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树开花

竹的生長週期環節

竹树开花是一种自然现象,但在中国印度,都有竹树开花会带来灾祸的传说。中国过往经常说“竹树开花,必有大灾”,而印度亦有“竹树开花,饥荒发生”的传说。

竹树开花

规律

编辑

的生长周期通常在40到120年之间[1],视乎不同品种的竹而有所变化。一般来说,新的竹都会从竹的根部长出来的竹笋生长。不过,若土壤有异变,例如湿度或养份的转变,所以竹不再适合生长,竹就会开始开花。开花后,花会结出可食用的“竹米”,之后竹树就会枯萎。由于竹林很多时都是由同一棵竹分枝出来,所以竹树的枯萎经常会一大片的发生。

奇怪的是,即使是将一颗竹长出来的竹林分成几块,甚至带到不同气候下培养,这些竹树开花的时间也会同步。这一现象的成因尚不清楚,可能是竹本身有某种“生物钟”机制。[2]

机制

编辑

竹树开花传统上有两大解释,都有一定缺陷:

  • 猎食者饱足假说认为,只要植物大面积同步开花结果,那一定会留下草食动物吃不下的种子繁衍下一代。只要开花周期比猎食者寿命长,等到下次开花时猎食者的数量就会恢复正常,继续维持吃不下的状态。开花周期长的植物造出的种子量一般也更多。[3]然而这并不能解释开花周期为何有鼠类十倍之长。
  • 火周期假说认为,同步开花后死亡可以提高山林失火概率,为后代提供空间。竹子生长较快,因此不用担心被其他植物超越。[4]可是竹林遍布的印度并无自然引起山林失火的记录,[5]全靠巧合提升存活率在进化史上也前所未见。[6]

目前较新的理论在上述两种假说的基础上对开花周期的长度做出了数学解释。首先原有两种假说维持了一种稳定选择英语stabilising selection的前提,为开花周期的长度设置了下界。这个新理论认为周期延长是根据一个整数乘法的规律:一个开花周期非原植物的整数倍的变种会单独开花,导致种子被吃掉无法繁衍。然而花期为原本整数倍的变种不但可以产生更多种子,而且可以在原有植物开花时一起开花,使其有机会繁衍扩散。如果这个理论为真,那所有花期都应可以分解为多个小的质因数[7][8]

影响

编辑

过去人们曾错误认为竹树开花会对一些以竹为主食的动物,例如大熊猫,造成毁灭性的损害,因为他们只以一种竹类作为主要食粮。然而,专家认为,这种理解是错误的。

根据四川卧龙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主任张和民表示,“大熊猫有吃单一食物的偏好,习惯长时间只吃一种竹子,一种竹子开花死亡后,大熊猫将不得不寻找其他食物,这将是一个比较艰难的过程,其中老弱病残的大熊猫可能会被淘汰。”事件“肯定会对当地生存的大熊猫造成不良影响”。不过,大熊猫是会随着食物而迁徙,所以即使牠们身处的竹林开始枯萎,只要邻近地方仍然有可供食用的竹林,大熊猫还是会生存下去的。加上中国政府在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使大熊猫栖息地进一步扩大,大熊猫现时很少会因为缺乏食物而饿死。[1]

而一些老人家常说的“竹树开花,必有大灾”不只是迷信或谣传,科学家发现当竹的生长环境变化过大,竹树便会大规模开花并枯萎,并长出和散播种子到适合的新土地,或在原来的地方等待适当的时机(如旱灾过后)。[来源请求]

另一方面,竹米(竹的种子)亦是啮齿类动物的优良食物。科学家曾计算过,在印度东北50年一度的竹树开花周期发生时,老鼠的数量会激增 4 倍。突然增加的鼠量使村庄所储存的粮食急速的被消耗,导致饥荒的发生[9]。所以,亦有说法指饥荒的发生只是因为啮齿类动物的突然增生,而非因为天灾。

参考

编辑
  1. ^ 杨杰、张华,(2004年),中国权威专家:箭竹开花不会引致大熊猫灭绝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人民网》>>环保>>地球万象,2004年12月15日。
  1. ^ 科学时报:竹子开花,大熊猫会不会再次断粮[永久失效链接]
  2. ^ Soderstrom, Thomas R.; Calderon, Cleofe E. A Commentary on the Bamboos (Poaceae: Bambusoideae). Biotropica. 1979, 11 (3): 161–172. JSTOR 2388036. doi:10.2307/2388036. 
  3. ^ Janzen, DH. Why Bamboos Wait so Long to Flower. Annual Review of Ecology and Systematics. 1976, 7: 347–391. doi:10.1146/annurev.es.07.110176.002023. 
  4. ^ Keeley, JE; Keeley, J.E.; W.J. Bond. Mast flowering and semelparity in bamboos: The bamboo fire cycle hypothesis. American Naturalist. 1999, 154 (3): 383–391. PMID 10506551. doi:10.1086/303243. 
  5. ^ Saha, S; Saha, S.; HF Howe. The Bamboo Fire Cycle Hypothesis: A Comment. The American Naturalist. 2001, 158 (6): 659–663. PMID 18707360. doi:10.1086/323593. 
  6. ^ Keeley, JE; Keeley, J.E.; W.J. Bond. On incorporating fire into our thinking about natural ecosystems: A response to Saha and Howe. American Naturalist. 2001, 158 (6): 664–670. PMID 18707361. doi:10.1086/323594. 
  7. ^ Veller, Carl; Nowak, Martin A.; Davis, Charles C. Extended flowering intervals of bamboos evolved by discrete multiplication. Ecology Letters. 2015, 18 (7): 653–659. PMID 25963600. doi:10.1111/ele.12442. 
  8. ^ Zimmer, Carl. Bamboo Mathematicians. Phenomena: The Loom. National Geographic. 15 May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30 March 2016). 
  9. ^ Discovery Channel,(2006年),《竹子开花的恶兆》,动物星球频道

参看

编辑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