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環城鐵路

北京環城鐵路,是環繞北京內城北側及東側的鐵路,1916年投入使用,1971年全部拆除。

中華民國初年,1915年修建京師環城鐵路,拆斷了北京內城東南角樓附近的城牆和敵台。這是當年京師環城鐵路穿過內城南城牆處的券洞,位於內城東南角樓以西,東便門站原址北側,現地處北京明城牆遺址公園內。
1938年華北交通北京附近鐵路詳圖中的北京環城鐵路
1930年代北平哈德門外線路

簡介

編輯

中華民國初年,北京已有京張鐵路(與張綏鐵路合併後改為京綏鐵路)、京奉鐵路京漢鐵路[1],在北京正陽門廣安門西直門等處已有正陽門東站正陽門西站廣安門站西直門站等車站[2]

1914年初,北洋政府認為北京需建設一條環城交通線,以解決糧食及煤炭的運輸問題。交通部隨即決定由京張鐵路局負責這條鐵路的設計及修築工作。由京張鐵路局牽頭籌款並派工程司柴俊疇等人率人在北京內城城牆沿線勘測設計,1914年9月完成勘測。這條「官款官辦」的環城鐵路自京綏鐵路的起點西直門站出發,沿北京內城城牆外與護城河之間的「官荒地」修建,「官荒地」上除草木外並無農田和房屋,鐵路順著城牆經德勝門安定門東直門朝陽門東便門站京奉鐵路接軌後,向西經崇文門正陽門東站[2][1]

1915年4月28日,京張鐵路局的環城鐵路辦事處在京張鐵路西直門站成立,京張鐵路局副總工程司陳西林負責工程建設。1915年6月16日,「京師環城鐵路」工程全面開工。沿線經過的各城門瓮城城牆全部拆除,僅保留箭樓及部分經整修的城牆。1916年1月1日,京師環城鐵路全線建成通車。鐵路全長13.2公里,採用1435毫米標準軌距。初期設4個車站(德勝門站安定門站東直門站朝陽門站),並在這4個車站建有貨場、平交道口。岔道線總長度13.5公里。1916年3月,京綏鐵路旅客列車也從西直門站改在正陽門東站發車[2][1]

環城鐵路建成後,促進了北京的物資流通,正陽門東站貨場的貨位嚴重不足。京綏鐵路局乃同京漢鐵路局商議,建設一條從京綏鐵路廣安門站到京漢鐵路西便門站的鐵路聯絡線,該聯絡線自廣安門站北引出,至西便門站西接軌,再由京綏鐵路局在西便門站至西直門站間修建北段聯絡線,歷時3年,1919年8月聯絡線建成通車。該聯絡線彌補了北京環城鐵路位於北京城北部及東部並溝通京綏鐵路和京奉鐵路,而西部的京綏鐵路和京漢鐵路之間缺乏聯絡線的問題,和北京環城鐵路相得益彰[2]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首都北京市區交通流量加大,環城鐵路與公路的平交道口常發生擁堵。1954年7月,北京鐵路管理局根據北京市人民政府的城市建設總體規劃,計劃封閉環城鐵路的德勝門站、安定門站、東直門站、朝陽門站,以減少環城鐵路對北京城市交通的影響[2]

1958年起,改建北京環城鐵路,拆除了西直門站經德勝門站、安定門站、東直門站到朝陽門站的鐵路。1959年北京站建成後,朝陽門站至東便門站間的鐵路拆除。到1971年8月,北京環城鐵路被全部拆除[2]。同年走向與北京環城鐵路大致重合的北京地鐵2號線(當時稱北京地鐵二期工程)開工,1984年9月20日通車。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 1.1 1.2 劉建春. 京师环城铁路 皇城根下的“地铁”. 中國國家地理2013年第07期.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6-24). 
  2. ^ 2.0 2.1 2.2 2.3 2.4 2.5 環城鐵路——為老北京的交通鬆口氣兒,和諧之旅2011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