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陸戰隊第六旅

海軍陸戰隊第六旅英語:6th Marine Brigade),又名「攻堅豹子[1]「沂蒙旅」,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陸戰隊現行編制下成立一個旅級單位,現駐地為山東省海陽市

海軍陸戰隊第六旅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陸戰隊徽章
存在時期1945年至今
國家或地區 中國
效忠於 中國
中國共產黨 中國共產黨
部門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
種類陸戰合成旅
功能兩棲突擊
規模約6000人
直屬北部戰區海軍
駐軍/總部山東省海陽市
別稱攻堅豹子
沂蒙旅
參與戰役抗日戰爭
第二次國共內戰

抗美援朝戰爭

指揮官
旅長海軍大校
政治委員海軍大校
著名指揮官王建青
董超
魏德明

歷史概述

編輯

該旅最早編制可追溯至八路軍魯中軍區警備第二旅(沂蒙軍分區)與警備第三旅一部合編而成,其前身部隊長期在魯中地區進行抗日作戰,擁有大量實戰經驗,戰功卓著。

1943年11月1日,日軍和一部分與偽軍共1萬餘人,由臨沂、蒙陰、萊蕪、臨朐、沂水等地分進合擊魯中沂蒙抗日根據地。為粉碎敵人的計劃,魯中軍區第二軍分區(警備第二旅)11團3營8連93名指戰員奉命堅守南北岱崮,牽制日軍主力。該連93人抗擊日軍3000人,以特殊的地圖優勢阻住日軍18天,8連以傷7人、犧牲2人的極小代價,取得了殲敵300餘人的重大勝利,拖住了敵人重兵,消耗了敵人大量彈藥,有力地配合了外線出擊。為此,八路軍山東軍區傳令嘉獎8連,授予」英雄岱崮連」的光榮稱號。

1945年11月以魯中軍區警備第2旅旅部及第4、第5團和警備第3旅旅部及第9團合編組建的魯中軍區第九師。首任師長錢鈞、政委李耀文。1947年1月9師編入華東野戰軍第8縱隊為第23師

1946年11月5日,魯中軍區第9師會同膠東軍區部隊攻堅安丘,該師25團1營1連率先突破安丘北門,為攻占安丘做出了突出的貢獻。繼而又在次日,和兄弟部隊一起,擊退了國軍的反撲。為表彰該連在此次戰鬥中的功績,華東軍區授予一連「安丘連」的光榮稱號,陳毅親自為該連書寫了「安丘連」的錦旗。

該部與解放戰爭中改編為華東野戰軍第八縱隊第二十三師。1949年2月改番號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十六軍第七十七師[2]。下轄229、230、231團:

  • 229團是由原華野8縱23師67團改編而成。該團的前身是八路軍山東縱隊第4旅第11團,42年8月調入魯中軍區第3軍分區仍為第11團,43年3月團部撤銷番號保留,部隊由分區直接指揮。後該團部隊一部調入魯中軍區第2分區,1943年11月重組該團團部為魯中軍區第2分區第11團,1945年8月編入山東軍區魯中警備第2旅為第4團,同年11月編入山東軍區所屬魯中軍區第9師為第25團,41947年1月編入華東野戰軍第8縱隊為第23師第67團,在淮海戰役第一階段,67團和9縱隊73團(濟南第一團)共同擔任總攻碾莊圩先鋒團,67團3營9連率先打開了突破口,為全殲敵第七兵團作出了重要貢獻,戰後該連被華東野戰軍授予「碾莊突擊模範連」光榮稱號。1949年2月,67團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6軍第77師第229團。該團也是山東縱隊第4旅的主力團,戰鬥作風過硬,擅長攻堅,戰鬥力強,是軍、師主力團。
  • 230團是由原華野8縱23師68團改編而成。該團的前身是山東軍區魯中警備第2旅第5團,同年11月編入山東軍區所屬魯中軍區第9師為第26團(第1營系原山東第3師第8團第3營,原第2營與該營對調),47年1月編入華東野戰軍第8縱隊為第23師第68團,49年2月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6軍第77師第230團。該團有山東軍區主力第3師第8團3營也就是著名的「沖山阻擊營」為骨幹,故實力不俗,有較強的攻堅能力。
  • 231團是由原8縱24師70團改編而成。該團的前身是115師特務營(紅軍老部隊)——山東軍區特務團。1945年10月特務團調出一個營赴東北,1946年6月調歸魯中軍區改稱魯中軍區特務團,1947年3月編入華東野戰軍第8縱隊第24師為第70團,47年末調歸第22師指揮(1947年12月,24師師部及第71團改編為豫皖蘇軍區第5軍分區,該師第70團留在8縱劃歸22師,72團改為縱隊特務團),1949年2月編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6軍第77師為第231團(從此77師有了紅軍團)。該團是115師的部隊,前身是山東軍區特務團,是山東軍區十三個主力團之一,部隊戰鬥作風英勇頑強,戰鬥經驗豐富,執行命令堅決,能攻能守,戰鬥力很強,是軍、師主力團。

第二次國共內戰時期,77師參加了魯南、萊蕪、孟良崮、沙土集、洛陽、豫東、淮海、渡江、上海等重要戰役戰鬥,多次擔任主攻任務。最為著名的戰例有:淮海戰役第一階段作戰,69團搶占運河,全殲守敵,為大部隊西進打開了通道,為迅速合圍敵第七兵團贏得了時間,新華社以《運河橋頭爭奪戰,圍殲黃匪立首功》為題,播發了他們的事跡。在總攻碾莊的戰鬥中,67團和9縱隊25師73團(濟南第一團)共同擔任總攻碾莊圩先鋒團,67團第9連率先打開了突破口,為全殲國軍第七兵團作出了重要貢獻,戰後被華東野戰軍授予「碾莊戰鬥突擊模範連」榮譽稱號。1950年11月77師隨軍入朝作戰,參加第二、第四和第五次戰役,1952年6月回國。

1985年改番號為步兵第七十七師。1998年縮編為摩托化步兵第七十七旅

2017年全旅轉隸海軍陸戰隊,為海軍陸戰隊第六旅

沿革

編輯

參考資料:[3]

部隊番號 使用時期
魯中軍區第九師 1945年11月-1947年1月
華東野戰軍第二十三師 1947年1月-1949年2月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七十七師 1949年1月-1960年1月[註 1]
陸軍第七十七師 1960年1月-1985年4月
摩托化步兵第七十七師 1985年4月-1998年8月
摩托化步兵第七十七旅 1998年8月-2017年4月
海軍陸戰隊第六旅 2017年4月至今

榮譽部隊

編輯
  • 紅軍團:前步兵第七十七師二三一團
  • 沖山阻擊營:前摩步第七十七旅第三營,先海軍陸戰隊第六旅合成三營
  • 安丘岱崮五聖山阻擊模範連:前魯中軍區第九師二十五團一營一連,現海軍陸戰隊第六旅合成一營一連
  • 攻堅模範連:陸戰第六旅空中突擊營某連
  • 碾莊圩突擊模範連:陸戰第六旅空中突擊營某連

參考來源

編輯
  1. ^ 朱日和军演:“攻坚豹子军”誓师北上. 參考消息. 2016-07-22 [2022-07-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7-23). 
  2. ^ Mossman, Billy C. Chapter III The Enemy. Ebb and Flow November 1950-July 1951. United States Army Center of Military History. : 55 [2021-11-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24). 
  3. ^ 《中國人民解放軍各步兵師沿革•步兵第77師》

注釋

編輯
  1. ^ 1950-1952年期間曾以「中國人民志願軍第二十六軍第七十七師身份」番號入朝參戰,回國後改回解放軍番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