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王朝
太陽王朝或甘蔗王朝是在印度史詩中的太陽神之孫甘蔗王建立的。[1]與月亮神後裔形成的月亮王朝一起構成剎帝利種姓的主要世系。羅摩屬於甘蔗王朝,黑天屬於月亮王朝。[4]耆那教始祖第一位蒂爾丹嘉拉勒舍波提婆就是甘蔗王,還有其他二十一個蒂爾丹嘉拉也出自這個王朝。[5][3]根據佛教典籍和傳統,釋迦牟尼就是這個王朝的後裔,佛經中譯為「日種」。後來印度次大陸的許多國王亦聲稱自己有太陽王朝的血統。
太陽王朝 |
---|
太陽王朝 Sūryavaṁśa 甘蔗王朝 ikṣvāku | |
---|---|
母家族 | 阿底提耶 |
國家 | 拘薩羅、迦屍國、尼沙陀 |
民族淵源 | 剎帝利 |
名稱來源 | 太陽神 |
發源地 | 阿逾陀城 |
現分布 | 南亞 |
創立者 | 甘蔗王 |
末代君主 | 蘇米德拉 |
頭銜 | 國王 |
尊稱 | 轉輪王 |
著名成員 | 羅怙王、十車王、羅摩 |
宗教 | 印度教[1][2]、耆那教[3][4] |
分支 | 羅怙王朝 |
這個王朝的著名人物:曼陀特哩、穆俱昆陀、鴦婆哩沙、婆羅多轉輪王、巴霍巴利王、訶利旃陀羅王、底離缽王、薩竭羅王、[2]羅怙王、羅摩和波斯匿王。無論是往世書還是佛教經典,淨飯王、悉達多和羅睺羅都出自甘蔗王朝,根據佛教典籍摩訶三末多是釋迦族王朝的開創者。[6]
起源
編輯太陽王朝是往世書和史詩中的兩個主要傳奇剎帝利王朝之一,另一個是月亮王朝。根據《訶利世系》的說法,甘蔗王被認為是王朝的始祖,並被他的父親毗婆斯婆多·摩奴授予了雅利安伐爾塔王國。摩奴在大洪水中倖存下來後,在雅利安伐爾塔定居。A. K. 馬宗達指出,摩奴在薩拉育河建造的阿逾陀含義為「無敵之城」。這座城曾是太陽王朝許多國王的首都,也是毗濕奴的化身羅摩的出生地。[7]
據一些印度教文獻描述,梵天最早創造的人類,七仙人之一的摩利支,是太陽王朝的祖先。摩利支的長子迦葉波在克什米爾定居,對吠陀經作出了貢獻。後來,迦葉波和阿底提的兒子日神蘇利耶娶了毘首羯磨的女兒,並且有了很多孩子,其中毗婆斯婆多·摩奴被賦予了建立文明的責任,因此誕生了太陽王朝。摩奴也是月亮王朝的始祖,因為他將女兒嫁給了月神旃陀羅的兒子部陀,這對夫婦生下了洪呼王,月亮王朝的第一任國王。[8]
在薄伽梵往世書中
編輯甘蔗王和摩奴也在薄伽梵往世書(第9卷,第1章)中被提及,
योऽसौ सत्यव्रतो नाम राजर्षिर्द्रविडेश्वर: । |
在佛教中
編輯佛教經典中,佛種姓經和大史(II,1-24)追溯釋迦的起源到奧伽迦梨王(甘蔗王),並給出了其祖先摩訶三末多的家譜。這份名單包括了甘蔗王朝的一些著名國王的名字,如曼陀特哩和薩竭羅。[10]根據大史的家譜如下:[11][12]
在耆那教中
編輯甘蔗王朝在耆那教中占有重要地位,因為這個王朝誕生了22名蒂爾丹嘉拉。[14]
- 起源
- 阿耆達那陀時期
- 桑波伐那陀時期
- 逸多梨(桑波伐那陀之父)
- 桑波伐那陀,第3代蒂爾丹嘉拉
- 阿毗難陀那時期
- 扇婆羅(阿毗難陀那的父親)
- 阿毗難陀那,第4代蒂爾丹嘉拉
- 蘇摩底那陀時期
- 彌伽(蘇摩底那陀的父親)
- 蘇摩底那陀,第5代蒂爾丹嘉拉
- 巴特摩巴羅波時期
- 悉陀羅(巴特摩巴羅波父親)
- 巴特摩巴羅波,第6代蒂爾丹嘉拉
- 蘇巴爾斯伐那陀時期
- 鉢羅底室吒(蘇巴爾斯伐那陀的父親)
- 蘇巴爾斯伐那陀,第7代蒂爾丹嘉拉
- 旃陀羅巴羅波時期
- 摩訶犀那(旃陀羅巴羅波的父親)
- 旃陀羅巴羅波,第8代蒂爾丹嘉拉
- 蘇毗提那陀時期
- 須羯哩婆王(蘇毗提那陀之父)
- 蘇毗提那陀,第9代蒂爾丹嘉拉
- 悉達羅那陀時期
- 怛唎陀羅他(悉達羅那陀的父親)
- 悉達羅那陀,第10代蒂爾丹嘉拉
- 溼勒耶舍那陀時期
- 毗紐笯(溼勒耶舍那陀的父親)
- 溼勒耶舍那陀,第11代蒂爾丹嘉拉
- 伐蘇布羯時期
- 伐蘇布羯(蒂爾丹嘉拉伐蘇布羯的父親)
- 伐蘇布羯,第12代蒂爾丹嘉拉
- 毗摩羅那陀時期
- 成鎧(毗摩羅那陀之父)
- 毗摩羅那陀,第13代蒂爾丹嘉拉
- 阿難達那陀時期
- 僧阿犀那(阿難達那陀的父親)
- 阿難達那陀,第14代蒂爾丹嘉拉
- 達摩那陀時期
- 巴努(達摩那陀之父)
- 達摩那陀,第15代蒂爾丹嘉拉
- 商底那陀時期
- 貢突那陀時期
- 須羅(貢突那陀的父親)
- 貢突那陀,第17代蒂爾丹嘉拉和第6代轉輪王
- 阿羅那陀時期
- 蘇達娑那(阿羅那陀的父親)
- 阿羅那陀,第18代蒂爾丹嘉拉和第7代轉輪王
- 摩利那陀時代
- 金波(摩利那陀的父親)
- 摩利那陀,第19代蒂爾丹嘉拉
- 牟尼蘇巴羅達時代(牟尼蘇巴羅達不是來自甘蔗王朝,而是訶利世系)[17]
- 內密那陀時代
- 毗闍耶(內密那陀的父親)
- 內密那陀,第21代蒂爾丹嘉拉
- 巴溼伐那陀時代
- 大雄時期
參見
編輯參考
編輯引文
編輯- ^ 1.0 1.1 Geography of Rigvedic India, M.L. Bhargava, Lucknow 1964, pp. 15-18, 46-49, 92-98, 100-/1, 136
- ^ 2.0 2.1 Ikshaku trib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The Mahabharata translated by Kisari Mohan Ganguli (1883 -1896), Book 3: Vana Parva: Tirtha-yatra Parva: Section CVI, p. 228 'There was born in the family of the Ikshaku, a ruler of the earth named Sagara, endued with beauty, and strength...".
- ^ 3.0 3.1 Zimmer 1952
- ^ 4.0 4.1 Zimmer 1952
- ^ Jain, Champat Rai. Riṣabha Deva, the Founder of Jainism. 1929 [2021-08-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05).
- ^ Malalasekera, G. P. Dictionary of Pāli Proper Names: A-Dh. Delhi: Motilal Banarsidass. 2007: 461–2 [1937] [2021-08-27]. ISBN 978-81-208-302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22).
- ^ A.K.Mazumdar 2008,第161頁.
- ^ A.K.Mazumdar 2008,第159頁.
- ^ ŚB 9.1.2-3. vedabase.io. [2021-02-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22) (英語).
- ^ Law, B.C. (1973). Tribes in Ancient India, Bhandarkar Oriental Series No.4, Poona: Bhandarkar Oriental Research Institute, p.246
- ^ Misra, V.S. (2007). Ancient Indian Dynasties, Mumbai: Bharatiya Vidya Bhavan, ISBN 81-7276-413-8, p.286
- ^ Geiger, Wilhelm (tr.). Mahavamsa, Chapter II. Ceylon Government Information Dept., Colombo (in lakdvia.org website). 1912 [2009-10-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23).
- ^ Okkāka. Palikanon. [2019-08-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25).
- ^ Jain 1991,第2頁.
- ^ Shah 2004,第15頁.
- ^ Shah, Chandraprakash, Shri Shantinatha, 16th Tirthankara, [2021-08-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0-08)
- ^ Jain 1991,第161頁.
來源
編輯- Zimmer, Heinrich, Joseph Campbell , 編, Philosophies of India, London, E.C. 4: Routledge & Kegan Paul Ltd, 1952, ISBN 978-81-208-0739-6
- Shah, Natubhai, Jainism: The World of Conquerors, Motilal Banarsidass, 2004 [2021-08-27], ISBN 978-81-208-1938-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1-07)
- Jain, Kailash Chand, Lord Mahavira and his times, Delhi: Motilal Banarsidass, 1991 [2021-08-27], ISBN 978-81-208-0805-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05)
- A.K.Mazumdar. The Hindu history. Rupa Publications India. 2008. ISBN 978-81-86772-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