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郎機砲
佛郎機砲,又稱「弗朗基火砲」或「佛狼機砲」,簡稱「佛郎機」或「佛朗機」,是中國於明代嘉靖時期由葡萄牙人(明朝時統稱其為「佛郎機」)傳入的一種早期後裝式滑膛加農砲。
佛郎機砲與當時一般火砲之差異在於其「子母砲」設計;使用前得預先將開砲一次所需的彈藥裝於子砲中,開火後直接將使用後的子砲從母砲後部提出,再填裝進新子砲,如此便可減去填裝火藥、清理砲筒所需時間。
歷史
編輯1517年,明海道副使汪鋐等南疆海防官員們,第一次見到葡萄牙人使用的這種新式火砲,深感其威力巨大,於是上奏請求加強軍備。[1][2]葡萄牙的迪奧戈·卡爾沃船上華人楊三為天主教徒,教名伯多祿(Pedro,又譯彼德羅),會配製火藥、鑄銃。正德十六年(1521年)2—3月,汪鋐命東莞縣白沙巡檢何儒與楊三聯絡,仿製佛郎機銃。[3][4]1521年屯門海戰中,汪鋐使用仿製的西式火銃,擊退了侵犯廣東的葡萄牙人,繳獲了20多支大小火銃。明嘉靖元年(1522年),時任廣東巡檢的何儒在泊於當地的葡萄牙商船上看到一種新式火砲,其射程據載為2000尺。[5]1523年茜草灣戰役中,在新會一帶海面襲擾的兩艘葡萄牙船隻被俘獲,明軍繳獲了葡萄牙鑄造的新式大砲,於是就用「佛郎機」為之命名[6][7]。
嘉靖三年(1524年),得其製法:「以銅為之,長五六尺,大者重千餘斤,小者百五十斤,巨腹長頸,腹有修孔。以子銃五枚,貯藥置腹中。發及百餘丈」[8],造出了第一批原型,當時稱為「佛朗機」。《明世宗實錄》提到「中國之有佛朗機諸火器,蓋自儒(按 ː 何儒)始也。」當時明朝稱西班牙、葡萄牙為「佛朗機」,故以其名稱呼這種武器。但《中國火器史》質疑《殊域周咨錄》、《明史》、《明世宗實錄》、《續文獻通考》中記載佛郎機砲傳入中國的年代。[9]
應用
編輯將佛郎機的子母砲管構造運用在當時的鳥銃上時則稱子母鳥銃或稱掣電銃,掣電銃是由明代火器專家趙士楨首先研製出來。
歐洲的佛郎機
編輯- 法爾康特 : 口徑5公分,砲長1.63公尺,重102公斤。約製成於葡萄牙國王曼努埃爾一世時期。
圖集
編輯另見
編輯參考來源
編輯- ^ 汪鋐 打响驱逐欧洲殖民者第一枪. 深圳市檔案館. 2013-12-09 [2023-04-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04).
- ^ 施存龍. 西草灣戰役的有無和西草灣地望考辨. 《文化雜誌》中文版. No. 第40-41期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局). 2005年 [2021-01-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3-03).
- ^ 汪鋐命東莞縣白沙巡檢何儒與楊三聯絡,研究製造佛郎機銃. 澳門記憶. [2023-04-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4-30).
- ^ 金國平. 《廣州葡囚信》. 《中葡關係史地考證》. 澳門基金會. 2000-02 [2023-04-25]. ISBN 972-658-08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4-25).
- ^ 佛朗机炮. 中國軍網. [2023-04-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4-26).
- ^ 明史·卷三百二十五·列傳第二百一十三·外國六·佛郎機. 維基文庫 (中文).
- ^ 卜松竹. 红夷大炮如何在中国走起?. 廣州日報. 2012年12月8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0-10).
- ^ 明史·卷九十二·兵志四. 維基文庫 (中文).
- ^ 王兆春. 《中国火器史》. 軍事科學出版社. 1991年4月29日: 123–124 [2023年6月28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年4月29日) –透過Google Books.
- ^ 《車銃圖》,第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