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琅施塔得起義

喀琅施塔得起義(俄語:Кронштадтское восстание)又稱王冠城起義蘇聯時代稱之為喀琅施塔得叛亂Кронштадтский мятеж),發生於俄國內戰末期,是左翼反布爾什維克勢力發起的一次大型的起義。1921年3月,由斯捷潘·彼得里琴科發起了這場起義,[1]此次起義參與者包括水手、士兵和平民。這次起義也是列寧布爾什維克決定放開對俄國經濟控制的戰時共產主義新經濟政策取而代之的原因之一。[2][3]

喀琅施塔得起義
反對布爾什維克的左翼起義俄國內戰的一部分

紅軍攻擊喀琅施塔得
日期1921年3月7日-3月17日
地點60°00′45″N 29°44′01″E / 60.01250°N 29.73361°E / 60.01250; 29.73361
結果 布爾什維克勝利
起義被鎮壓
參戰方

蘇維埃波羅的海艦隊水兵

喀琅施塔得市民

 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

指揮官與領導者
斯捷潘·彼得里琴科 弗拉基米爾·列寧
列夫·托洛茨基
米哈伊爾·圖哈切夫斯基
兵力
第一次圍城約11,000人
第二次圍城約17,961人
第一次圍城10,073人
第二次圍城25,000至30,000人
傷亡與損失
1,000人以上陣亡
1,200~2,168人被處決
第二次圍城527–1,412人死亡;若包括第一次圍城傷亡更多

此次起義起源於喀琅施塔得,這是一個位於芬蘭灣科特林島上的一個海軍要塞,也是俄國波羅的海艦隊的基地、彼得格勒的防衛港,距離彼得格勒有55公里遠。經過12天的軍事行動,此次叛亂遭到紅軍的鎮壓,數千人死亡。

經濟背景

編輯

1921年起,布爾什維克開始在俄國內戰中獲得勝利,外國軍隊逐步撤離俄國,然而布爾什維克的領袖們繼續執行戰時共產主義政策,緊緊地控制著俄國的經濟。[4]在經歷了數年因一戰和俄國內戰導致的經濟危機之後,蘇俄的經濟開始崩潰。[4]工業產量顯著地下滑。據估計,在1921年礦物和工廠的總產量是一戰以前20%的水平,許多關鍵性項目遭受更為顯著的下降。例如棉花產量跌至戰前的5%,鋼鐵產量跌至2%,與之一致的是1920年的旱災和饑荒[5]不滿情緒在俄國百姓中蔓延,尤其是農民,在共產黨對穀物徵收中陷入不利(餘糧收集制,強制奪取了農民大部分糧食用來供養城市居民)。農民以拒絕耕種土地來反抗。1921年2月,一百多起農民起義事件發生。彼得格勒的工人也因為十天裡麵包配給下降了三分之一而參加了一系列的罷工。[5]

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號提案

編輯

2月26日來自喀琅施塔得海軍基地的代表訪問彼得格勒調查情況。2月28日,代表報告稱布爾什維克對彼得格勒的罷工進行暴虐鎮壓,作為回應,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號戰艦塞瓦斯托波爾號戰艦俄語Севастополь (линкор)全體船員召開緊急會議,通過了一項包括15點要求的提案。[6]

  1. 立即進行新的蘇維埃選舉;這屆蘇維埃不再代表工人和農民的願望。新的選舉應該以秘密投票的方式進行,且在選舉前應該讓所有工人和農民進行自由選舉宣傳。
  2. 言論自由,解除對工人和農民、無政府主義者、左翼社會主義政黨的壓制。
  3. 集會自由,工會和農民結社自由。
  4. 最遲到1921年3月10日組織一個由彼得格勒、喀琅施塔得、彼得格勒區的無黨派工人、士兵和水手組成的代表大會。
  5. 釋放所有社會主義政黨的的政治犯,以及關押的屬於工人階級和農民組織的工人和農民、士兵和水手。
  6. 選舉委員會調查所有有關監獄和集中營的檔案材料。
  7. 廢除軍隊中的政治部門;沒有政黨有在軍隊中宣傳其思想的特權或為此受到國家補助金。取代政治部門的,應該建立各種文化組織,並從國家得到資源。
  8. 立即廢除城鄉之間建立的民兵分遣隊。
  9. 所有工人的糧食配給同等化,從事危險或有害健康工作的工人除外。
  10. 廢除黨在各軍事組織中的戰鬥分遣隊;廢除黨在工廠和企業的警衛。如果仍需要警衛,那不應該由黨指定,應該考慮工人的觀點。
  11. 授予農民在自己土地上自由行動的權利,以及牲口的所有權,規定他們自己照顧自己,不要僱傭勞動力。
  12. 我們提議所有軍事組織和軍官實習生組織將他們自己與此提案聯繫在一起。
  13. 我們要求出版社適度宣傳此提案。
  14. 我們要求流動性工人控制的組織機構。
  15. 我們要求手工藝產品的生產被授權,提供它並不適用工資勞動力。[7]

3月1日,戍衛部隊的全體會議召開,米哈伊爾·伊萬諾維奇·加里寧波羅的海艦隊政委尼古拉·尼古拉耶維奇·庫茲明也出席,代表政府發表講話。此次全體會議通過了以上十五條的全部提案。3月2日,一個由水手、士兵和工人組織代表的會議召開,在聽取波羅的海艦隊政委庫茲明和喀琅施塔得執行委員會主席帕維爾·德米特里耶維奇·瓦西里耶夫(Павел Дмитриевич Васильев)的演講之後,收到立即進攻的謠言,因此將此二人扣押,並建立臨時革命委員會。[8]

政府在同日發出最後通牒以作為回應,稱此次叛亂是「新的白軍陰謀」,暗示此次叛亂「無疑是法國反間諜機關的策劃」,此提案是一個「社會革命黨-黑色百人團」的提案。社會革命黨是一個右翼反布爾什維克的社會主義政黨。黑色百人團則是沙俄末期的一個極端民族主義準軍事組織,該組織拒絕沙俄獨裁體制的任何讓步。在十月革命以後,「黑色百人團」成為指責真實存在或想像中的反共主義分子的一個措辭。

鎮壓叛亂

編輯

3月7日,布爾什維克政府開始攻擊喀琅施塔得。[9]60,000名軍隊在米哈伊爾·圖哈切夫斯基的率領下參加了戰鬥。[10]彼得格勒全城戒嚴。[11]有一個催促要求在海灣解凍以前取得對要塞的控制權,該要塞對於陸軍來說是堅不可摧的。[9]

3月17日,布爾什維克軍隊付出了10,000人死亡的代價進入了喀琅施塔得城中。[10]3月19日,布爾什維克軍隊付出527至1,412人死亡的代價,完全控制了整座城市(若加入第一次圍城死亡更高)。喀琅施塔得投降的次日,布爾什維克舉行巴黎公社五十周年的紀念。

雖然沒有起義軍損失的可靠數字,但歷史學家們估計有1,200至2,168人在叛亂結束後被處決,被投入監獄的數量與之相似,許多被關押入索洛夫基集中營(位於索洛韋茨基群島上)。[10]蘇聯官方數據宣稱大約1,000名叛軍被殺、2,000人受傷、2,300至6,528人被俘,其中6,000至8,000人投奔芬蘭;而紅軍陣亡527人、受傷3,285人。[12]後來1,050至1,272名犯人獲得釋放,750至1,486人被判處五年的勞動改造。更幸運的叛軍就是逃往芬蘭的那些,他們人數之多成為這個新成立的獨立國家最大的難民問題。[13]

蘇維埃政府後來給這些逃亡芬蘭的難民進行特赦,其中包括斯捷潘·彼得里琴科,他生活在芬蘭,後來成為國家政治保衛局的間諜。[13]1941年,彼得里琴科被芬蘭政府逮捕,並於1944年遣返蘇聯。回國後數月,他被指控從事間諜活動,判處入獄十年,1947年死於弗拉基米爾監獄英語Vladimir Central Prison[14]

雖然紅軍鎮壓了此次起義,但國內的不滿事件不可能被更強有力地鎮壓。列寧聲明喀琅施塔得「被點亮如同一道閃電」。面對抵抗反對的背景,列寧得出世界革命並非迫在眉睫的結論。1921年春天,他廢除戰時共產主義,以新經濟政策取而代之。

蘇聯時代官方將此次事件定性為「反革命叛亂」。然而,這只是鎮壓的藉口,實際上並非如此。很多勝利一方的布爾什維克都認為自己所做的只是保衛了一個專制政權。[15]當時紅軍總指揮列夫·托洛茨基的命令稱:「要無情地鎮壓叛亂者,無需任何憐憫之心,槍殺他們,俘虜也包括在內。」圖哈切夫斯基發出命令:「不遲於明天要用窒息性毒氣彈向戰艦『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號和『塞瓦斯托波爾』號發起攻擊。」

影響

編輯

華爾特-克里維茨基的說法

編輯

1939年艾薩克·唐·萊文惠特克·錢伯斯介紹給華爾特-克里維茨基,華爾特問「蘇聯政府是不是法西斯政府?」錢伯斯回答,「你說對了,喀琅施塔得正是它轉變的一刻。」他接著說:

在1917年布爾什維克革命時,波羅的海艦隊的水兵們曾從艦上給他們支援,使得他們能奪得彼得格勒,他們的援手左右了一切…… 他們也是第一批認識到錯誤並試圖糾正它的共產主義者,當他們看到共產主義就是恐怖和暴政的代名詞時,他們發出呼喊要推翻這個政府並一度使它動搖。他們被戰爭委員托洛茨基和圖哈切夫斯基(他們自己也是之後死於非命者)帶領的共產軍隊血腥地毀滅了,活著的人送到西伯利亞充當奴隸,這就是他們當初挽救的政權。

克里維茨基表示通過毀滅水兵,以及為此採用的冷血手段,共產主義作出了從仁慈的社會主義主張變為邪惡的法西斯主義的選擇。[16]

參考資料

編輯
  1. ^ Leonard F. Guttridge. Mutiny: A History of Naval Insurrection. Naval Institute Press. 1 August 2006: 174 [2017-04-30]. ISBN 978-1-59114-348-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13). 
  2. ^ Steve Phillips. Lenin and the Russian Revolution. Heinemann. 2000: 56 [2017-04-30]. ISBN 978-0-435-32719-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30). 
  3. ^ the new cambridge modern history. volume xii. CUP Archive. : 448 [2017-04-30]. GGKEY:Q5W2KNWHCQB.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30). 
  4. ^ 4.0 4.1 Morcombe, Smith. The Spirit Of Change: Russia in Revolution, 2010. p. 165.
  5. ^ 5.0 5.1 "The Kronstadt Mutiny", Notes on Orlando Figes, A People's Tragedy (1996)"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John D Clare website
  6. ^ Kronstadt, 1921, Paul Avrich ISBN 0-691-08721-0,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7. ^ 存档副本. [2006-08-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7-15). 
  8. ^ 存档副本. [2017-04-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1-10). 
  9. ^ 9.0 9.1 Figes, 763.
  10. ^ 10.0 10.1 10.2 Figes, 767.
  11. ^ Orlando Figes, A People's Tragedy: The Russian Revolution 1891-1924 (New York: Viking Press 1997), 760.
  12. ^ Pukhov, A. S. Kronshtadtskii miatezh v 1921 g. Leningrad, OGIZ-Molodaia Gvardiia.
  13. ^ 13.0 13.1 Kronstadtin kapina 1921 ja sen perilliset Suomessa (Kronstadt Rebellion 1921 and Its Descendants in Finland)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by Erkki Wessmann.
  14. ^ "Kapinallisen salaisuus" ("The Secret of a Rebel"), Suomen Kuvalehti, page 39, issue SK24 / 2007, 15.6.2007
  15. ^ The Soviet Colossus: History and Aftermath P138
  16. ^ Chambers, Whittaker. Witness. New York: Random House. 1952: 459–460 [2014-02-08]. LCCN 5200514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2-05). 

外部鏈接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