性主义,甚至爱追根究底。阿尼玛或阿尼玛斯是透过你跟集体无意识沟通所得的原型,而跟它接触是重要的。它也是负责我们大部分挚爱生命的原型。如同古希腊神话所言,我们总是注视着我们另外那一半。那被神取走的那一半,就在那无数相反性别的人之中。当我们一见钟情时,我们会发现某人“充满”我们独特的阿尼玛或阿尼玛斯原型。
双性人
编辑双性人,包含男性和女性,代表对立物的结合,是荣格理论中的一个重要论点。在某些宗教艺术里,耶稣表露出一个较为女孩气(表现出部分女性集体潜意识)的男人。同样的,在中国,观音被视为是位男性菩萨,但被描写为具有女性的气质、举止,以致于他通常被认为是位具有怜悯心的女神。对立物的互相补足,是趋向完美、实现“真我”(true self)的重要途径。
最小解释与最大解释
编辑荣格对集体潜意识理论有大量不为人所理解的思想,对这些思想的最小解释认为,“简单地说,在特定物种的遗传基础上,无意识的某些结构和倾向性对我们所有人都是共同的......”。[1]因此“我们可以轻易谈论‘共同的手臂’,此意指所有人类的手臂所共同拥有的骨骼和肌肉之基本模式”。然而,其他人指出“在荣格对集体无意识的各种描述中,其基础似乎存在着一种模糊性。他有时似乎认为,对于经历某些影像的倾向可透过一些基因模型来理解”,如共同的手臂[2]。然而在最大解释中,荣格“也不遗余力地强调这些体验的神圣性,他毫无疑问被这样的想法所吸引,即原型提供了与某种神圣性或世界心灵交流的证据之想法”,也许“他作为思想家的受欢迎程度正是源于此”[3]。 玛丽-路易丝·弗兰丝认同“从历史、回归的观点来看,将集体无意识的假设与古老且无所不在的世界灵魂的思想相提并论是很顺理成章且非常诱人的。”[4]新纪元运动的作家雪莉·希利(Sherry Healy)更进一步,声称荣格本人“敢于提出人类的心智可以与被称作集体无意识的想法和动机联系起来......这是一个永远活着的无意识能量体。”[5]这就是灵魂一元论的思想。
注释
编辑- ^ 台湾旧译为:集体潜意识;新译倾向翻为:集体无意识,目前是两个都还在使用,下文采用新译
参考资料
编辑- Psychology and Religion, v.11, Collected Works of C.G. Jung, Princeton. First published as "Antwort auf Hiob", Zürich, 1952 and translated into English in 1954, in London
- Jung, C. G., (1934–1954). The Archetypes and The Collective Unconscious. (1981 2nd ed. Collected Works Vol.9 Part 1), Princeton, N.J.: Bollingen. ISBN 0-691-01833-5
- 荣格心理学原型之一,指我们用来操纵他人意见和行为的“假象”(虚假的、伪造的对外形象)。它除了能够误导他人外,也能误导我们的真实内在。
- Alternative view of the collective unconsciou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