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生(前3世紀?—前2世紀?),一名子賤濟南[1](今山東章丘西,一說鄒平[2])人,西漢經學家。早年為秦朝博士官,專門研究《尚書》,是第一位《尚書》的講授者,知名儒學家孔安國曾向其學習。所謂今本今文《尚書》二十八篇,就是由他保存而流傳至今的。

《伏生授經圖》,傳王維作,日本大阪市立美術館

生平

編輯
 
伏生授經圖軸,明杜堇

秦始皇三十四年(前213年)焚書坑儒的時候,伏生把《尚書》藏於壁中。漢初,伏生從壁中取出《尚書》,但已亡失了數十篇,僅剩下二十餘篇。[1](另一說法是:伏生並沒有保存下《尚書》,憑記憶口授。)漢文帝期間,全國徵求能讀懂《尚書》的人,找到伏生;屆時他年已九旬,不能應詔赴京,於是朝廷派太常掌故晁錯前去拜訪學習。後來《尚書》學發展成三家,即歐陽高的「歐陽氏學」、夏侯勝的「大夏侯氏學」、夏侯建的「小夏侯氏學」。

伏生所藏的《尚書》原本,以秦朝流行的小篆寫成;他傳授時則改用了漢代的隸書,後被稱為「今文」。傳說伏生還作《尚書大傳》,但事實上是他去世後他學生張生歐陽生以及後來的博士們編輯的。該書已佚,陳壽祺著有輯本,皮錫瑞有《尚書大傳疏證》。

世系圖

編輯
過繼
伏勝
伏孺
伏理
不其侯
伏湛
伏黯
伏恭伏隆不其侯
伏翕
伏咸
伏壽伏瑗不其侯
伏光
不其侯
伏晨
不其侯
伏無忌
不其侯
伏質
伏貴人
不其侯
伏完
不其侯
伏典
伏德伏雅伏壽伏均伏尊伏朗

延伸閱讀

編輯

[]

 史記/卷121》,出自司馬遷史記
 漢書·卷088》,出自班固漢書
 維基共享資源閱覽影像

參考資料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