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M-62 鼓眼鱼(英语:AGM-62 Walleye)是一种无动力滑翔炸弹,也是第一种投入实战的电视影像导引空对地武器。其能在敌方防空火力威胁范围外投射,以最小的附带损害打击目标,功用类似于更先进的联合直接攻击弹药。鼓眼鱼在正式生产初期被编号命名归类为空对地导弹并不恰当,它应该分类为航空炸弹,另一个编号命名归类不当例子是AGM-154 JSOW。现役AGM-65小牛导弹衍生自鼓眼鱼的电视影像导引原理。

AGM-62 鼓眼鱼
A-7 海盗II式攻击机挂载AGM-62 Walleye I ER
类型导引炸弹
原产地 美国
服役记录
服役期间1960年代末–1990年代末
使用方美国海军美国空军
参与战争/冲突越战
波湾战争
生产历史
生产商马丁·玛丽埃塔
基本规格

发射平台

发展历史

编辑

电视影像导引方式发源地来自加利福尼亚州海军中国湖武器测试中心(英语:Naval Ordnance Test Station,简称NOTS[1])。武器测试中心工程师诺曼·凯(Norman Kay)在1958年研发出光电映像管英语iconoscope摄影机(英语:iconoscope camera),体积和重量比当时电视摄影机大幅减少[注 1]。“鼓眼鱼”开发专案计划工程师威廉·H·伍德沃斯(William·H·Woodworth)认为可以采用类似瞄准线指令运作模式用摄影机取代人眼,让摄影机跟随目标移动,导引炸弹命中目标。戴维·李文斯顿(Dave Livingsto)、杰克·克劳佛(Jack Crawford)、乔治·路易斯(George Lewis)、赖瑞·布朗(Larry Brown)、史蒂夫·布鲁格勒(Steve Brugler)、鲍勃·山姆(Bob Sam)、康宁汉(Cunningham)和其他人加入研发计划。并迅速从海军取得资金来开发产品,为让计划顺利完成,专案成员夜以继日地工作,让海军相信这产品是值得投入金钱时间去开发。在短短四年内,采用AIM-9响尾蛇导弹部分技术和重新开发其它组件比如:研发出世界上第一台无真空管的固体电子元件电视摄影机(英语:solid-state television camera)和第一台零输入阻抗放大器(英语:zero-input-impedance amplifier)。[2][注 2]

设计

编辑

开发专案计划工程师配合Mk 80系列炸弹的尺寸规格,鼓眼鱼外型大致是四片三角翼结合三节式铝合金制圆筒,由前至后:前段内是固体电子元件电视摄影机模组,无线电数据链路模组,中段内是炸药战斗部、外有四片三角翼,后段是外有四片可动翼面、内有飞行控制模组、气流涡轮发电机( Ram Air Turbo-Generator ,简称:RATGen),四片弹翼可拆卸置于滑翔炸弹铝制储存运送箱在挂弹时才安装。弹体(中段)最大直径固定两种:0.318和0.457米,前、后段弹体直径、长度和翼展长度随模组升级版本有些许差异,但炸弹重量配合海军战机的派龙挂架(pylon)控制在1,100公斤为上限。为储存和操作安全起见不设蓄电电池组件,由炸弹尾端的气流涡轮发电机模组从战机起飞时为鼓眼鱼滑翔炸弹提供电力[注 3]

运作原理

编辑

法国SS.11反坦克导弹采用瞄准线指令导引系统,射手透过瞄准镜搜寻目标,确认后,发射导弹,观察弹尾发光管轨迹,使用摇杆控制器经电线传输指令导向目标,类似操纵遥控飞机。新开发的光电映像管摄影机就是拥有射手瞄准镜功用。

电视影像导引原理:假设目标是环形靶,靶正中央是实心红环,飞行员认定红环为目标,将摄影机瞄准线对准红环按钮锁定出现光点(瞄准点),表示锁定红环为目标。投弹后,摄影机影像传输到发射平台显示器,炸弹滑翔中若偏离往某方向,瞄准线也同步显示偏离光点,飞行控制组件会介入修正航向,让瞄准线套住光点。飞行员能在30公里甚至80公里外看显示器,手动操控修正炸弹飞向目标,提高命中率。战机在规划的航路、高度飞行,瞄准目标参考点(攻击目标附近地形、建物)释放炸弹,战机在敌防空威胁范围外盘旋,炸弹前端内电视摄影机寻标器将图像透过数据链路传输到监视器上获得攻击目标的清晰图像,飞行员对攻击目标设定一个瞄准点,让“鼓眼鱼”继续自行飞向目标,战机可以操控修正炸弹直至命中目标,让鼓眼鱼有“射后不理”作战能力。滑翔炸弹的有效射程和发射平台投射的高度有关,当战机飞行高度越高,炸弹投射后滑翔距离加大,反之则射程愈近。当云层浓密妨碍电视摄影机寻标器搜寻目标,战机需于云层下飞行或飞近目标增加被击落风险。后来采用增程型数据链路升级版组件,让飞行员在远距离或云层上释放“鼓眼鱼”后,能在炸弹滑翔飞行过程中操纵引导命中目标。[注 4]

绰号昵称与译名的由来

编辑

鼓眼鱼英语Walleye”是一种北美洲淡水鱼类,学名“Sander vitreus”,英语俗名为“Yellow Pike” 或 “Yellow Pickerel”,台湾翻译为玻璃梭鲈。Walleye有似玻璃珠般的眼睛,白天时相当显眼,夜晚有光线照射时则会像猫眼一般发亮。该武器研发初期,导引部的电视摄影机寻标器外有球状玻璃罩,望之像猫眼或鼓眼鱼眼睛,遂有此绰号。研发时期官方赋予编号为“AGM-62 Walleye ”,现有中文相关记载包括中文维基对“AGM-62 Walleye” 翻译为“AGM-62鼓眼鱼导弹”或“AGM-62角膜白斑导弹”、“AGM-62白星眼导弹”。[3][4]

首次测试和编号命名分类

编辑

1963年1月29日,飞行员Cdr. J. A. Sickel驾驶YA4B天鹰式攻击机在海军中国湖武器测试中心进行“鼓眼鱼”首次测试任务 。马丁·玛丽埃塔于1966年获得“鼓眼鱼”的生产合约,1967年开始在美国海军服役(因军种对立缘故,美国空军仅少量采用,主要使用美国空军主导发展的GBU-10 Paveway I激光导引炸弹 和GBU-8 电视影像导引弹 )。正式生产后,美国海军对无动力滑翔导引武器以新编号命名规则分类,原先编号被取消,不列在导弹编号序列中,生产型AGM-62A改为“Guided Weapon Mk 1 Mod 0”。官方文书纪录编号称呼“鼓眼鱼”衍生系列型号方式为 Walleye x Mk x Mod x。[5]

战斗纪录

编辑

越南战争

编辑
 
美国海军第九航空测试与评估中队英语VX-9A-7C挂载“鼓眼鱼”摄于1978年12月1日
 
“鼓眼鱼”,球形玻璃罩内为电视影像寻标器
 
1972年,美国海军第195攻击机中队(VA-195 )A-7E 轰炸 Hai Duong bridge
 
1972年,轰炸前的清化大桥
 
1972年,被轰炸后的清化大桥
 
陈列展示柜,上为AGM-45百舌鸟,次为“鼓眼鱼 I”,再次是AIM-9响尾蛇,最下是祖尼火箭弹

1967年,美国海军已经在滚雷行动中使用“鼓眼鱼”,并取得战绩。1967年5月19日,北越领袖胡志明77岁生日,来自美国海军好人理查号航空母舰战机用“鼓眼鱼”炸弹精准命中河内市发电厂。两天后,美国海军再次用“鼓眼鱼”攻击该发电厂,摧毁河内市主要供电设备。虽然发电厂等目标被证明很容易被“鼓眼鱼”摧毁,但对河内市南部的清化大桥英语Thanh Hóa Bridge攻击行动,凸显出1,100磅重的“鼓眼鱼”未能摧毁具有坚固结构桥墩和桥面等坚固目标的缺点[6]。1968年至1972年间,美国停止对北越的轰炸,使北越得以修复包括清化大桥在内的基础设施。在这期间,为应对炸弹威力不足以摧毁桥墩,海军中国湖武器测试中心开发出用2000磅重的Mk 84 通用炸弹为弹头,安装增程型数据链路升级版,可以从83公里远的发射点命中目标,命名为“Walleye II”或“Fat Albert”(胖子阿尔伯特,卡通人物绰号 )[注 5]
1972年,为反击北越在3月30日发起的复活节攻势理查·尼克森总统命令实施线卫行动英语Operation Linebacker计划,攻击河内市和海防市的重要目标,对北越施加压力减缓对南越攻势。4月27日, 从泰国乌汶基地起飞的美国空军第八战术战斗机联队英语8th Fighter Wing八架F-4战斗机(其中两架携带2,000磅激光导引炸弹,两架携带Walleye II)攻击清化大桥,因清化大桥上空的云层遮蔽目标,让激光瞄准标定器不能提供照射,妨碍激光导引炸弹投弹。但其中五枚Walleye II,对造成严重损坏,桥面钢梁掉落河中但未能摧毁桥墩。5月13日,空军用3,000和2,000磅的激光导引炸弹摧毁大桥钢梁、桥墩。北越很快修复这座桥,迫使海军和空军对目标再执行13次轰炸任务。在10月23日,美国海军第82攻击机中队英语VFA-82第86攻击机中队英语VFA-86的四架A-7C海盗式攻击机,用Walleye II搭配Mk 84自由落体式炸弹再次完成任务。此后,清化大桥被视为永久毁坏并从目标名单中删除。[5][2]

波斯湾战争

编辑

美国海军在波斯湾战争期间继续使用“鼓眼鱼”但是战绩不理想,主要原因是沙漠沙尘飞扬不易辨识目标和美军为防范伊拉克防空火炮威胁多在夜间实施轰炸。战争结束后不久,“鼓眼鱼”连同主要发射平台A-7 海盗式攻击机一起退役。[7]

整体性能

编辑

虽然在越战期间使用的精确导引弹药中“鼓眼鱼”的使用量不到6%,但其在天气良好、能见度高的情况下效果出色。相较同时代服役的Paveway系列激光导引炸弹英语Paveway,携带激光导引炸弹的战机需挂载激光瞄准标定器英语Laser designator僚机支援,需要更接近目标且持续瞄准标定目标,容易遭受敌防空武器猛烈攻击,命中率也易受天气影响。以当时科技能力而言,激光导引系统较“鼓眼鱼”的电视摄影机影像导引系统复杂且造价较高。鼓眼鱼服役期间主要有不能执行夜间轰炸任务、目标区能见度高低影响投射命中率、弹头威力大小无法应任务需求调整等缺点。它的弹体气动结构为四片三角翼结合圆柱形弹体,要更换成1000和2000磅炸弹以外弹头,弹体结构要大幅修改。新式改良套件要做出两种规格搭配现有两种弹体,增加操作费用,美军提出模组化组件概念后,逐渐退出美军武器清单。[8]

衍生型号

编辑

所有的“鼓眼鱼”依弹头炸药装药重量,数据链路组件、电视摄影机寻标器、无线电频谱组件、滑翔飞行控制组件的差异(美军将挂载重量约1,100磅的命名为Walleye I,重量约2,000磅的命名为Walleye II),在服役期间约有几十种衍生型号,以下简单说明编号命名的意义。[5]

Walleye I

编辑
  • Walleye I:装有374公斤的成形装药炸药弹头,总重约在500公斤(1,100磅),射程为30公里。
  • Walleye I Trainer:Trainer 表示训练用,Walleye I移除弹头,另加配重物。
  • Walleye I ER:ER表示增程型,射程45公里。
  • Walleye I ERDL:Walleye I ER安装增程型数据链路(Extended Range Data Link) 。
  • Walleye I ERDL/DPSK:“DPSK”表示安装升级版数据链路。

Walleye II

编辑
  • Walleye II:装有900公斤的成形装药炸药弹头,总重约在1,060公斤。
  • Walleye II Trainer:训练用,Walleye II移除弹头,另加配重物。
  • Walleye II ER:ER表示增程型,射程45公里。
  • Walleye II ERDL:Walleye II ER安装增程型数据链路。
  • Walleye II ERDL / DPSK:“ DPSK”表示升级版数据链路。

Guided Weapon Mk 6

编辑

美军在1961年推出轻型核武专案,希望使核弹轻量化能增加投射载具种类,让小型火箭载具(空对空、空对地导弹)、攻击机(A-5攻击机)、轻型轰炸机(B-66 毁灭者轰炸机英语Douglas B-66 Destroyer)、非导引炸弹等能配置核弹增加武器使用弹性。非导引核武炸弹项目成果是B-61战术核子弹,该武器外型采用Mk 80系列炸弹的低阻力钢制流线型外壳设计,体积重量规格接近Mk-84。美军当时想提高投掷非导引核武炸弹平台的生存率,希望能从现有武器修改,降低生产成本。Walleye II 使用Mk-84成型装药战斗部为弹头,若改装战术核子弹弹头相容性高,操作成本较低,因此规划“Guided Weapon Mk 6”电视影像导引核武炸弹方案,以Walleye II Mk 5 Mod 4 规格为主体,改用W-72型战术核弹(威力约为600公吨黄色炸药)来降低生产成本[注 6]。本方案进入设计论证时,美国国防部更青睐于用导弹来投送核武器,因此“Guided Weapon Mk 6”方案胎死腹中,官方未曾发布技术规格图片和试制品,据现有已知资料推估外型规格和Walleye II Mk 5 Mod 4 规格相近。[9][2]

技术规格

编辑

Walleye I Mk 1 Mod 0

编辑
  • 全长:3.45米
  • 翼展:1.15米
  • 弹径:0.318米
  • 重量:510公斤
  • 射程:30公里
  • 弹头:成形装药炸药 374公斤

Walleye II Mk 5 Mod 4

编辑
  • 全长:4.04米
  • 翼展:1.30米
  • 弹径:0.457米
  • 重量:1,060公斤
  • 射程:45公里
  • 弹头:900公斤的成形装药炸药

相关条目

编辑

备注

编辑
  1. ^ 摄影机构造可参考https://www.flickr.com/photos/biomckill/4176183174,摄于中途岛航舰博物馆展示的A-4攻击机
  2. ^ YouTube:《The Pursuit of Precision. AGM-62 Walleye The TV-Guided Glide Bomb》,介绍AGM-62 鼓眼鱼滑翔炸弹发展历史,片长1:48:02
  3. ^ YouTube:《DCS: F/A-18C Hornet - AGM-62 ER/DL Walleye II》1:57起 气流涡轮发电机运作情节
  4. ^ YouTube:《DCS F/A-18C 电视导弹 AGM-62 Walleye 简易示范》介绍瞄准投弹准备与过程
  5. ^ 美国海军蓝天使特技飞行队有一架昵称为“ Fat Albert ”的C-130J运输机
  6. ^ 该型号弹头从AIM-26A空对空导弹退役后回收的W-54型战术核弹弹头经过处理修改成为W-72型战术核弹

参考资料

编辑
  1. ^ Record broken by land sled. Spokesman-Review ((Spokane, Washington)). Associated Press. 1955-09-27: 1 [2021-06-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06). 
  2. ^ 2.0 2.1 2.2 John Darrell Sherwood; Naval History and Heritage Command. Nixon's Trident Naval Power in Southeast Asia, 1968–1972. Independently published. 2019-08-22. ISBN 1687821038. 
  3. ^ AGM-62 Walleye. 2008-06-15 [2021-07-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31). 
  4. ^ 综合规划组, 毒物及化学物质局. 美國鼓眼魚嘉年華會PCB及戴奧辛污染危機. 毒物及化学物质局 综合规划组. 2018-12-05 [2021-07-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09). 
  5. ^ 5.0 5.1 5.2 Martin Marietta AGM-62 Walleye. www.designation-systems.net. [2021-06-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3-06). 
  6. ^ Bio, Harris, Carlyle S. "Smitty". www.pownetwork.org. [2021-07-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02). 
  7. ^ Martin Marietta AGM-62 Walleye I. National Museum of the United States Air Force™. [2021-08-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24). 
  8. ^ Getting Closer: Precision Guided Weapons in the Southeast Asia War. National Museum of the United States Air Force™. [2021-08-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14). 
  9. ^ List of All U.S. Nuclear Weapons. nuclearweaponarchive.org. [2021-07-01].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