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飾角龍屬
冠飾角龍(屬名:Coronosaurus)是角龍科尖角龍亞科的一屬恐龍,生存年代為晚白堊世坎潘階中期,化石是兩個屍骨層,於1990年代由菲力·柯里在加拿大亞伯達省的老人組所發現。模式種兼唯一種布氏冠飾角龍(Coronosaurus brinkmani)起初於2005年發表為尖角龍屬的新種,後續研究質疑兩者關聯,而於2012年拆分獨立成屬。屬名取自拉丁語的corona(皇冠),意指頸盾頂端特殊的皇冠狀角飾。[1][2]
冠飾角龍屬 化石時期:白堊紀晚期,
| |
---|---|
頭骨模型 | |
科學分類 | |
界: | 動物界 Animalia |
門: |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
綱: | 蜥形綱 Sauropsida |
總目: | 恐龍總目 Dinosauria |
目: | †鳥臀目 Ornithischia |
科: | †角龍科 Ceratopsidae |
亞科: | †尖角龍亞科 Centrosaurinae |
族: | †尖角龍族 Centrosaurini |
屬: | †冠飾角龍屬 Coronosaurus Ryan, Evans & Shepherd, 2012 |
模式種 | |
布氏冠飾角龍 Coronosaurus brinkmani (Ryan & Russell, 2005 [原為尖角龍的一種])
| |
如同其他角龍科,冠飾角龍頭部具有大型頸盾和角,形態為眼睛上方一對小眉角與鼻上的大鼻角,以及頸盾周圍不規則的尖刺狀頸盾緣骨突,這在角龍科尤其獨特。[1]冠飾角龍是中型角龍科,可成長至身長5公尺及體重2噸。[3]冠飾角龍被分類在尖角龍族,是一個包含戟龍、棘面龍、刺叢龍、尖角龍等進階型尖角龍亞科的演化支。[4]
研究史
編輯在1996到2000年之間,加拿大古生物學家菲力·柯里前往亞伯達省南部,在兩個屍骨層進行挖掘工作,都是屬於腹河群的老人組地層。138號屍骨層的下方14.6公尺,是恐龍公園組地層,也屬於範圍較大的貝利河群[5]。MRR屍骨層的位置,在138號屍骨層的西南方約180公里處,也是老人組地層。地質年代相當於白堊紀晚期的中坎潘階,約7650萬到7620萬年前。兩個屍骨層出土的角龍類化石,被送到亞伯達省卓姆赫勒鎮的皇家蒂勒爾博物館,進行化石處理、母岩處理的工作[2]。
在2005年,古生物學家麥可·J·萊恩(Michael J. Ryan)、安東尼·魯索(Anthony P. Russell)將大部分化石建立為尖角龍屬的第二個種,布氏尖角龍(Centrosaurus brinkmani);種名致敬唐納·布林克曼(Donald Brinkman),其研究對晚白堊世亞伯達的古生態系統有重要貢獻。正模標本(編號TMP 2002.68.1)是個大型頂骨,保存了接近完整的中線骨棒、部分的後側骨棒,左邊的第一到第三頸盾緣骨突被保存下來,右邊的第一到第二頸盾緣骨突則被部分侵蝕過。頂骨缺少中線骨架的最前緣(頂骨的接觸額骨部位),也缺少側邊骨棒(構成頭盾眶上孔邊緣的細骨棒)。這個頂骨來自於一個接近成年個體。除此之外的較知名標本,還有一個頂骨(編號TMP 2002.68.3)、一個眶後骨(編號TMP 2002.68.10)、一個眶上骨(編號TMP 2002.68.5)[1][2]。
2012年魯索與同事研究老人組的尖角龍化石時,發現模式種腔盾尖角龍(Centrosaurus apertus)與布氏尖角龍,在種系發生學上並不形成一個單系群,而有拆分的必要。他們將賓克曼尖角龍建立為新屬模式種布氏冠飾角龍(Coronosaurus brinkmani)。屬名由拉丁文的「皇冠」(corona)與古希臘文的「蜥蜴」(saurus)所構成;王冠指其頂骨形狀,周圍的頸盾緣骨突使外形貌似皇冠[1]。
描述
編輯冠飾角龍是中型角龍科。2010年葛瑞格利·保羅估計身長5公尺及體重2公噸。[3]
冠飾角龍的額角長度接近原始尖角龍亞科,例如亞伯達角龍、惡魔角龍,而額角長度比祖尼角龍、開角龍亞科還短。額角角核成尖金字塔狀,在額角的一半位置,額角往兩側大幅彎曲,方向朝向斜側邊,經過眼睛上方。冠飾角龍的頂骨後側骨棒(頭盾的最後緣),延伸出許多小型短骨突,向頭盾上方、後方沿伸而出,這額外特徵在角龍類中相當獨特。研究人員推論,在冠飾角龍的生長過程中,頭盾後緣的小型短骨突會逐漸增大、互相連結癒合,形成大型、叢聚式骨突。這些小型短骨突的詳細位置,位於接近頭盾中線位置,延伸自第一頸盾緣骨突基部,而且緊密排列;第一頸盾緣骨突也是位於頭盾後緣,向前延伸、彎曲於頭盾大型洞孔上方。這些小型、叢聚式短骨突,有助於穩固第一頸盾緣骨突的基部;而在其他角龍類,相同位置則是單個的第二頸盾緣骨突。研究人員推測,第一頸盾緣骨突的基部位置,應該是原本第二頸盾緣骨突的生長位置。除此之外,冠飾角龍還具有形狀特殊的第三頸盾緣骨突,呈鉤狀、或淚滴狀,從頭盾後緣延伸而出,朝向後側方延伸[1]。除了額角與頭盾週圍的短角,冠飾角龍的其他特徵類似尖角龍、戟龍。冠飾角龍的幼年體、亞成年個體,鼻骨未癒合,而成年個體的鼻骨癒合,這種鼻骨的生長變化,相當類似尖角龍。冠飾角龍的鼻角筆直、側向扁平、末端較鈍,鼻角從癒合鼻骨的後半段延伸而出,類似其他尖角龍亞科。所有幼年標本、大部分成年標本的鼻角形狀,前側的彎曲幅度比後側還大,因此大部分的鼻角是略為朝後彎曲[2]。
分類
編輯在2005年,研究人員根據小範圍的種系發生學分析,比較九個物種的17個特徵,而將這些化石歸類於尖角龍屬的第二種。在這份研究中,腔盾尖角龍、布氏尖角龍都是原始尖角龍亞科,而戟龍是厚鼻龍、其他物種的近親。在2011年,其他古生物學家提出更大範圍的種系發生學分析,比較更多物種的54個特徵,腔盾尖角龍、戟龍構成一個小型演化支,而賓克曼尖角龍其實是這個演化支的姊妹分類單元,厚鼻龍、其他物種則另外構成一個演化支。根據這個分析結果,尖角龍屬的兩個種並不是單系群,應該成立其他屬[6]。同年的棘面龍命名研究,則採用97個形態上的特徵,分析棘面龍的演化位置,發現棘面龍、腔盾尖角龍、布氏尖角龍與戟龍,三者位於演化上的相同分化位置,這個結果也支持布氏尖角龍不是尖角龍屬的分類法[7]。在2012年,Anthony P. Russell與其他古生物學家研究老人祖的新發現化石時,引用棘面龍的命名研究,並採用更多特徵列入分析。他們發現布氏尖角龍的演化位置,比棘面龍、腔盾尖角龍還要進階,並是戟龍的姊妹分類單元。根據這個分析結果,他們將布氏尖角龍建立為新屬,冠飾角龍屬。以下演化樹取自2017年研究:[8]
Centrosaurinae |
| |||||||||||||||||||||||||||||||||||||||||||||||||||||||||||||||||||||||||||||||||||||||||||||||||||||||||||||||
古生態學
編輯研究顯示老人組的生態環境是海岸平原。[9]冠飾角龍和這些恐龍共享棲地:獸腳類蜥鳥盜龍、懼龍、傷齒龍科、奔龍、西爪龍;角龍科亞伯達角龍、開角龍、準角龍;鴨嘴龍科短冠龍、鉤鼻龍、副櫛龍、盔龍;奇異龍科亞伯達奔龍;甲龍科刺甲龍。
相關條目
編輯參考資料
編輯- ^ 1.0 1.1 1.2 1.3 1.4 Ryan, M. J.; Evans, D. C.; Shepherd, K. M.; Sues, H. A new ceratopsid from the Foremost Formation (middle Campanian) of Alberta. Canadian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s. 2012, 49 (10): 1251. Bibcode:2012CaJES..49.1251R. doi:10.1139/e2012-056.
- ^ 2.0 2.1 2.2 2.3 Ryan, M. J.; Russell, A. P. A new centrosaurine ceratopsid from the Oldman Formation of Alberta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centrosaurine taxonomy and systematics. Canadian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s. 2005, 42 (7): 1369. Bibcode:2005CaJES..42.1369R. doi:10.1139/e05-029. hdl:1880/47001 .
- ^ 3.0 3.1 Paul, G.S., 2010, The Princeton Field Guide to Dinosaurs,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p. 260
- ^ Ryan, M.J.; Holmes, R.; Mallon, J.; Loewen, M.; Evans, D.C. A basal ceratopsid (Centrosaurinae: Nasutoceratopsini) from the Oldman Formation (Campanian) of Alberta, Canada. Canadian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s. 2017, 54 (1): 1–14. Bibcode:2017CaJES..54....1R. doi:10.1139/cjes-2016-0110 .
- ^ M.J. Ryan and A.P. Russell, 2003, "New centrosaurine ceratopsids from the late Campanian of Alberta and Montana and a review of contemporaneous and regional patterns of centrosaurine evolution", 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23(3): 91A
- ^ Fiorillo, A. R.; Tykoski, R. S. (2012). "A new Maastrichtian species of the centrosaurine ceratopsid Pachyrhinosaurus from the North Slope of Alaska". Acta Palaeontologica Polonica 57 (3): 561. doi:10.4202/app.2011.0033
- ^ Farke, A. A.; Ryan, M. J.; Barrett, P. M.; Tanke, D. H.; Braman, D. R.; Loewen, M. A.; Graham, M. R. (2011). "A New Centrosaurine from the Late Cretaceous of Alberta, Canada, and the Evolution of Parietal Ornamentation in Horned Dinosaurs". Acta Palaeontologica Polonica 56 (4): 691. doi:10.4202/app.2010.0121
- ^ Kentaro Chiba; Michael J. Ryan; Federico Fanti; Mark A. Loewen; David C. Evans. New material and systematic re-evaluation of Medusaceratops lokii (Dinosauria, Ceratopsidae) from the Judith River Formation (Campanian, Montana). Journal of Paleontology. 2018, 92 (2): 272–288. S2CID 134031275. doi:10.1017/jpa.2017.62.
- ^ Eberth, D.A., and Hamblin, A.P., 1993 , Tectonic, stratigraphic, and sedimentologic significance of a regional discontinuity in the upper Judith River Group (Belly River wedge) of southern Alberta, Saskatchewan, and northern Montana : Canadian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s, 30, 1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