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调查委员会

台湾调查委员会(台调会),为中日战争后期,中华民国所设立之机构,为接收台湾预做准备,并培养台湾接收干部。

成立缘起

编辑

1943年11月,《开罗宣言》声明“日本自中国人所得到的领土,如满洲、台湾及澎湖群岛,应该归还给中华民国”。之后,蒋中正在1944年3月下令,在中央设计局之下成立“台湾调查委员会”(台调会),作为收复台湾的筹备机构。1944年4月17日(《马关条约》签订49周年),在重庆市中央设计局附近的枣子岚垭彝园正式成立。

组织介绍

编辑

本部

编辑

组织章程中明确规定其任务为:一、搜集有关台湾资料;二、调查台湾实际状况;三、研究有关台湾问题的意见及方案;四、编辑有关台湾的资料刊物。

陈仪为主任委员,沈仲九王芸生钱宗起周一鹗夏涛声为委员,由于没有一位台湾籍出身,至9月增聘李友邦谢南光黄朝琴游弥坚丘念台台湾本省人委员[1],其中陈仪是后来出任台湾首任台湾省行政长官兼台湾省警备总司令部总司令,台湾调查委员委员及台湾行政干部训练班所训练出的人员,成为战后台湾受降,及政府行政的主要骨干。

台调会在主要工作期间(1944年4月—1945年4月),派任和聘任的人员有50名左右,台籍人士占四分之一,包括:李万居林啸鲲刘启光宋斐如连震东谢挣强…等人。

附属单位

编辑
台湾行政干部训练班:

1944年9月,国民政府通过了东北及台湾党政干部训练办法草案,决定在中央训练团内,设台湾党政干部训练班(后改名为台湾行政干部训练班)。陈仪派台调会委员黄朝琴负责物色教官、编配课程。每期预计调训200多人,受训期间,学员保留原职原薪,期限1年。并请各院部会和其他机关的主管官,选派在职荐任人员经过考试进入台训班参训。结果反应不够热烈,1944年12月25日,台训班第1期开课时录取120名,分为民政、财政金融、工商交通、农林渔牧、教育、司法六组训练,为期4个月,训练期满后仍回原机关工作,听候调遣。1945年4月20日结业时,还有部分课程没有上完,战事仍在继续,第2期又难以为继,于是将第1期延期结业。

台湾员警干部讲习班:

1944年9月1日,蒋中正指示台调会与中央警官学校会商办理台湾员警干部之训练。台调会指派胡福相专门委员负责会办事宜,在中央警官学校开办台湾员警干部讲习班,并由他兼任讲习班主任。10月2日开始授课至10月22日结业,1945年3月15日,在福建长汀举办第2期训练班,两次培训都没有招足预期人数,参加人员闽南籍较少福州人居多,共训练了各级警务人员900多人。台湾员警干部讲习班的成员,则是接收台湾警务的主要负责人。

台湾银行人员调训班:

台调会还开办了“台湾银行人员调训班”,招考国内外专科以上学校毕业生40多人,培训储备“接管台湾各银行之总分行中级业务人员”。台调会谢南光、林忠担任调训班讲师。

台湾土地问题研究会:

1945年2月24日成立,包括台调会专员以上人员(钱宗起、夏涛声等8人),及地政署、中央设计局土地组的人员和立法委员。到1945年5月19日,共召开12次会议,就台湾土地现状,及国民政府政策和台湾接管计划讨论、拟定具体实行办法。

台湾公营事业研究会:

1945年3月6日成立,负责研究台湾接管后的公营事业的管理和发展。

台湾省警备总司令部:

1945年9月1日于重庆正式成立,国民政府将军事接管台湾任务划归警备总部负责,警备总部依据“台湾省收复计划大纲”,与美方连络组共同研讨,以军事占领原则制订“台湾省占领计划”。10月7日,报请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中正上将与陆军总司令何应钦上将核准定案,并转知陆军第六十二军军长黄涛与陆军第七十军军长陈孔达遵照办理。[1]

执行内容

编辑

台调会成立初,对台湾的了解极为缺乏,又无法实地调查。中央统计局台湾组,利用一些现有资料,及情报人员出入日本占区时搜集来的资讯,徐子为及潘公昭合作写了《台湾纵览》供台调会参考,其余靠编译日本出版对台湾地方资料、志书、法令、调查报告、地图等理解台湾状况。1944年11月,台湾调查委员调查选取了10万分之1的台湾地图,给军令部翻印。12月24日,又编印了百万分之一的台湾地图送各机关参考。

1944年,台调会分类编辑了台湾状况的书籍,分为行政制度、财政金融、贸易、交通、教育、卫生、户政、社会、事业、员警制度、农业、林业、矿业等13种(到1945年3月,已编成19种资料,40多万字)。并分类翻译了台湾法令,分民政、财政金融、司法、农林渔牧、工商交通、教育6大类,约50万字,由中央训练团陆续出版。

1944年8月24日,台调会周一鹗委员出席了中央秘书处主办的“东北台湾干部人员训练办法商谈会”,拟订了训练办法要点呈报蒋中正批准。9月21日,台调会第6次委员会议,正式确定训练台湾行政干部及员警干部。

参见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 骆威. 國民政府台灣調查委員會述論. 《抗日战争研究》. 1998, 30 (4): 第84-101页 (中文(中国大陆)). 
  • 文闻. 台灣接收前後. 《抗戰勝利後受降與接收秘檔》. 中国文史. 2007: 第312-317页. ISBN 9787503418679 (中文(中国大陆)). 
  1. ^ 1.0 1.1 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台灣光復初期的接收與治理. [2017-06-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