嚮導 (周刊)
《嚮導》周報是於1922年9月13日在上海創刊的中共中央第一個政治機關報。
《嚮導》 | |
---|---|
類型 | 政治評論刊物 |
版式 | 書本形式 |
創辦者 | 中共中央 |
主編 | 蔡和森、彭述之、瞿秋白 |
創刊日 | 1922年9月13日 |
停刊日 | 1927年 |
語言 | 中文 |
總部 | 上海 |
背景
編輯1922年7月,中共二大制訂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1922年8月的「西湖會議」專門討論國共合作問題,認為必須加強對中共的民主革命綱領的宣傳,特別是加強對國共合作的宣傳,決定出版《嚮導》周報。[1]
介紹
編輯《嚮導》於1922年9月13日在上海創刊,經費由共產國際資助,是一份政治評論刊物。陳獨秀題寫刊名,蔡和森、彭述之、瞿秋白先後擔任主編。起初,中共各大區、省、市黨組織的領導人是其主要撰稿人,如羅亦農、周恩來、趙世炎、彭澎、毛澤東等七八人,後期發展到近百人。《嚮導》最初不分欄,後設「時事短評」欄,之後該欄又分為「中國一周」、「世界一周」,再後來設「寸鐵」欄刊載小隨感,另外又設了「各地通訊」、「讀者之聲」、「余錄」、「什麼話」等欄目。起初每期8頁,後增至12頁、再至18頁。《嚮導》的編輯部處於不斷遷徙中,1922年10月隨中共中央遷往北京,之後又被迫遷往廣州,不久又從廣州遷往杭州,接著又從杭州遷往上海。上海租界曾搜查、嚴禁出售,北洋政府一再下令禁郵、沒收;但《嚮導》堅持出版,發行量從開始的幾千份增至幾萬份,最高時竟達10多萬份,受到廣泛的歡迎,分銷處由最初的幾大城市發展到全國的大中城市,影響波及窮鄉僻壤,並被譽為「黑暗中的中國社會的一盞明燈」,成為中國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影響最大的一份報紙。1923年12月在北京大學25周年紀念日的「民意測量」中,《嚮導》列全國周刊的榜首,獲得最多「各界愛讀」票。1925年中共四大認為,《嚮導》「立在輿論的指導地位」。1926年底,《嚮導》從上海遷往漢口。蔣介石發動四一二事件後,《嚮導》於1927年7月18日停刊,共出版201期,載文1474篇,累計346萬多字。[1]
主要內容
編輯《嚮導》主要發表時事政治評論文章,以宣傳中共的綱領、路線、方針、政策、指導群眾鬥爭為主要任務。在國民黨一大以前,《嚮導》集中精力宣傳中共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綱領,積極幫助孫中山進行國民黨的改組,推動革命統一戰線的建立。在國共合作形成後,《嚮導》除繼續宣傳中共的統一戰線政策外,還對孫中山提出的「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作了重點宣傳。同時,《嚮導》熱情宣傳和支持工農革命運動,促進了工農革命運動和國民革命的迅速發展。[2]
宗旨
編輯《嚮導》在創刊號《本報宣言》中鮮明地提出了中國共產黨的奮鬥目標:「反抗國際帝國主義」,「推倒軍閥」。《嚮導》是中共中央第一份政治機關報,它的目標是建立「統一、和平、自由、獨立」的中國,表明中國共產黨已經成為獨立的政治力量。
影響
編輯《嚮導》周刊可以看做是列寧「黨報理論」在中國的一次實踐,是中共適應新形勢、及時調整宣傳策略、而對黨報媒介形態的一種拓展和豐富。《嚮導》對當時的社會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將中國無產階級新聞事業向前推進了一步。[2]
中國人民對帝國主義的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是從五四運動後、特別是從《嚮導》開始的。《嚮導》最先向中國人民揭示了帝國主義的本質。在《嚮導》的鼓動下,一場遍及全國的反對帝國主義的愛國運動迅速掀起。《嚮導》在統一中共全黨認識、幫助國民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推動國共合作迅速實現。它緊扣反帝反封建的主題,以工農運動為基礎廣泛組織革命力量,靈活運用鬥爭策略,將國民革命運動由一個高潮推向另一個高潮。1925年五卅慘案激起了全民族的憤怒和反抗,神州大地到處激盪著反帝愛國的聲浪;《嚮導》提出了一系列正確的策略方針,保證了反帝愛國運動的健康發展。[3]
理論貢獻
編輯中國革命一系列重大理論問題:包括對新民主主義革命總路線的概括、關於建立革命政權的理論探討、關於武裝鬥爭的理論、關於農民革命的理論、以及關於在中國建設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設想等五個方面。[3]
參考文獻
編輯- ^ 1.0 1.1 陳昌鳳. 《中國新聞傳播史:傳梅社會學的視角(第二版)》.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9年. 第238頁,第239頁
- ^ 2.0 2.1 賈小敏. 大革命時期的《嚮導》周刊. 《學理論》. 2012年05期
- ^ 3.0 3.1 蔡銘澤. 《嚮導》周報研究. 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