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发座星系团

后发座星系团阿贝尔1656)是一个巨大的星系团,拥有1,000个以上被确认的星系[2][3]。一起的狮子座星系团(阿贝尔1367),都是后发座超星系团的两个主要成员[4]。它位于后发座内,因此以该星座的名称命名。

后发座星系团
观测数据(历元J2000
星座后发座
赤经12h 59m 49s[1]
赤纬+27° 58′ 50″[1]
星系的数量> 1000[2] [3]
其它名称
Abell 1656[1]
参见:星系群星系团星系团列表

这个星系团与地球的平均距离是9,900万秒差距(3亿2100万光年[3][5][6],其中最亮的10个螺旋星系视星等在12至14等之间,业余天文学家使用口径20公分以上的望远镜就能看见[来源请求]。在中间主宰著星系团的是两个巨大的椭圆星系NGC 4874NGC 4889[7]。这个星系团离天球上的银河北极点只有几度。在后发座星系团中心部分的星系大多是巨大的椭圆星系,而在这个星系团中有着丰富的矮星系和巨大的椭圆星系[8]

星系间的气体

编辑

这个集团的星系都被非常高温的星系间气体笼罩着,并辐射出值得注意的X-射线辐射[来源请求]。这些游离的气体也改变了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微波光谱,这种效应称为Sunyaev-Zel'dovich效应[9]。这些星系间的气体质量远大于这个星系集团中星系的总质量。[来源请求]

星系团的成员

编辑
 
后发座星系团的图片。提供者:NASA/探险家 6号
 
后发座星系团中心部分的图。

星系如此丰富的星系团,通常椭圆星系透镜星系有着压倒性的多数,较为年轻的螺旋星系只是少数,并且很可能多数都散布在星系团的外缘。

虽然许多的星系早已被各别的确认出,但对星系团的了解并不完整,直到1950年代,帕罗马天文台的天文学家开始严谨的研究之后才逐渐有所认识[来源请求]

暗物质

编辑

后发座星系团的质量大约有90%被认为是暗物质的形式,然而,暗物质在整个集团中的分布是非常的不自然[10]

X-射线源

编辑

在1966年之前的报告,位于后发座星系团方向上,有一个中心在1300+28的X-射线扩散源[11]。这个X-射线源是由探空气球发现的,但是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的X-射线天文学集团在1964年11月25日发射的探空火箭,在飞行中未检测到这个X-射线源[12]。X-射线观测卫星自由号在接近后发座星系团的中心发现一个强烈的X-射线源,并且这个射线源被标志为后发座X-1[13]

 
深埋在后发座星系团中心的星系,是以正面朝向我们,雄伟的螺旋星系 (NGC 4911)。

在天球上以RA 12h56m ± 2m Dec 28°6' ± 12' (1950分点) 为中心,100 X 100弧分的面积内,后发座星系团大约包含了800个星系,有着亮度Lx = 2.6 x 1044 ergs/s的通量[13]。这个源是扩散的,大小约45',这引发了是否单独由一个星系排放出的争议[13]。自由号的观测指出有一个2500电子伏特,强度不会超过~10−3光子公分−2s−1keV−1 的辐射源[13],与较早期声称大小约5°,在25000电子伏特,强度为~10−2光子公分−2s−1keV−1 at 25 keV, and a size of.的观测不符[11]

相关条目

编辑

外部链接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1. ^ 1.0 1.1 1.2 NASA/IPAC Extragalactic Database. Results for Abell 1656. [2006-09-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14). 
  2. ^ 2.0 2.1 Chandra/Field Guide to X-ray Sources. Coma Cluster. [2008-06-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2-21). 
  3. ^ 3.0 3.1 3.2 NASA / Focus on the Coma Cluster. [2008-06-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5-30). 
  4. ^ The Coma Supercluster. [2008-03-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1-29). 
  5. ^ 2MASS Atlas Image Gallery: Galaxy Groups and Clusters. Infrared Processing and Analysis Center. [2010-05-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14). 
  6. ^ Colless, M. Coma Cluster. P Murdin (编). Encyclopedia of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Bristol Institute of Physics publishing. 2001 [2006-1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28). 
  7. ^ Conselice, Christopher J., Gallagher, John S., III. Galaxy aggregates in the Coma cluster. 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 1998, 297 (2): L34–L38. Bibcode:1998MNRAS.297L..34C. arXiv:astro-ph/9801160 . doi:10.1046/j.1365-8711.1998.01717.x. 
  8. ^ Newswise: Hubble's Sweeping View of the Coma Cluster of Galaxie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Retrieved on June 11, 2008.
  9. ^ M. De Petris, L. D'Alba, L. Lamagna, F. Melchiorri, A. Orlando, E. Palladino, Y. Rephaeli, S. Colafrancesco, E. Kreysa, M. Signore. MITO Measurements of the Sunyaev-Zeldovich Effect in the Coma Cluster of Galaxies. Astrophysical Journal. 2002, 574: L119–L122 [2007-0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3-27). 
  10. ^ Merritt, D. The Distribution of Dark Matter in the Coma Cluster.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February 1987, 313: 121–135. Bibcode:1987ApJ...313..121M. doi:10.1086/164953. 
  11. ^ 11.0 11.1 Boldt E, McDonald FB, Riegler G, Serlemitsos P. Extended source of energetic cosmic X rays. Phys Rev Lett. 1966, 17 (8): 447–50. Bibcode:1966PhRvL..17..447B. doi:10.1103/PhysRevLett.17.447. 
  12. ^ Friedman H, Byram ET. X-rays from the Coma cluster of galaxies. Ap J. January 1967, 147 (1): 399–401. Bibcode:1967ApJ...147..368.. doi:10.1086/149022. 
  13. ^ 13.0 13.1 13.2 13.3 Gursky H, Kellogg E, Murray S, Leong C, Tananbaum H, Giacconi R. A strong X-ray source in the Coma cluster observed by Uhuru. Ap J. Aug 1971, 167 (8): L81–4. Bibcode:1971ApJ...167L..81G. doi:10.1086/1807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