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剧指描述乡间、农村土地的戏剧,例如以种、采酿酒为背景的戏剧,也可以指拥有浓厚的当地风俗的戏剧。

台湾

编辑

在台湾,“乡土剧”是早期台湾对所有以非国语(华语)发音戏剧的泛称,后因众多艺人及民众认为“乡土剧及本土剧”太过贬低,且大多剧组拍摄题材已经不是拥有浓厚风俗的题材了,因而现已改称“台剧”,指在台湾本土拍摄、制作、故事场景发生在台湾的时装剧,播出时间多半在周一至周五晚间的八点档连续剧

台剧”捧红众多演员,以下为知名台剧一哥一姐
早期陈昭荣王识贤江宏恩霍正奇黄维德张晨光叶全真张凤书贾静雯方馨陈美凤
近年黄少祺陈冠霖谢承均柯叔元傅子纯韩瑜李燕江祖平陈珮骐王瞳苏晏霈[1][2]

另有李政颖李李仁王振复蔡东威刘至翰曾莞婷林韦君廖苡乔高宇蓁吴婉君米可白等艺人,因此“台剧”也有着一线艺人制造机的美称[3][4][5][6]

台语(台湾闽南语)

编辑

早年并不流行此种分类,普遍都以“台语连续剧”来称呼;主要时段只限于晚间新闻之前七点至七点半的时段(早期台语剧以中视之作品居多),全剧都以台语发音,多半以描述穷困的市井小民们求生存,或乡下人家富有人情味且相互扶持的故事为主。不过由于当时国民党政府,实行语言政策所造成的不平等,使得此种类型戏剧不受电视台高层重视,而对其所拨入的制作费用有限,以致品质不佳,间接使台语戏剧蒙受歧视[7]

1990年代初,台湾社会逐渐解禁,由华视所拍摄的《》首先挑战八点档的藩篱(1992年2月6日至1992年4月29日播出续集《》,全剧共60集。),开启数十年来台湾电视史的语言禁忌,收视率大受好评,进而影响其它电视台也开始拍摄台语,或台语/华语双声类型的戏剧题材。譬如由台视于1988年播出的《悲欢岁月》,包含汪笨湖同名小说所改编的《草地状元》与1992年由中视播出的《厦门新娘》等等。除此之外,还有1995年推出的《惊世媳妇》以及1996年5月6日所播出的《第一世家》。

后来更由于台湾第四家无线电视台——民视的成立和有线电视频道的普及化(主要为三立台湾台慈济大爱电视的台语剧作品),台湾电视圈生态大为扭转。

进入2000年代,台语连续剧在民视三立等台摄制的多部卖座剧带动下,创造一种以当代家庭或企业的复杂纠纷为骨干,加入部分黑社会情结,内容强调人情、利益冲突的剧种,在台湾大众文化中引起风潮,民视三立台湾台八点档连续剧收视率长年居戏剧类之冠。代表作包括:
三立台湾台三部曲:2001《台湾阿诚》、2002《台湾霹雳火》、2004《台湾龙卷风》,以及经典戏剧如下:
2005《金色摩天轮》、2006《天下第一味》、2008《真情满天下》、2009《天下父母心》、2010《家和万事兴》、2012《天下女人心》、2013《世间情》、2015《甘味人生》、2018《金家好媳妇》、2019《炮仔声》、2020《天之骄女》、2023《天道》等经典乡土剧。

民视代表作包括:1998《春天后母心》、1999《富贵在天》、2000《长男的媳妇》、2000《飞龙在天》、2001《情义》、2002《世间路》、2002《不了情》、2003《青龙好汉》、2004《意难忘》、2008《娘家》、2009《夜市人生》、2012《风水世家》、2014《龙飞凤舞》、2014《嫁妆》、2016《春花望露》、2019《多情城市》、2021《黄金岁月》、2023《爱的荣耀》等经典乡土剧。

国语(现代标准汉语)

编辑

近年来,电视台也制播了不少以国语为主要语言的乡土剧,主要是讲述早期眷村在地生活的感人故事,例如《锄头博士》、《再见,忠贞二村》与《光阴的故事》等都因引起广大观众共鸣、收视率不俗与制作精细而广受好评。

香港

编辑

乡土剧在香港是描述民国时期农村生活奋斗的辛苦、情爱故事等,大部分是农村土地的故事配上乡土情怀。 源于1980年,丽的电视(亚洲电视前身)动员全台资源拍摄萧若元编写的《大地恩情三部曲系列,以清末农村为背景,由农村社会瓦解、清朝倒台袁世凯称帝、五四运动直皖战争。 其他例子包括无线电视的《茶是故乡浓》、《酒是故乡醇》、《情浓大地》、《大酱园》;亚洲电视的《我来自潮州》、《我来自广州

新加坡

编辑

乡土剧是指在新加坡制作的长寿连续剧与在马来西亚制作的连续剧。如《小娘惹》、《甘榜情英语Kampong Ties》与《阿娣英语Devotion (TV series)》。

参考资料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