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白草

三白草科三白草属植物

三白草學名Saururus chinensis),又名白面姑白舌骨塘邊藕,是被子植物三白草屬下的物種,為多年生草本植物,高約30~100公分,具有強烈腥味。[1]

三白草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植物界 Plantae
演化支 維管束植物 Tracheophyta
演化支 被子植物 Angiosperms
演化支 木蘭類植物 Magnoliids
目: 胡椒目 Piperales
科: 三白草科 Saururaceae
屬: 三白草屬 Saururus
種:
三白草 S. chinensis
二名法
Saururus chinensis
(Lour.) Baill.
異名
  • Saururopsis chinensis (Lour.) Turcz.
  • Saururopsis cumingii C. DC.
  • Saururus cernuus Thunb.
  • Saururus loureiri Decne.
  • Spathium chinense Lour.

命名由來

編輯

三白草始見於《證類本草》云:「葉如水葒,亦似蕺,又似菝 。葉上有三黑點,高尺許。根如芹根,黃白色而粗大。」[2]新修本草》謂:「此花似旋復花作碧色,又不黃,不似扁豆,其三白草,有三黑點,非白也,古人秘之,隱黑為白爾。陶不見,但聞而傳之,謂實白點。」[3]本草綱目》李時珍曰:「三白草生田澤畔,三月生苗,高二、三尺。莖如蓼,葉如商陸及青葙。四月其顛三葉面上,三次變作白色,余葉仍青不變。俗雲∶一葉白,食小麥;二葉白,食梅杏;三葉白,食黍子。五月開花成穗,如蓼花狀,而色白微香。結細實。根長白虛軟,有節須,狀如泥菖蒲根。」《造化指南》雲∶「五月採花及根,可制雄黃。蘇恭言似水葒,有三黑點者,乃馬蓼,非三白也。藏器所說雖是,但葉亦不似薯蕷。」[4]上述特徵與現今的三白草基本上一致,驗證了三白草的特性與其形態上的特徵。

地理分佈

編輯

三白草為臺灣原生種植物,主要分佈於臺灣平地至低海拔山區,生長於池潭、水田、溝渠等各類濕地。產於基隆、臺北、新竹郊野,平地至低山區或沿岸濕地。中國、韓國、日本、琉球、中南半島、菲律賓、印尼等也都有分佈。[5][6]

形態特徵與特性

編輯

三白草屬多年生草本植物,高約30~100公分。快到開花期時,原本著生於植株頂端上的2~3片的綠色葉片會轉為白色,或綠色和白色各半,因此被命名為三白草。但過了開花期後白色的葉片會漸漸變成淡綠色。[[花穗]抽出後呈下垂狀,但是當位於花序下方的花開始逐漸開放時,花穗會從原先下垂狀變成直立性,這是三百草的特徵之一。[7]

具有粗壯的匍匐根狀莖埋植於土壤中,白色,有縱長粗棱和溝槽,莖直立,高約1米。[8]

葉互生,紙質,闊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長9~15公分,寬6~8公分,前端短尖或漸尖,葉的邊緣無鋸齒狀呈全緣,基部心形或斜心形,兩面無毛,具有明顯的葉脈5-7條均自基部發出,如為7脈時,則最外1對纖細,斜升約2~2.5公分即彎拱網結,網狀脈明顯 [9],且葉片表面有一層蠟質具有防水的功能,摸起來葉片薄且光滑;葉柄長1~3公分,無毛,葉基處有一凹陷缺口,葉柄如同姑婆芋的葉柄一樣,在葉基凹陷處和葉片連接,基部與托葉合生為鞘狀,略抱莖,花序下的2~3片葉,基部常於夏初出現白色塊狀,外面有一個山脊。[10]

雌雄同株,白色總狀花序,腋生,疏被纖細毛,長12公分,花密生,花序具2~3片乳白色的葉狀總苞;總花梗長3~4.5公分,無毛,但花序軸密被短柔毛;花小,無花被,生於苞片腋內;苞片近匙形,上部圓,無毛或有疏緣毛,下部線形,被柔毛,且貼生於花梗上;雄蕊6~7枚,花絲比[花藥]]略長,花藥長圓形,縱裂;雌蕊1枚,雌蕊柱頭4分支,心皮3~5枚,子房上位;4月~7月為開花期。[9]

果實

編輯

果實蒴果,闊卵形,褐色,種子球形,有稜。果實分裂為4個果瓣,果近球形,表面具多疣狀突起,不開裂;8~9月是結果期。[9]

用途

編輯

三白草除了可供觀賞用水生植物,也是一種藥用的植物,其性寒,味辛、甘,為清熱解毒藥,有利尿消腫的功效。多用於治療尿路感染、腎炎水腫、黃疸、腳氣、婦女白帶過多;外用可治療疔瘡癰腫、皮膚濕疹,毒蛇咬傷。[11]雖然坊間認爲三白草有清熱消炎之功效,但仍建議若是覺得身體不適,請勿隨意相信以上所述,而隨意就摘取野外生長的植物回去蒸煮飲用,這樣是很危險的,應至醫院就診,對症下藥才是正確之道。

文化

編輯

三白草的日語名為「ハンゲショウ」,轉寫作漢字可以寫作半夏生、半化粧

日本有名為「半夏生」的雜節,據傳因三白草在此時變白而得名[註 1],古代日本定為夏至後的第11天,現代日本採用太陽達到黃經100°的日期作為半夏生的日期,約在每年7月1-2日。

半夏生對日本人民的農業生產有著較為重要的指導作用,古代日本人民在夏至之後、半夏生之前完成插秧工作,有些地區的農民會從半夏生開始休息5天。[12]半夏生這天所下的雨稱為「半夏雨」或「半夏水」,在民間傳說中有毒,所以人們會蓋好井蓋防止生活生產用水被「半夏雨」污染,以避免中毒。許多地區還有要在這天吃某種風俗食品的習俗,例如在讚岐國有吃烏龍麵的習俗[13],而在福井縣大野市則有吃烤鯖魚的習俗[14][15]等,部分其他地區也有特別的地方習俗。

注釋

編輯
  1. ^ 一說是因半夏在此時長成而得名。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失效連結]
  2. ^ 宋朝唐慎微(公元960-1279年):《證類本草》,卷第十一
  3. ^ 唐朝蘇敬等20餘人編寫(公元659年):《新修本草》,玉石、草、木卷三~十四之卷第十一
  4. ^ 明朝李時珍(公元1578年):《本草綱目》,草部第十六卷 草之五
  5. ^ ,臺灣原生植物保育協會. [2018-04-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4-08). 
  6. ^ [2][永久失效連結]
  7. ^ 2016年:《豐年雜誌》,65卷20期,〈認識有毒植物——三白草〉
  8. ^ 黃增泉等(1984年):《臺灣植物志第二版》,第622頁,臺灣,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9. ^ 9.0 9.1 9.2 1982年:《中國植物志》,第20(1)卷,006頁
  10. ^ [3]
  11. ^ [4]
  12. ^ 倉石忠彥日語仓石忠彦. 民間伝承の分布から見た内陸文化の性格. 內陸文化研究 (信州大學人文學部). 2001, (1): 61–79. ISSN 1346-4108 (日語). 
  13. ^ いろいろなめんの日. 全國製麺協同組合連合會. [2014-07-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14) (日語). 
  14. ^ 藤井雄次. 黄金色で香ばしく 大野で「半夏生サバ」店頭に. 中日新聞. 2014-07-02 [2014-07-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14) (日語). 
  15. ^ 越前おおの歴史道 半夏生さば(はげっしょさば). おおのじかん. 平成大野屋事業. [2014-07-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14) (日語). 

外部連結

編輯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草木典·三白草部》,出自陳夢雷古今圖書集成
 植物名實圖考·三白草》,出自吳其濬《植物名實圖考》

擴展閱讀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