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Consollar!欢迎加入维基百科!

感谢您对维基百科的兴趣与贡献,希望您会喜欢这里。除了欢迎辞以外,也请您了解以下重要文章:

政策
政策
GNU
GNU
版权问题解答
贡献内容必须是您所著或获得授权
并同意在CC-by-sa-3.0和GFDL条款下发布
手册
手册
问号
问号
有问题?请到互助客栈询问,或在我的对话页提出。别忘记:讨论后要签名,方式之一是留下4个波浪纹“ ~~~~ ”。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about the Chinese Wikipedia, please leave a message here. Thank you for visiting!

我是欢迎您的维基人:◘香港分子◘(留言2012年10月10日 (三) 11:59 (UTC)回复

你好

编辑

  欢迎莅临维基百科,任何人均可对之作出建设性贡献。然而,移动条目时当应附上妥善理由(阁下于移动海难调查委员会时则有欠妥当)。条目名称当须准确且恰当,故维基百科以命名常规规范命名。一般而言,仅应于条目名称不符常规时才会移动页面。此外,若页面之移动讨论正值进行,则务须先达成共识方可移动该页。请参阅欢迎页面以了解更多。合并条目前,应给予时间供编者参与讨论,须先达成共识方可合并。谢谢!--◘香港分子◘(留言2012年10月10日 (三) 11:59 (UTC)回复

2012年10月

编辑

  您在南丫岛撞船事故的编辑记录显示您似乎参与了一场编辑战。请注意,回退不过三原则规定,一位编辑者在二十四小时内对于一个维基百科的页面不可以执行三次以上的回退。此外,在不同条目进行大量有争议的回退严格来说虽然没有违反回退不过三原则,但仍然会被判定是回退编辑战。若您继续回退,您将可能被禁止编辑维基百科的内容。所以请您不要继续进行大量的回退操作,并善用讨论页来与其他编辑者交流,以图达成共识,以免发生进一步的骂战或编辑战。您也可以在Wikipedia:争议的解决找到相关指引。--Lakokat 2012年10月10日 (三) 14:34 (UTC)回复

RE:原来靠吓

编辑

我不认为该用户的编辑构成明显破坏。我希望你们双方能透过沟通解决分歧而不是互相回退,各持己见,这样编辑战只会没完没了。而且根据回退不过三原则,编者应避免在同一天内对同一条目,所以我在你们的讨论页中作出警告。你们双方昨天在相关条目已回退超过三次,按照该原则,你们也可被暂时禁止编辑维基百科。我认为封禁是最后手段,而且在有争议时进行沟通才能解决问题,在没有作出明显破坏时,我认为封禁无助于解决问题,因此没有作出封禁。倘若阁下认为你们双方都应该就违反回退不过三原则而被封禁,可通报至管理员通告板,让其他管理员作出判断。--Lakokat 2012年10月11日 (四) 12:53 (UTC)回复

我只是将条目恢复至编辑战开始前的版本,希望提供一个较没有争议的版本,避免被持续回退和保护页面,但其后留意到此为新闻动态,也是受关注的页面,保护将阻碍其他编者编辑页面,所以没有作出保护,想撤回时却遇到编辑冲突,所以就造成移除内容的现象,我无意不尊重阁下和其他编者的贡献。但既然阁下知道对条目的编辑也是编者的心血,那为何阁下一直移除该用户的编辑?希望阁下能阅读WP:破坏一页了解维基百科上关于“破坏”一词的定义。阁下也可向其他编者寻求意见。--Lakokat 2012年10月11日 (四) 13:31 (UTC)回复

留言请签名,以免贻人口实

编辑

方式之一是留下4个波浪纹“ ~~~~ ”。 -CommInt'l留言2012年10月11日 (四) 23:23 (UTC)回复

RE:

编辑

阁下也提到在该用户尚未编辑时并没有编辑战,所以我回退到该版本,以提供一个较没有争议的版本作基础,希望你们能进行讨论,而非继续编辑战,这是一个常被采用协助暂时停止编辑战的方法。至于对编辑的解释,该用户有曾在条目的讨论页中进行解释,并希望开始讨论,反观阁下只以编辑摘要与他人作出沟通,这并非正式的沟通渠道。另外,WP:中立是在于将多方面的重要观点列出来,在这次事件,内地的确曾派驻船只协助搜救,而香港特首亦指出该等船只最后并没有被调用,只是待命。若说内地船只曾协助搜救,也不是错误的,因待命也可算参。我们只需将各方观点列出,由内地政府到香港政府,由中国新闻网到水果报的观点全部列出,让读者自行建构观点即可,维基百科和其内容不应有或暗示有任何立场。正因如此,说梁振英“承认”一件事,我觉得是暗示了一个既定立场。--Lakokat 2012年10月12日 (五) 01:48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