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太平洋台风季
2008年太平洋台风季泛指在2008年全年内的任何时间,于赤道以北及国际换日线以西的太平洋水域所产生的热带气旋。虽然有关方面并没有设下本台风季的指定期限,但大部分于西北太平洋的热带气旋通常都会于五月至十二月期间形成[1]。
2008年太平洋台风季 | |
---|---|
气旋季长度 | |
首个系统形成 | 1月13日(热带风暴 01W) |
末个系统消散 | 12月19日(台风白海豚) |
最强风暴 | |
名称 | 蔷薇 |
• 最高风速 | 215 km/h(130 mph) (10分钟平均风速) |
• 最低气压 | 905 hPa(mbar) |
气旋季统计 | |
热带低压数 | 40个 |
风暴数 | 26个 (22个官方,4个非官方) |
台风数 | 12个 (11个官方,1个非官方) |
超级台风数 | 2个 (非官方) |
死亡人数 | 共1,965人 |
财产损失 | $59.7亿(2008年美元) |
相关条目 | |
本条目的范围仅局限于赤道以北及国际换日线以西的太平洋水域。于赤道以北及国际换日线以东的太平洋水域产生的风暴则被称为飓风。在西太平洋产生的热带风暴是由日本气象厅命名,而在该地区的热带低压的编号都以 W 字母作结。而凡进入或产生于菲律宾风暴责任范围以内的热带气旋,菲律宾大气地理天文部门(PAGASA)都会为它们订立一个菲律宾名称,作当地警报用途,因此同一个风暴有时候会有两个不同的名称。
以下各热带气旋资讯以热带气存在期间的最强形态为准。
区域专责气象中心东京台风中心 热带气旋等级 | ||||
---|---|---|---|---|
等级 | 风速 | |||
猛烈台风 | ≥105节 ≥194公里每小时 | |||
强烈台风 | 85–104节 157–193公里每小时 | |||
台风 | 64–84节 118–156公里每小时 | |||
强热带风暴 | 48–63节 88–117公里每小时 | |||
热带风暴 | 34–47节 63–87公里每小时 | |||
热带低压 | 22–33节 41–62公里每小时 |
台风季预测
编辑来源 | 日期 | 热带气旋(JTWC) | 命名风暴(JMA) | 台风(JMA) |
CityU | 平均 (1950–2000)[2] | 33 | 30 | 19 |
CityU | 2008年4月18日[2] | 33 | 30 | 19 |
CityU | 2008年6月24日[3] | 33 | 30 | 19 |
实际数目 | 31 | 22 | 11 |
从2000年起的4月和6月,香港城市大学大气研究实验室都会公布对该季的预测。它们将每季平均风暴数目(1950至2000年)定为31个热带气旋,27个命名风暴,及17个台风[2]。
2008年4月18日,香港城市大学大气研究实验室发表了对2008年台风季的首份预测,预期该季的热带气旋活动高于平均(33个热带气旋,30个命名风暴,19个台风)[2]。2008年6月24日,香港城市大学大气研究实验室发表了对2008年台风季的第二份预测,再度确认此前的数据[3]。
已被国际命名的热带气旋
编辑自2008年太平洋台风季开始以来,本台风季总共产生了31个热带气旋[4]。
台风浣熊(Neoguri)
编辑PAGASA: Ambo
台风(JMA) | |
3级 台风(SSHWS) | |
持续日期 | 2008年4月13日-2008年4月19日 |
---|---|
强度 | 150 km/h(90 mph)(十分钟) 960 hPa(mbar) |
在4月13日,菲律宾大气地理天文部门发现一热带低压在棉兰老岛之东形成[5],而日本气象厅已在同日较早把它确认为热带低压[6]。第二天,联合台风警报中心把它确认为热带低压[7]。同日,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它升格为热带风暴[8]。4月15日,日本气象厅将它升格为热带风暴,并将它命名为浣熊[9]。第二天,日本气象厅将它升格为强热带风暴[10]。同日,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它升格为台风[11]。同日,日本气象厅将它升格为台风[12]。4月18日,中国气象局宣布它在文昌市登陆[13],不过日本气象厅并没承认[14]。第二天,日本气象厅将它降格为强热带风暴[14]。同日,日本气象厅将它降格为热带风暴[14]。同日,它在阳江登陆[15]。同日,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为它发出最后报告。同日,它减弱为一热带低压,日本气象厅为它发出最后报告[14]。 菲律宾大气地理天文部门将浣熊命名为“Ambo”[5]。
台风威马逊(Rammasun)
编辑PAGASA: Butchoy
猛烈台风(JMA) | |
4级 超级 台风(SSHWS) | |
持续日期 | 2008年5月7日-2008年5月13日 |
---|---|
强度 | 195 km/h(120 mph)(十分钟) 915 hPa(mbar) |
在5月7日,菲律宾大气地理天文部门发现一热带低压在棉兰老岛之东形成[16],日本气象厅在同日较早时间已把它确认为热带低压[17]。同日,日本气象厅将它升格为热带风暴,并将它命名为威马逊[18]。同日,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它升格为热带风暴[19]。第二天,日本气象厅将它升格为强热带风暴[18]。5月9日,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它升格为台风[19]。同日,日本气象厅将它升格为台风[18]。5月10日,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它升格为超级台风[19]。第二天,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它降格为台风[19]。5月12日,日本气象厅将它降格为强热带风暴[18]。同日,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它降格为热带风暴,并为它发出最后报告[19]。第二天,它转性为温带气旋,日本气象厅为它发出最后报告[18]。 菲律宾大气地理天文部门将威马逊命名为“Butchoy”[16]。
强热带风暴麦德姆(Matmo)
编辑PAGASA: Dindo
强热带风暴(JMA) | |
热带风暴(SSHWS) | |
持续日期 | 2008年5月14日-2008年5月17日 |
---|---|
强度 | 95 km/h(60 mph)(十分钟) 992 hPa(mbar) |
在5月14日,一热带低压在马尼拉之东北形成[20]。第二天,日本气象厅将它升格为热带风暴,并将它命名为麦德姆[21]。同日,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它升格为热带风暴[20]。5月16日,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为它发出最后报告[20]。第二天,它转性为温带气旋,日本气象厅为它发出最后报告[21]。日本气象厅在事后报告中,将它升格为强热带风暴[22]。 菲律宾大气地理天文部门将麦德姆命名为“Dindo”[23]。 此名字第一次使用,取代重创日本的查特安。
强热带风暴夏浪(Halong)
编辑PAGASA: Cosme
强热带风暴(JMA) | |
1级 台风(SSHWS) | |
持续日期 | 2008年5月14日-2008年5月20日 |
---|---|
强度 | 110 km/h(70 mph)(十分钟) 975 hPa(mbar) |
在5月14日,菲律宾大气地理天文部门发现一热带低压在民都洛之西南形成,日本气象厅在同日把它确认为热带低压。第二天,联合台风警报中心把它确认为热带低压。5月16日,日本气象厅将它升格为热带风暴,并将它命名为夏浪。同日,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它升格为热带风暴。第二天,日本气象厅将它升格为强热带风暴。同日,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它升格为台风。同日,它在邦阿西楠省和拉乌尼翁省登陆。同日,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它降格为热带风暴。5月18日,日本气象厅将它降格为热带风暴。同日,日本气象厅将它升格为强热带风暴。第二天,日本气象厅将它降格为热带风暴。5月20日,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为它发出最后报告。同日,它转性为温带气旋,日本气象厅为它发出最后报告。菲律宾大气地理天文部门将夏浪命名为“Cosme”。
台风娜基莉(Nakri)
编辑PAGASA: Enteng
强烈台风(JMA) | |
4级 台风(SSHWS) | |
持续日期 | 2008年5月27日-2008年6月3日 |
---|---|
强度 | 185 km/h(115 mph)(十分钟) 930 hPa(mbar) |
在5月27日,一热带低压在雅蒲岛之西北偏北形成[24]。同日,日本气象厅将它升格为热带风暴,并将它命名为娜基莉[25]。同日,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它升格为热带风暴[24]。第二天,日本气象厅将它升格为强热带风暴[25]。同日,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它升格为台风[24]。同日,日本气象厅将它升格为台风[25]。6月2日,日本气象厅将它降格为强热带风暴[25]。同日,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它降格为热带风暴[24]。第二天,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为它发出最后报告[24]。同日,它转性为温带气旋,日本气象厅为它发出最后报告[25]。 菲律宾大气地理天文部门将娜基莉命名为“Enteng”[26]。
台风风神(Fengshen)
编辑PAGASA: Frank
强烈台风(JMA) | |
3级 台风(SSHWS) | |
持续日期 | 2008年6月18日-2008年6月25日 |
---|---|
强度 | 165 km/h(105 mph)(十分钟) 945 hPa(mbar) |
在6月18日,菲律宾大气地理天文部门发现一热带低压在Hinatuan之东北形成,日本气象厅在同日把它确认为热带低压。同日,联合台风警报中心把它确认为热带低压。同日,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它升格为热带风暴。第二天,日本气象厅将它升格为热带风暴,并将它命名为风神。同日,日本气象厅将它升格为强热带风暴。同日,日本气象厅将它升格为台风。同日,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它升格为台风。6月20日,它在萨马岛登陆。同日,它在马斯巴特岛登陆。第二天,它在塔布拉斯岛、马林杜克岛和奎松省登陆。6月22日,它在布拉干省登陆。第二天,日本气象厅将它降格为强热带风暴。同日,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它降格为热带风暴。6月24日,它在香港以东海域掠过并登陆深圳葵涌镇。第二天,日本气象厅将它降格为热带风暴。同日,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它降格为热带低压,并为它发出最后报告。同日,它减弱为一热带低压,日本气象厅为它发出最后报告。 菲律宾大气地理天文部门将风神命名为“Frank”[27]。
台风海鸥(Kalmaegi)
编辑PAGASA: Helen
台风(JMA) | |
2级 台风(SSHWS) | |
持续日期 | 2008年7月13日-2008年7月20日 |
---|---|
强度 | 120 km/h(75 mph)(十分钟) 970 hPa(mbar) |
在7月13日,菲律宾大气地理天文部门发现一热带低压在巴士古之东形成[28],日本气象厅已在前一天把它升格为热带低压[29]。第二天,联合台风警报中心把它确认为热带低压[30]。7月15日,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它升格为热带风暴[31]。同日,日本气象厅将它升格为热带风暴,并将它命名为海鸥[32]。同日,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它降格为热带低压[33]。同日,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它升格为热带风暴[34]。第二天,日本气象厅将它升格为强热带风暴[35]。7月17日,日本气象厅将它升格为台风[36]。同日,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它升格为台风[37]。同日,它在台湾的宜兰县南澳乡登陆[38]。同日,日本气象厅将它降格为强热带风暴[39]。第二天,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它降格为热带风暴[40]。同日,日本气象厅将它降格为热带风暴[41]。同日,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为它发出最后报告[42]。7月19日,它在浙江省登陆[38]。第二天,它在朝鲜黄海南道瓮津郡登陆[38]。同日,它转性为温带气旋,日本气象厅为它发出最后报告[43]。 菲律宾大气地理天文部门将海鸥命名为“Helen”[28]。
台风凤凰(Fung-wong)
编辑PAGASA: Igme
台风(JMA) | |
2级 台风(SSHWS) | |
持续日期 | 2008年7月24日-2008年7月29日 |
---|---|
强度 | 140 km/h(85 mph)(十分钟) 960 hPa(mbar) |
在7月24日,菲律宾大气地理天文部门发现一热带低压在巴士古之东北形成[44],日本气象厅已在前一天把它升格为热带低压[45]。同日,联合台风警报中心把它确认为热带低压[46]。第二天,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它升格为热带风暴[47]。同日,日本气象厅将它升格为热带风暴,并将它命名为凤凰[48]。7月26日,日本气象厅将它升格为强热带风暴[49]。同日,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它升格为台风[50]。第二天,日本气象厅将它升格为台风[51]。7月28日,它在台湾台东县长滨乡附近登陆[52]。同日,日本气象厅将它降格为强热带风暴[53]。同日,它在中国福建省福清市东瀚镇登陆[52]。同日,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它降格为热带风暴[54]。同日,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为它发出最后报告[55]。第二天,日本气象厅将它降格为热带风暴[56]。同日,它减弱为一热带低压,日本气象厅为它发出最后报告[57]。 菲律宾大气地理天文部门将凤凰命名为“Igme”[44]。
强热带风暴北冕(Kammuri)
编辑PAGASA: Julian
强热带风暴(JMA) | |
热带风暴(SSHWS) | |
持续日期 | 2008年8月3日-2008年8月7日 |
---|---|
强度 | 95 km/h(60 mph)(十分钟) 975 hPa(mbar) |
在8月3日,菲律宾大气地理天文部门发现一热带低压在阿帕里之东北形成[58],日本气象厅在同日把它确认为热带低压[59]。第二天,联合台风警报中心把它确认为热带低压[60]。同日,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它升格为热带风暴,[61]。8月5日,日本气象厅将它命名为北冕[62]。[63]。同日,它在上川岛登陆[64]。同日,它在下川岛登陆[64]。同日,它三度在阳江市登陆[64]。[65]。[66]。8月7日,它在防城港市登陆[64]。同日,它减弱为一热带低压,日本气象厅为它发出最后报告[67]。 菲律宾大气地理天文部门将北冕命名为“Julian”[58]。
强热带风暴巴蓬(Phanfone)
编辑强热带风暴(JMA) | |
持续日期 | 2008年8月10日-2008年8月11日 |
---|---|
强度 | 95 km/h(60 mph)(十分钟) 996 hPa(mbar) |
在8月10日,日本气象厅将位于南鸟岛之北的热带低压升格为热带风暴,并将它命名为巴蓬[68]。巴蓬在形成不久就迅速增强,更一度增强至强热带风暴。但在第二天,它迅速减弱并转性为温带气旋,日本气象厅为它发出最后报告[69]。
强热带风暴黄蜂(Vongfong)
编辑强热带风暴(JMA) | |
热带风暴(SSHWS) | |
持续日期 | 2008年8月14日-2008年8月17日 |
---|---|
强度 | 95 km/h(60 mph)(十分钟) 990 hPa(mbar) |
在8月14日,一热带低压在东京之西南形成[70]。第二天,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它升格为热带风暴[71]。同日,日本气象厅将它升格为热带风暴,并将它命名为黄蜂[72]。8月16日,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为它发出最后报告[73]。第二天,它转性为温带气旋,日本气象厅为它发出最后报告[74]。
台风鹦鹉(Nuri)
编辑PAGASA: Karen
台风(JMA) | |
3级 台风(SSHWS) | |
持续日期 | 2008年8月17日-2008年8月23日 |
---|---|
强度 | 140 km/h(85 mph)(十分钟) 955 hPa(mbar) |
在8月17日,一热带低压在关岛之西南形成[75]。同日,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它升格为热带风暴[76]。第二天,日本气象厅将它升格为热带风暴,并将它命名为鹦鹉[77]。同日,日本气象厅将它升格为强热带风暴[78]。同日,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它升格为台风[79]。同日,日本气象厅将它升格为台风[80]。8月21日,日本气象厅将它降格为强热带风暴[81]。同日,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它降格为热带风暴[82]。第二天,它在香港西贡附近登陆[83]。同日,日本气象厅将它降格为热带风暴[83]。同日,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为它发出最后报告[84]。8月23日,它减弱为一热带低压,日本气象厅为它发出最后报告[85]。 菲律宾大气地理天文部门将鹦鹉命名为“Karen”[86]。
台风森拉克(Sinlaku)
编辑PAGASA: Marce
强烈台风(JMA) | |
4级 台风(SSHWS) | |
持续日期 | 2008年9月8日-2008年9月21日 |
---|---|
强度 | 185 km/h(115 mph)(十分钟) 935 hPa(mbar) |
在9月8日,菲律宾大气地理天文部门发现一热带低压在Virac之东北形成[87],日本气象厅已在同日较早把它确认为热带低压[88]。同日,联合台风警报中心把它确认为热带低压[89]。同日,日本气象厅将它升格为热带风暴,并将它命名为森拉克[90]。同日,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它升格为热带风暴[91]。第二天,日本气象厅将它升格为强热带风暴[92]。 同日,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它升格为台风[93]。同日,日本气象厅将它升格为台风[94]。9月13日,它在台湾宜兰县兰阳溪口登陆[95]。第二天,日本气象厅将它降格为强热带风暴[95]。9月15日,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它降格为热带风暴[96]。第二天,日本气象厅将它降格为热带风暴[97]。9月17日,日本气象厅将它升格为强热带风暴[95]。第二天,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它升格为台风[98]。同日,它在屋久岛登陆。同日,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它降格为热带风暴[99]。同日,它在种子岛登陆。9月19日,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它升格为台风[100]。 菲律宾大气地理天文部门将森拉克命名为“Marce”[87]。
台风黑格比(Hagupit)
编辑PAGASA: Nina
强烈台风(JMA) | |
4级 台风(SSHWS) | |
持续日期 | 2008年9月18日-2008年9月25日 |
---|---|
强度 | 165 km/h(105 mph)(十分钟) 935 hPa(mbar) |
在9月18日,一热带低压在关岛之西北形成[101]。第二天,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它升格为热带风暴[102]。在9月19日 1330 UTC,日本气象厅升格为热带风暴并命名为黑格比。在9月20日 0115 UTC,日本气象厅升格为强热带风暴。在9月19日 1250 UTC,日本气象厅升格为台风。在9月19日 1500 UTC,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升格为台风。 菲律宾大气地理天文部门将黑格比命名为“Nina”[103]。
台风蔷薇(Jangmi)
编辑PAGASA: Ofel
猛烈台风(JMA) | |
5级 超级 台风(SSHWS) | |
持续日期 | 2008年9月24日-2008年10月1日 |
---|---|
强度 | 215 km/h(130 mph)(十分钟) 905 hPa(mbar) |
蔷薇于9月24日在雅浦岛西北偏北约340公里的北太平洋西部上形成为一热带低压。初时一个广阔的副热带高压脊位于蔷薇中心以北,蔷薇沿着该副热带高压脊之西南面大致向西北偏西移动。它在高空辐散非常良好,附近水温颇高及垂直风切变微弱的大气环境下迅速增强,当晚它增强为热带风暴,翌日凌晨增强为强热带风暴。蔷薇于9月26日下午进一步增强为台风及转向西北移动。 它于9月27日进一步增强,被联合台风警报中心调升为相当于五级飓风的强度,其中心十分钟最高持续风力为每小时215公里(日本气象厅评级),一分钟最高持续风力更达每小时260公里,最高阵风亦接近每小时305公里。台风蔷薇是自2007年台风圣帕首个达五级飓风强度的热带气旋,亦是2008年最强的热带气旋。蔷薇发展出一个55公里宽的完整无云的风眼,它亦增强至大气环境所能容纳的最高强度。 台风蔷薇在登陆前受陆地影响减弱至相当于四级飓风的强度,并于9月28日下午3时40分在台湾宜兰县南澳乡附近登陆。[104] 当晚它穿越台湾北部,它受台湾地形影响,曾短暂向西南移动并迅速减弱。随后西风槽经过令副热带高压脊东退,令蔷薇转向北移动,它于9月29日离开台湾,并减为一强热带风暴,傍晚再减弱为热带风暴及沿着副热带高压脊之西北部转向东北移动。蔷薇受较高垂直风切变和较冷海水的影响继续减弱。蔷薇于9月30日进一步转向东北偏东移动,穿越东海。 蔷薇于10月1日受西风槽影响,于晚上在鹿儿岛以南约170公里变性为温带气旋,穿越日本以南海域。
热带风暴米克拉(Mekkhala)
编辑热带风暴(JMA) | |
热带风暴(SSHWS) | |
持续日期 | 2008年9月27日-2008年10月1日 |
---|---|
强度 | 85 km/h(50 mph)(十分钟) 990 hPa(mbar) |
在9月27日,一热带低压在南海之海面上形成。9月28日,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它升格为热带风暴。 10月1日,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为米克拉发出最后警告。
热带风暴海高斯(Higos)
编辑PAGASA: Pablo
热带风暴(JMA) | |
热带风暴(SSHWS) | |
持续日期 | 2008年9月29日-2008年10月4日 |
---|---|
强度 | 65 km/h(40 mph)(十分钟) 996 hPa(mbar) |
海高斯于9月29日在马尼拉东南约1130公里的菲律宾以东海域形成为一热带低压,它初时在其中心以北的高压脊引导下,大致向西北移动,翌日增强为热带风暴及穿越菲律宾中部。当日下午海高斯登陆菲律宾,强度略为下降。 10月1日海高斯稍为采取一个偏北路径,当晚在马尼拉西南约40公里处掠过[105],受地形影响,强度进一步下降。翌日海高斯进入南海,在香港以南约680公里掠过[106],并减弱为热带低压。海高斯继续受在其中心以北的高压脊引导,高速向西北偏西移动,穿越南海中部。 10月3日,海高斯以北的高压脊出现一个弱点,令它渐渐转向西北偏北移动。同时,海高斯因南海环境颇佳而重新增强为热带风暴[107],当晚它登陆海南岛文昌市龙楼镇[108],并继续向北移动,穿越海南岛东部及趋向广东西部。受到海南岛陆地影响,海高斯移动转为缓慢,组织转差,对流明显减弱及更为松散,于翌日上午5时才离开海南岛[109],同日上午10时左右再一次减弱为一热带低压。 当日下午海高斯继续逼近广东西部,并于下午五时十分登陆吴川市大山江镇。登陆海高斯进一步减弱,它于翌日凌晨减弱为一低压区。[110] 菲律宾大气地理天文部门将海高斯命名为“Pablo”。
热带风暴巴威(Bavi)
编辑热带风暴(JMA) | |
热带风暴(SSHWS) | |
持续日期 | 2008年10月19日-2008年10月20日 |
---|---|
强度 | 85 km/h(50 mph)(十分钟) 992 hPa(mbar) |
在10月19日,一热带低压在九州东南之海面上形成。同日,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它升格为热带风暴。10月20日,巴威转变为温带气旋。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为巴威发出最后警告。
强热带风暴美莎克(Maysak)
编辑PAGASA: Quinta-Siony
强热带风暴(JMA) | |
热带风暴(SSHWS) | |
持续日期 | 2008年11月7日-2008年11月11日 |
---|---|
强度 | 95 km/h(60 mph)(十分钟) 985 hPa(mbar) |
在11月7日,一热带低压在巴拉望岛西北之海面上形成。同日,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它升格为热带风暴。翌日于西沙以东海面再升格为一强热带风暴,受南海北部的一股冷锋影响,美莎克移至东沙南面海域时移动相当缓慢,并在马来西亚沙巴北面海岸一带受赤道无风带影响而减弱。11月10日,它减弱为一热带低压,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为美莎克发出最后警告。同日20时,它减弱为一低压区。11月12日,美莎克的环流重新增强,联合台风警报中心把它重新升格为热带扰动。同日晚上,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为它发出热带气旋形成警报(TCFA)。[111] 但是,因美莎克迟迟不增强,最后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在11月14日取消热带气旋形成警报,并把它降格为热带云团。 菲律宾大气地理天文部门将美莎克命名为“Quinta-Siony”。 因台风环流与东北季候风结合,在台湾中部以北及东部地区降下豪大雨。
热带风暴海神(Haishen)
编辑热带风暴(JMA) | |
热带风暴(SSHWS) | |
持续日期 | 2008年11月15日-2008年11月16日 |
---|---|
强度 | 75 km/h(45 mph)(十分钟) 1004 hPa(mbar) |
11月15日,一热带低压于硫磺岛附近形成,它增强为热带风暴。翌日,它迅速演变成温带气旋。
热带风暴红霞(Noul)
编辑PAGASA: Tonyo
热带风暴(JMA) | |
热带风暴(SSHWS) | |
持续日期 | 2008年11月16日-2008年11月18日 |
---|---|
强度 | 75 km/h(45 mph)(十分钟) 994 hPa(mbar) |
11月12日,一热带扰动于棉兰老岛以东生成。当日,联合台风警报中心给予其评级为“POOR”。 11月14日,该热带扰动于棉兰老岛登陆,之后移入苏禄海。 11月16日,该热带扰动在巴拉望岛登陆,之后移入南海。联合台风警报中心随后升格其为热带低气压,并给予其编号26W。该日晚上,该热带低气压增强为一热带风暴,并命名为红霞。 11月17日,红霞于越南芽庄市沿海登陆,移入越南境内。同日,红霞在柬埔寨境内减弱为一热带低气压,之后逐渐消散。 菲律宾大气地理天文部门将红霞命名为“Tonyo”。
台风白海豚(Dolphin)
编辑PAGASA: Ulysses
台风(JMA) | |
2级 台风(SSHWS) | |
持续日期 | 2008年12月10日-2008年12月19日 |
---|---|
强度 | 120 km/h(75 mph)(十分钟) 970 hPa(mbar) |
12月初,一低压区在关岛西北面海域形成,它迅速向东北移动并转化为一个温带气旋。12月4日,该温带气旋移至北纬30度线附近,即威克岛以北附近,并向东移动,中心风力增强至烈风程度。它移至东经170度线附近转向东南移。12月8日,日本气象厅将它升格为热带低压,指它由一个温带气旋转化为一个热带气旋。12月9日,由于水汽不足,它逐渐减弱,日本气象厅将它降格为低压区。12月10日,日本气象厅将它重新升格为热带低压。同日,联合台风警报中心把它确认为热带低压,由“POOR”直接升格为热带低压。12月11日,该热带低压掠过关岛以南海域。12月12日,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27W升格为热带风暴。同日,日本气象厅为27W发出烈风警告。当日下午,日本气象厅将27W升格为热带风暴,并给予名称白海豚。12月15日,日本气象厅将它升格为强热带风暴。同日,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白海豚升格为台风。同日,日本气象厅将它升格为台风。 12月19日,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为白海豚发出最后警告。菲律宾大气地理天文部门将白海豚命名为“Ulysses”。
未被国际命名的热带气旋
编辑除了被日本气象厅命名的热带气旋外,还有一些没被命名的热带低压和被联合台风警报中心认为是热带风暴的热带气旋。以下列出那些热带气旋的资料。
热带低压01W
编辑热带低压(JMA) | |
热带风暴(SSHWS) | |
持续日期 | 2008年1月13日-2008年1月16日 |
---|---|
强度 | 55 km/h(35 mph)(十分钟) 1004 hPa(mbar) |
在1月13日,一热带低压于在马尼拉之西南形成[112]。第二天,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它升格为热带风暴[113]。同日,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它降格为热带低压[114]。1月15日,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为它发出最后报告[115]。同日,联合台风警报中心重新为它发出报告[116]。第二天,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为它发出最后报告[117]。
热带低压
编辑热带低压(JMA) | |
持续日期 | 2008年1月22日-2008年1月23日 |
---|---|
强度 | 55 km/h(35 mph)(十分钟) 1006 hPa(mbar) |
热带低压
编辑热带低压(JMA) | |
持续日期 | 2008年3月26日-2008年3月27日 |
---|---|
强度 | 55 km/h(35 mph)(十分钟) 1006 hPa(mbar) |
热带低压
编辑PAGASA: Gener
热带低压(JMA) | |
持续日期 | 2008年7月4日-2008年7月7日 |
---|---|
强度 | 55 km/h(35 mph)(十分钟) 1000 hPa(mbar) |
在7月4日,菲律宾大气地理天文部门发现一热带低压在Coron之西北形成[118]。第二天,它离开菲律宾的警告范围,菲律宾大气地理天文部门为它发出最后报告[119]。日本气象厅在7月7日将它确认为热带低压[120],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也曾为它发出“热带气旋形成警报”(TCFA)[121],后因为它登陆广东东部而将TCFA取消[122]。它的登录地点惠州一带,曾刮起数小时的狂风,伴随大雨。该热带低压于7月7日下午2时最接近香港,当时它位于香港东南偏南约40公里(22°06′N 114°30′E / 22.1°N 114.5°E - JTWC下午2时的定位),,当时它掠过香港以南海域。当日天文台3度发出雷暴警告(香港) [123][124][125]。
当晚热带低压登陆广东东部,并进一步减弱,但翌日仍为香港带来暴雨,天文台于9时15分发出黄色暴雨警告信号,并于10时45分取消。[126][127] 与热带低压相关的西南气流于7月8日为香港带来不稳定的天气。
由于香港天文台没有将Gener升格为热带低压,因此并没发出一号戒备信号。 菲律宾大气地理天文部门将此热带低压命名为“Gener”[118]。
热带低压11W
编辑热带低压(JMA) | |
热带风暴(SSHWS) | |
持续日期 | 2008年8月13日-2008年8月14日 |
---|---|
强度 | 55 km/h(35 mph)(十分钟) 998 hPa(mbar) |
在8月13日,一热带低压在那霸之北形成[128]。第二天,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为它发出最后报告[129]。
热带低压基卡(Kika)
编辑热带低压(SSHWS) | |
持续日期 | 2008年8月14日(进入西北太平洋)-2008年8月16日 |
---|---|
强度 | 35 km/h(25 mph) (一分钟) 1010 hPa(mbar) |
8月14日下午2时,基卡的残余云系在越过国际日期变更线进入西北太平洋范围后重新发展,因此改由日本气象厅(JMA)发报。下午5时,日本气象厅将其评定为低压区。同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评定为热带低压,沿用中太平洋名称基卡。8月16日,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对其发出最后的警报。[130]
热带低压14W
编辑PAGASA: Lawin
热带低压(JMA) | |
热带风暴(SSHWS) | |
持续日期 | 2008年8月25日-2008年8月28日 |
---|---|
强度 | 55 km/h(35 mph)(十分钟) 1002 hPa(mbar) |
在8月25日,菲律宾大气地理天文部门发现一热带低压在Virac之东南形成[131],日本气象厅在第二天把它确认为热带低压[132]。同日,联合台风警报中心把它确认为热带低压[133]。8月27日,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它升格为热带风暴[134]。同日,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它降格为热带低压[135]。第二天,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为它发出最后报告[136]。
菲律宾大气地理天文部门将14W命名为“Lawin”[131]。
热带低压16W
编辑热带低压(JMA) | |
热带风暴(SSHWS) | |
持续日期 | 2008年9月10日-2008年9月11日 |
---|---|
强度 | 55 km/h(35 mph)(十分钟) 1002 hPa(mbar) |
在9月10日,一热带风暴在东京之东南形成[137]。同日,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它降格为热带低压[138]。同日,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它升格为热带风暴[139]。第二天,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它降格为热带低压[140]。同日,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为它发出最后报告[141]。
热带低压17W
编辑热带低压(JMA) | |
热带风暴(SSHWS) | |
持续日期 | 2008年9月14日-2008年9月14日 |
---|---|
强度 | 45 km/h(30 mph)(十分钟) 1012 hPa(mbar) |
在9月14日,一低压区于转化为温带气旋前在东京以东增强为热带低压[142]。同日,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为它发出最后报告[142]。
热带低压22W
编辑热带低压(JMA) | |
热带风暴(SSHWS) | |
持续日期 | 2008年10月13日-2008年10月15日 |
---|---|
强度 | 55 km/h(35 mph)(十分钟) 1006 hPa(mbar) |
在10月13日,一热带低压在海南岛以西,北部湾以南形成。翌日,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它升格为热带风暴。10月15日,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它降格为热带低压。同日,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为它发出最后报告。
热带低压
编辑PAGASA: Rolly
热带低压(PAGASA) | |
持续日期 | 2008年11月7日-2008年11月9日 |
---|---|
强度 | 55 km/h(35 mph)(十分钟) 1006 hPa(mbar) |
在11月6日,一热带扰动在菲律宾海形成。第二天,联合台风警报中心把它确认为一热带扰动,并评级为“fair”。同日菲律宾大气地理天文部门把它升格为热带低压。11月9日,菲律宾大气地理天文部门为它发出最后报告并将它降格为低压区。
菲律宾大气地理天文部门将它命名为“Rolly”。
热带气旋时间表
编辑热带气旋名单
编辑西北太平洋的热带气旋是由日本气象厅东京台风中心命名。名字是根据以下名单而定,不按年度划分。风暴名字是由世界气象组织台风小组的成员提供,14个成员国和地区各自提交10个名称,并以该国英文名称按字母顺序排列。在2008年使用的名字清单中,有5个名字被替换,新名字“三巴”、“马力斯”、“山神”、“丽琵”和“山竹”,分别取代了“珍珠”、“碧利斯”、“桑美”、“象神”及“榴梿”。2007年使用过的与本年未用名称以灰色表示,黑体字表示今年已经使用过。
提供国家/地区 | 名称 | ||||
---|---|---|---|---|---|
柬埔寨 | 达维 | 康妮 | 娜基莉 0805 | 科罗旺 | 莎莉嘉 |
中国 | 海葵 | 玉兔 | 风神 0806 | 杜鹃 | 海马 |
朝鲜 | 鸿雁 | 桃芝 | 海鸥 0807 | 彩虹 | 米雷 |
中国香港 | 启德 | 万宜 | 凤凰 0808 | 彩云 | 马鞍 |
日本 | 天秤 | 天兔 | 北冕 0809 | 巨爵 | 蝎虎 |
老挝 | 布拉万 | 帕布 | 巴蓬 0810 | 凯萨娜 | 洛坦 |
中国澳门 | 三巴 | 蝴蝶 | 黄蜂 0811 | 芭玛 | 梅花 |
马来西亚 | 傑拉华 | 圣帕 | 鹦鹉 0812 | 茉莉 | 苗柏 |
密克罗尼西亚 | 艾云尼 | 菲特 | 森拉克 0813 | 尼伯特 | 南玛都 |
菲律宾 | 马力斯 | 丹娜丝 | 黑格比 0814 | 卢碧 | 塔拉斯 |
韩国 | 格美 | 百合 | 蔷薇 0815 | 银河 | 奥鹿 |
泰国 | 派比安 | 韦帕 | 米克拉 0816 | 妮妲 | 玫瑰 |
美国 | 玛莉亚 | 范斯高 | 海高斯 0817 | 奥麦斯 | 洛克 |
越南 | 山神 | 利奇马 | 巴威 0818 | 康森 | 桑卡 |
柬埔寨 | 宝霞 | 罗莎 | 美莎克 0819 | 灿都 | 纳沙 |
中国 | 悟空 | 海燕 | 海神 0820 | 电母 | 海棠 |
朝鲜 | 清松 | 杨柳 | 红霞 0821 | 蒲公英 | 尼格 |
中国香港 | 珊珊 | 玲玲 | 白海豚 0822 | 狮子山 | 榕树 |
日本 | 摩羯 | 剑鱼 | 鲸鱼 | 圆规 | 天鹰 |
老挝 | 丽琵 | 法茜 | 灿鸿 | 南川 | 帕卡 |
中国澳门 | 贝碧嘉 | 琵琶 | 莲花 | 玛瑙 | 珊瑚 |
马来西亚 | 温比亚 | 塔巴 | 浪卡 | 莫兰蒂 | 玛娃 |
密克罗尼西亚 | 苏力 | 米娜 | 苏迪罗 | 凡亚比 | 古超 |
菲律宾 | 西马仑 | 海贝思 | 莫拉菲 | 马勒卡 | 泰利 |
韩国 | 飞燕 | 浣熊 0801 | 天鹅 | 鲇鱼 | 杜苏芮 |
泰国 | 山竹 | 威马逊 0802 | 莫拉克 | 暹芭 | 卡努 |
美国 | 尤特 | 麦德姆 0803 | 艾涛 | 艾利 | 韦森特 |
越南 | 潭美 | 夏浪 0804 | 环高 | 桑达 | 苏拉 |
菲律宾大气地理天文部门 (PAGASA) 使用自己一套命名法,作于该国风暴责任范围内的热带气旋命名之用。名单每四年循环再用,因此本年名单与2004年太平洋台风季的名单相同,但热带气旋名称 Unding, Violeta 和 Winnie 则被 Ulysses, Vicky 和 Warren 所取代[143]。本年未用名称以灰色字表示,粗体名称则表示该风暴活跃中。
|
|
|
|
|
参考资料
编辑- ^ Gary Padgett. GARY PADGETT'S MONTHLY GLOBAL TROPICAL CYCLONE SUMMARY (MAY, 2003). 2003-08-17 [2008-06-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2-20).
- ^ 2.0 2.1 2.2 2.3 2008 Predictions of Seasonal Tropical Cyclone Activity over the Western North Pacific.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2008-04-18 [2008-06-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5-01).
- ^ 3.0 3.1 Updated Prediction of Seasonal Tropical Cyclone Activity over the Western North Pacific for 2008.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2008-06-24 [2008-06-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1-29).
- ^ Digital Typhoon: Typhoon List (2008). Kitamoto Laboratory. [2008-09-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1-31).
- ^ 5.0 5.1 http://i31.tinypic.com/fut0m0.jpg. [2008-06-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04). 外部链接存在于
|title=
(帮助) - ^ ftp://ftp.met.fsu.edu/pub/weather/tropical/Tokyo/2008041312.RJTD. 2008-04-13 [2008-06-28]. 外部链接存在于
|title=
(帮助)[永久失效链接] - ^ ftp://ftp.met.fsu.edu/pub/weather/tropical/GuamStuff/2008041403-WTPN.PGTW. [2008-07-31]. 外部链接存在于
|title=
(帮助)[永久失效链接] - ^ ftp://ftp.met.fsu.edu/pub/weather/tropical/GuamStuff/2008041415-WTPN.PGTW. [2008-07-31]. 外部链接存在于
|title=
(帮助)[永久失效链接] - ^ WebCite query result. [2008-07-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4-15).
- ^ WebCite query result. [2008-07-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4-16).
- ^ WebCite query result. [2008-07-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4-17).
- ^ WebCite query result. [2008-07-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4-16).
- ^ Du Guodong. Typhoon Neoguri disrupts air and sea traffic in Hong Kong. China View/Xinhua. 2008-04-19 [2008-06-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 ^ 14.0 14.1 14.2 14.3 Digital Typhoon: Typhoon 200801 (NEOGURI) - Detailed Track Charts. Kitamoto Laboratory. 2008-04-19 [2008-06-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06).
- ^ Typhoon Neoguri hits South China. ChinaDaily. 2008-04-20 [2008-06-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04).
- ^ 16.0 16.1 WebCite query result. [2008-06-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5-07).
- ^ ftp://ftp.met.fsu.edu/pub/weather/tropical/Tokyo/2008050700.RJTD. [2008-06-28]. 外部链接存在于
|title=
(帮助)[永久失效链接] - ^ 18.0 18.1 18.2 18.3 18.4 Digital Typhoon: Typhoon 200802 (RAMMASUN) - Detailed Track Charts. Kitamoto Laboratory. 2008-05-13 [2008-06-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06).
- ^ 19.0 19.1 19.2 19.3 19.4 Super Typhoon-4 RAMMASUN Tracking Information. Unisys. [2008-06-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1-23).
- ^ 20.0 20.1 20.2 Tropical Storm MATMO Tracking Information. Unisys. [2008-07-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1-23).
- ^ 21.0 21.1 Digital Typhoon: Typhoon 200803 (MATMO) - Detailed Track Charts. Kitamoto Laboratory. 2008-05-17 [2008-07-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06).
- ^ WebCite query result. RSMC Tokyo - Japan Meteorological Agency. [2008-07-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6-16).
- ^ WebCite query result. [2008-07-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5-15).
- ^ 24.0 24.1 24.2 24.3 24.4 Super Typhoon-4 NAKRI Tracking Information. Unisys. [2008-07-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1-23).
- ^ 25.0 25.1 25.2 25.3 25.4 Digital Typhoon: Typhoon 200805 (NAKRI) - Detailed Track Charts. Kitamoto Laboratory. 2008-06-03 [2008-07-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1).
- ^ WebCite query result. [2008-07-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5-29).
- ^ WebCite query result. [2008-06-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6-20).
- ^ 28.0 28.1 WebCite query result. [2008-07-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7-14).
- ^ ftp://ftp.met.fsu.edu/pub/weather/tropical/Tokyo/2008071206.RJTD. [2008-07-14]. 外部链接存在于
|title=
(帮助)[永久失效链接] - ^ WebCite query result. [2008-07-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7-14).
- ^ WebCite query result. [2008-07-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7-15).
- ^ WebCite query result. [2008-07-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20).
- ^ ftp://ftp.met.fsu.edu/pub/weather/tropical/GuamStuff/2008071509-WTPN.PGTW. [2008-07-17]. 外部链接存在于
|title=
(帮助)[永久失效链接] - ^ ftp://ftp.met.fsu.edu/pub/weather/tropical/GuamStuff/2008071515-WTPN.PGTW. [2008-07-16]. 外部链接存在于
|title=
(帮助)[永久失效链接] - ^ WebCite query result. [2008-07-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06).
- ^ WebCite query result. [2008-07-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06).
- ^ ftp://ftp.met.fsu.edu/pub/weather/tropical/GuamStuff/2008071703-WTPN.PGTW. [2008-07-18]. 外部链接存在于
|title=
(帮助)[永久失效链接] - ^ 38.0 38.1 38.2 Digital Typhoon: Typhoon 200807 (KALMAEGI) - Detailed Track Charts. Kitamoto Laboratory. 2008-07-18 [2008-07-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06).
- ^ WebCite query result. [2008-07-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20).
- ^ ftp://ftp.met.fsu.edu/pub/weather/tropical/GuamStuff/2008071803-WTPN.PGTW. [2008-07-18]. 外部链接存在于
|title=
(帮助)[永久失效链接] - ^ WebCite query result. [2008-07-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06).
- ^ ftp://ftp.met.fsu.edu/pub/weather/tropical/GuamStuff/2008071821-WTPN.PGTW. [2008-07-31]. 外部链接存在于
|title=
(帮助)[永久失效链接] - ^ WebCite query result. [2008-07-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06).
- ^ 44.0 44.1 WebCite query result. [2008-07-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7-24).
- ^ ftp://ftp.met.fsu.edu/pub/weather/tropical/Tokyo/2008072300.RJTD. [2008-08-09]. 外部链接存在于
|title=
(帮助)[永久失效链接] - ^ ftp://ftp.met.fsu.edu/pub/weather/tropical/GuamStuff/2008072415-WTPN.PGTW. [2008-08-09]. 外部链接存在于
|title=
(帮助)[永久失效链接] - ^ ftp://ftp.met.fsu.edu/pub/weather/tropical/GuamStuff/2008072503-WTPN.PGTW. [2008-08-09]. 外部链接存在于
|title=
(帮助)[永久失效链接] - ^ WebCite query result. [2008-08-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7-25).
- ^ WebCite query result. [2008-08-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06).
- ^ ftp://ftp.met.fsu.edu/pub/weather/tropical/GuamStuff/2008072615-WTPN.PGTW. [2008-08-09]. 外部链接存在于
|title=
(帮助)[永久失效链接] - ^ WebCite query result. [2008-08-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06).
- ^ 52.0 52.1 Digital Typhoon: Typhoon 200808 (FUNG-WONG) - Detailed Track Charts. Kitamoto Laboratory. 2008-07-29 [2008-08-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06).
- ^ WebCite query result. [2008-08-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06).
- ^ ftp://ftp.met.fsu.edu/pub/weather/tropical/GuamStuff/2008072815-WTPN.PGTW. [2008-08-09]. 外部链接存在于
|title=
(帮助)[永久失效链接] - ^ ftp://ftp.met.fsu.edu/pub/weather/tropical/GuamStuff/2008072821-WTPN.PGTW. [2008-08-09]. 外部链接存在于
|title=
(帮助)[永久失效链接] - ^ WebCite query result. [2008-08-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06).
- ^ WebCite query result. [2008-08-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06).
- ^ 58.0 58.1 WebCite query result. [2008-08-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8-04).
- ^ ftp://ftp.met.fsu.edu/pub/weather/tropical/Tokyo/2008080318.RJTD. [2008-08-04]. 外部链接存在于
|title=
(帮助)[永久失效链接] - ^ ftp://ftp.met.fsu.edu/pub/weather/tropical/GuamStuff/2008080403-WTPN.PGTW. [2008-08-04]. 外部链接存在于
|title=
(帮助)[永久失效链接] - ^ ftp://ftp.met.fsu.edu/pub/weather/tropical/GuamStuff/2008080415-WTPN.PGTW. [2008-08-05]. 外部链接存在于
|title=
(帮助)[永久失效链接] - ^ WebCite query result. [2008-08-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8-05).
- ^ WebCite query result. [2008-08-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8-06).
- ^ 64.0 64.1 64.2 64.3 Digital Typhoon: Typhoon 200809 (KAMMURI) - Detailed Track Charts. Kitamoto Laboratory. 2008-08-06 [2008-08-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06).
- ^ WebCite query result. [2008-08-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8-06).
- ^ ftp://ftp.met.fsu.edu/pub/weather/tropical/GuamStuff/2008080621-WTPN.PGTW. [2008-08-07]. 外部链接存在于
|title=
(帮助)[永久失效链接] - ^ WebCite query result. [2008-08-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8-08).
- ^ WebCite query result. [2008-08-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8-10).
- ^ WebCite query result. [2008-08-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8-11).
- ^ ftp://ftp.met.fsu.edu/pub/weather/tropical/GuamStuff/2008081421-WTPN.PGTW. [2008-08-15]. 外部链接存在于
|title=
(帮助)[永久失效链接] - ^ ftp://ftp.met.fsu.edu/pub/weather/tropical/GuamStuff/2008081503-WTPN.PGTW. [2008-08-15]. 外部链接存在于
|title=
(帮助)[永久失效链接] - ^ WebCite query result. [2008-08-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8-15).
- ^ ftp://ftp.met.fsu.edu/pub/weather/tropical/GuamStuff/2008081621-WTPN.PGTW. [2008-08-17]. 外部链接存在于
|title=
(帮助)[永久失效链接] - ^ WebCite query result. [2008-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8-17).
- ^ ftp://ftp.met.fsu.edu/pub/weather/tropical/GuamStuff/2008081703-WTPN.PGTW. [2008-08-17]. 外部链接存在于
|title=
(帮助)[永久失效链接] - ^ ftp://ftp.met.fsu.edu/pub/weather/tropical/GuamStuff/2008081715-WTPN.PGTW. [2008-08-17]. 外部链接存在于
|title=
(帮助)[永久失效链接] - ^ WebCite query result. [2008-08-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8-18).
- ^ WebCite query result. [2008-08-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06).
- ^ ftp://ftp.met.fsu.edu/pub/weather/tropical/GuamStuff/2008081815-WTPN.PGTW. [2008-08-19]. 外部链接存在于
|title=
(帮助)[永久失效链接] - ^ WebCite query result. [2008-08-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06).
- ^ WebCite query result. [2008-08-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06).
- ^ ftp://ftp.met.fsu.edu/pub/weather/tropical/GuamStuff/2008082121-WTPN.PGTW. [2008-08-23]. 外部链接存在于
|title=
(帮助)[永久失效链接] - ^ 83.0 83.1 Digital Typhoon: Typhoon 200812 (NURI) - Detailed Track Charts. Kitamoto Laboratory. 2008-08-23 [2008-08-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06).
- ^ ftp://ftp.met.fsu.edu/pub/weather/tropical/GuamStuff/2008082221-WTPN.PGTW. [2008-08-23]. 外部链接存在于
|title=
(帮助)[永久失效链接] - ^ WebCite query result. [2008-08-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06).
- ^ WebCite query result. [2008-08-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8-17).
- ^ 87.0 87.1 WebCite query result. [2008-09-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9-08).
- ^ ftp://ftp.met.fsu.edu/pub/weather/tropical/Tokyo/2008090800.RJTD. [2008-09-08]. 外部链接存在于
|title=
(帮助)[永久失效链接] - ^ ftp://ftp.met.fsu.edu/pub/weather/tropical/GuamStuff/2008090815-WTPN.PGTW. [2008-09-09]. 外部链接存在于
|title=
(帮助)[永久失效链接] - ^ WebCite query result. [2008-09-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06).
- ^ ftp://ftp.met.fsu.edu/pub/weather/tropical/GuamStuff/2008090821-WTPN.PGTW. [2008-09-09]. 外部链接存在于
|title=
(帮助)[永久失效链接] - ^ WebCite query result. [2008-09-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06).
- ^ ftp://ftp.met.fsu.edu/pub/weather/tropical/GuamStuff/2008090915-WTPN.PGTW. [2008-09-10]. 外部链接存在于
|title=
(帮助)[永久失效链接] - ^ WebCite query result. [2008-09-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06).
- ^ 95.0 95.1 95.2 Digital Typhoon: Typhoon 200813 (SINLAKU) - Detailed Track Charts. Kitamoto Laboratory. 2008-09-14 [2008-09-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06).
- ^ ftp://ftp.met.fsu.edu/pub/weather/tropical/GuamStuff/2008091521-WTPN.PGTW. [2008-09-19]. 外部链接存在于
|title=
(帮助)[永久失效链接] - ^ WebCite query result. [2008-09-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9-16).
- ^ ftp://ftp.met.fsu.edu/pub/weather/tropical/GuamStuff/2008091803-WTPN.PGTW. [2008-09-19]. 外部链接存在于
|title=
(帮助)[永久失效链接] - ^ ftp://ftp.met.fsu.edu/pub/weather/tropical/GuamStuff/2008091809-WTPN.PGTW. [2008-09-19]. 外部链接存在于
|title=
(帮助)[永久失效链接] - ^ ftp://ftp.met.fsu.edu/pub/weather/tropical/GuamStuff/2008091903-WTPN.PGTW. [2008-09-19]. 外部链接存在于
|title=
(帮助)[永久失效链接] - ^ ftp://ftp.met.fsu.edu/pub/weather/tropical/GuamStuff/2008091821-WTPN.PGTW. [2008-09-19]. 外部链接存在于
|title=
(帮助)[永久失效链接] - ^ ftp://ftp.met.fsu.edu/pub/weather/tropical/GuamStuff/2008091909-WTPN.PGTW. [2008-09-19]. 外部链接存在于
|title=
(帮助)[永久失效链接] - ^ WebCite query result. [2008-09-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9-19).
- ^ http://hk.news.yahoo.com/article/080928/4/8gc3.html[失效链接] “蔷薇”袭台 今停工停课
- ^ http://www.info.gov.hk/gia/wr/200810/02/P200810020006.htm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天 气 稿 第 005 号 - 本港天气预报
- ^ http://www.info.gov.hk/gia/wr/200810/02/P200810020247.htm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天 气 稿 第 147 号 - 热带气旋警报
- ^ http://www.info.gov.hk/gia/wr/200810/03/P200810030104.htm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天 气 稿 第 077 号 - 热带气旋警报
- ^ http://www.info.gov.hk/gia/wr/200810/03/P200810030365.htm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天 气 稿 第 190 号 - 热带气旋警报
- ^ http://www.info.gov.hk/gia/wr/200810/04/P200810040082.htm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天 气 稿 第 061 号 - 热带气旋警报
- ^ http://www.info.gov.hk/gia/wr/200810/05/P200810050048.htm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天 气 稿 第 038 号 - 本港天气预报
- ^ https://metocph.nmci.navy.mil/jtwc/warnings/wp2408web.txt[永久失效链接]
- ^ ftp://ftp.met.fsu.edu/pub/weather/tropical/GuamStuff/2008011309-WTPN.PGTW. [2008-07-31]. 外部链接存在于
|title=
(帮助)[永久失效链接] - ^ ftp://ftp.met.fsu.edu/pub/weather/tropical/GuamStuff/2008011403-WTPN.PGTW. [2008-07-31]. 外部链接存在于
|title=
(帮助)[永久失效链接] - ^ ftp://ftp.met.fsu.edu/pub/weather/tropical/GuamStuff/2008011421-WTPN.PGTW. [2008-07-31]. 外部链接存在于
|title=
(帮助)[永久失效链接] - ^ ftp://ftp.met.fsu.edu/pub/weather/tropical/GuamStuff/2008011509-WTPN.PGTW. [2008-07-31]. 外部链接存在于
|title=
(帮助)[永久失效链接] - ^ ftp://ftp.met.fsu.edu/pub/weather/tropical/GuamStuff/2008011521-WTPN.PGTW. [2008-07-31]. 外部链接存在于
|title=
(帮助)[永久失效链接] - ^ ftp://ftp.met.fsu.edu/pub/weather/tropical/GuamStuff/2008011615-WTPN.PGTW. [2008-07-31]. 外部链接存在于
|title=
(帮助)[永久失效链接] - ^ 118.0 118.1 WebCite query result. [2008-07-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7-05).
- ^ WebCite query result. [2008-07-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7-04).
- ^ ftp://ftp.met.fsu.edu/pub/weather/tropical/Tokyo/2008070706.RJTD. [2008-07-09]. 外部链接存在于
|title=
(帮助)[永久失效链接] - ^ ftp://ftp.met.fsu.edu/pub/weather/tropical/GuamStuff/2008070701-WTPN.PGTW. [2008-07-09]. 外部链接存在于
|title=
(帮助)[永久失效链接] - ^ WebCite query result. [2008-07-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7-07).
- ^ http://www.info.gov.hk/gia/wr/200807/07/P200807070020.htm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天 气 稿 第 015 号 - 雷暴警告
- ^ http://www.info.gov.hk/gia/wr/200807/07/P200807070155.htm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天 气 稿 第 093 号 - 雷暴警告
- ^ http://www.info.gov.hk/gia/wr/200807/07/P200807070290.htm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天 气 稿 第 156 号 - 雷暴警告
- ^ http://www.info.gov.hk/gia/wr/200807/08/P200807080093.htm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天 气 稿 第 073 号 - 暴雨警告信号
- ^ 天 氣 稿 第 099 號 - 暴雨警告信號. [2009-0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15).
- ^ ftp://ftp.met.fsu.edu/pub/weather/tropical/GuamStuff/2008081303-WTPN.PGTW. [2008-08-14]. 外部链接存在于
|title=
(帮助)[永久失效链接] - ^ ftp://ftp.met.fsu.edu/pub/weather/tropical/GuamStuff/2008081415-WTPN.PGTW. [2008-08-14]. 外部链接存在于
|title=
(帮助)[永久失效链接] - ^ Jeff Powell. Tropical Storm Kika Tropical Cyclone Report. Central Pacific Hurricane Center. 2008-11-30 [2008-1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2-03).
- ^ 131.0 131.1 WebCite query result. [2008-09-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8-25).
- ^ ftp://ftp.met.fsu.edu/pub/weather/tropical/Tokyo/2008082600.RJTD. [2008-09-08]. 外部链接存在于
|title=
(帮助)[永久失效链接] - ^ ftp://ftp.met.fsu.edu/pub/weather/tropical/GuamStuff/2008082615-WTPN.PGTW. [2008-09-08]. 外部链接存在于
|title=
(帮助)[永久失效链接] - ^ WebCite query result. [2008-09-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8-28).
- ^ WebCite query result. [2008-09-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8-28).
- ^ ftp://ftp.met.fsu.edu/pub/weather/tropical/GuamStuff/2008082803-WTPN.PGTW. [2008-09-08]. 外部链接存在于
|title=
(帮助)[永久失效链接] - ^ ftp://ftp.met.fsu.edu/pub/weather/tropical/GuamStuff/2008091003-WTPN.PGTW. [2008-09-10]. 外部链接存在于
|title=
(帮助)[永久失效链接] - ^ ftp://ftp.met.fsu.edu/pub/weather/tropical/GuamStuff/2008091015-WTPN.PGTW. [2008-09-12]. 外部链接存在于
|title=
(帮助)[永久失效链接] - ^ ftp://ftp.met.fsu.edu/pub/weather/tropical/GuamStuff/2008091021-WTPN.PGTW. [2008-09-12]. 外部链接存在于
|title=
(帮助)[永久失效链接] - ^ ftp://ftp.met.fsu.edu/pub/weather/tropical/GuamStuff/2008091109-WTPN.PGTW. [2008-09-12]. 外部链接存在于
|title=
(帮助)[永久失效链接] - ^ ftp://ftp.met.fsu.edu/pub/weather/tropical/GuamStuff/2008091121-WTPN.PGTW. [2008-09-12]. 外部链接存在于
|title=
(帮助)[永久失效链接] - ^ 142.0 142.1 ftp://ftp.met.fsu.edu/pub/weather/tropical/GuamStuff/2008091403-WTPN.PGTW. [2008-09-14]. 外部链接存在于
|title=
(帮助)[永久失效链接] - ^ Philippine Tropical Cyclone Names. [2008-07-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