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諾丘
皮諾丘(義大利語:Pinocchio),名字來自義大利語「pinolo」(「松果」),是一個虛構人物,義大利作家卡洛·科洛迪所著兒童文學作品《木偶奇遇記》(1883年)的主角,在原版同時也是反派角色之一。[1][2]皮諾丘是佛羅倫斯附近村中的木匠傑佩托先生刻製的木偶,夢想著變成人類。他喜歡撒謊,然而一旦撒謊,鼻子就會變長。[3]
皮諾丘 | |
---|---|
木偶奇遇記角色 | |
首次登場 | 《木偶奇遇記》(1883年) |
創作者 | 卡洛·科洛迪 |
角色設定資料 | |
物種 | 人偶 |
性別 | 男性 |
國籍 | 義大利 |
家人 | 傑佩托先生 (父) |
角色經歷
編輯皮諾丘的人物設定在各個不同的作品中各不一樣,但是某些人物特點則在所有作品中都大體相同。他永遠都是傑佩托刻出來的一個木偶,鼻子的長短也一定會因為心理壓力或者撒謊的原因變長。[5]
皮諾丘最著名的一個特點就是他的短鼻子會因心理壓力(尤其是在撒謊的時候)變長。在《木偶奇遇記》原著中,科羅迪形容其為「褻瀆者」、「飯桶」、「惡魔」、「不優雅」、「邋遢小孩」、「真正的流氓」,甚至就連他的父親、木匠傑佩托也喚他為「可憐孩子」。在皮諾丘剛剛造出來的時候,他就開始嘲笑起傑佩托的臉,甚至還偷走了傑佩托的假髮。
皮諾丘作出了種種不良行為,而非舉止得體優雅,目的就是警告大家。科洛迪一開始想要把1881年出版的原著《木偶奇遇記》寫成一場悲劇。故事的末尾中,皮諾丘遭到處決。皮諾丘的死敵——狐狸和貓將他的胳膊捆了起來,喉部栓了一根套索,吊在了一棵橡樹的枝杈上。[6]
外表與性格
編輯皮諾丘是木製的懸絲傀儡,而非手偶。但是,製作皮諾丘的木頭像孩子般能哭能笑,因此皮諾丘可以單獨活動。他本性不壞,但卻常常受邪惡所惑而撒謊。[2]由於這種性格,他常常捲入各種各樣的麻煩當中,但卻總能夠從麻煩之中脫身。
皮諾丘在原著中曾多次變身:他答應仙女成為一個真正的男孩,隨後與小燈芯一起逃到玩具國,變成了一頭驢子,加入了馬戲團,又再次變成了木偶。在故事末尾,他與傑佩托一起從鯊魚口中逃脫時,終於從一個木偶變成了一個真正的男孩。
在小說中,皮諾丘經常戴著一頂尖尖的帽子,穿著夾克衫和長度將將夠到膝蓋的花褲子。在迪士尼的版本中,皮諾丘的外貌大不一樣,衣著也變成了蒂羅爾風格,穿著皮短褲並戴有一頂飾有羽毛的帽子。
鼻子
編輯皮諾丘最為出名的特點便是他的鼻子了,他在撒謊的時候鼻子也會跟著變長(首次出現在第16章)。然而,傑佩托剛剛將他造出來的時候,皮諾丘還沒撒謊,鼻子就變長了一回。鼻子的事情在整篇故事中出現的次數不多,但每當皮諾丘不聽話的時候,藍仙女便會用鼻子來約束他。在皮諾丘因為鼻子的問題苦苦掙扎多時後,藍仙女召喚了一群啄木鳥,將鼻子恢復原狀。
文學分析
編輯一部分文學分析學者將皮諾丘描繪為一位「史詩級的英雄」。和奧德修斯等眾多西方文學英雄類似,皮諾丘也曾上刀山下火海。此外,與許多奇幻文學類似,皮諾丘在形態變化後也獲得了新生。[7]
整篇作品中,科洛迪都在懲戒皮諾丘的貪玩、不負責任和缺乏道德觀的問題。鑑於科洛迪經常為了義大利統一事業撰寫不同的文章,有人認為《木偶奇遇記》可能會影響著新國度的建立。[8]在創作《木偶奇遇記》前,科洛迪為新國家的小學生們寫了一系列的教育故事讀本《小喬尼漫遊義大利》(Il viaggio per l'Italia di Giannettino)。[9]
皮諾丘的故事中主要是在傳達著「努力工作、學習,並做一個好孩子」的信息。劇末,皮諾丘願意為父親、為自己的未來不斷努力奮鬥,使他最終變成了一個真正的男孩子。[7]
流行文化
編輯- 原作者卡洛·科洛迪童年曾經居住過的科洛迪村,如今已經改名為「皮諾丘村」。[10]
- 一顆主小行星帶的小行星12927 Pinocchio,由M. Tombelli與L. Tesi在1999年9月30日於聖馬爾切洛-皮斯托耶塞發現,是以皮諾丘的名字命名的。
- 在《復仇者聯盟2:奧創紀元》中,皮諾丘的故事被用來象徵奧創脫離復仇者的掌控。此外,《I've Got No Strings》,迪士尼版本《木偶奇遇記》的歌曲,也被電影用來作宣傳。[11]
- 《A.I.人工智慧》裡,皮諾丘的故事也糅在了整個故事情節中。電影主角是個人工智慧驅動的孩子,但他一心想要找到藍仙女將自己變成人類。[12]
參考資料
編輯- ^ Joy Lo Dico. Classics corner: Pinocchio by Carlo Collodi | Culture. The Guardian. 2009-05-03 [2015-10-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6-12).
- ^ 2.0 2.1 jkk, kkk. What the Original "Pinocchio" Really Says About Lying. The New Yorker. 2015-02-06 [2015-10-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6-12).
- ^ Reardon, Sara. Carlo Collodi's Pinocchio: Why is the original Pinocchio subjected to such sadistic treatment?. Slate.com. 2013-06-07 [2013-06-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15).
- ^ Pinocchio: Carlo Collodi - Children's Literature Review. Encyclopedia.com. [2015-10-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0-03).
- ^ Linda Falcone. Italian, It's All Greek to Me: Everything You Don't Know About Italian .... [2013-06-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3-01).
- ^ Rich, Nathaniel. Carlo Collodi's Pinocchio: Why is the original Pinocchio subjected to such sadistic treatment?. Slate.com. 2011-10-24 [2015-10-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03).
- ^ 7.0 7.1 Morrissey, Thomas J., and Richard Wunderlich. "Death and Rebirth in Pinocchio." Children's Literature 11 (1983): 64–75.
- ^ Michelle, Jennifer. History of Children's Literature: Politics and Pinocchio. Books Tell You Why. 2013-10-13 [2015-02-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01).
- ^ Gaetana Marrone; Paolo Puppa. Encyclopedia of Italian Literary Studies. Routledge. 2006-12-26: 485– [2017-06-16]. ISBN 978-1-135-4553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5-17).
- ^ Pinocchio's Luxury Villa For Sale In Tuscany. Lionard. [2015-10-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0-03).
- ^ McMillan, Graeme. What's Revealed in the Leaked 'Avengers: Age of Ultron' Trailer?. Hollywood Reporter. 2014-10-22 [2016-07-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23).
- ^ West, Rebecca. The Persistent Puppet: Pinocchio's Heirs in Contemporary Fiction and Film. University of Chicago. 2002 [2016-07-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