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武帝
明定武帝(1616年—1664年),存在爭議的南明皇帝。顧誠《南明史》等傾向為以訛傳訛之虛構人物,以查繼佐之《罪惟錄》啟其開端。
明定武帝 | |||||
---|---|---|---|---|---|
統治 | 1646年-1664年 | ||||
出生 | 1616年 | ||||
逝世 | 1664年 | ||||
| |||||
政權 | 南明韓王政權(推測) |
清朝湖廣總督祖澤遠曾在給順治帝的奏章中提及清軍曾在茅麓山附近繳獲「偽韓王龍札三十二張,偽龍票一十八張,偽敕札一道,偽金印一顆」。
本名爭議
編輯朱本鉝說
編輯野史記載
編輯野史中多認為定武帝是明朝宗室朱本鉝。據野史記載,朱本鉝是明朝宗室,世襲封為韓王。1646年,李自成部將郝永忠(又名郝搖旗)為聯明抗清,推立他為帝,改年號為「定武」,因此朱本鉝被稱為定武帝。
朱本鉝的定武小朝廷依靠農民軍的支撐,先後活動於湖南、湖北、廣西、四川一帶,與清兵長期相抗衡,清軍很難剿滅這個小朝廷,因此定武小朝廷也是南明中維持較長的一個政權。1663年,農民軍進攻四川巫山時被明朝叛將吳三桂擊敗,郝永忠被俘殺。次年即定武十九年(1664年,清康熙三年),朱本鉝死。
質疑
編輯以顧誠為代表的一些南明史學家質疑「朱本鉝」的存在,認為是查繼佐訛傳,其論據主要包括:
- 郝搖旗是李自成部下,而非查繼佐所說的張獻忠部下;
- 郝永忠是隆武帝賜名,查繼佐將其說成郝搖旗「本名」;由此可見查氏雖立志著史,但疏於查考。
- 明朝宗室中,韓王由朱元璋所賜的輩分排行用字為「沖范徵偕旭,融謨朗璟逵,亶韶愉灝慥,令緒價蕃維」,無「本」字。在魯王宗室輩分排行用字裡有「本」字(肇泰陽當健,觀頤壽以弘,振舉希兼達,康莊遇本寧),然而屬於魯荒王第十九世孫,而明亡時魯府排行只延續到「以」字和「弘」字,不可能出現第十九世後人。郝搖旗營中確實曾有幾位藩王,一位是「東安王」朱盛蒗(楚藩宗室),一位是「通山王」朱蘊釨(亦為楚藩宗室),另一位是「韓王」朱璟溧(出自韓王宗室,但非明朝冊封)。
以柳亞子為代表的另一派南明史學家,則傾向於肯定朱本鉝的存在,但所引資料多來自野史,尤其是全祖望、趙之謙撰寫的《張蒼水年譜》。[原創研究?]
朱亶𡺊說
編輯孟森認為定武帝是朱元璋第十九子韓憲王朱松的後裔朱亶𡺊。[1]
但據《中國明朝檔案總匯·第84冊》中摘錄的「崇禎十二年五月二十五日皇帝為戒勉榮王等王事敕諭」中明確開列韓王韶䐾的名封於後,因此明確證明明代最後一代韓王應為朱韶䐾[2]。按明代韓王系命名字派的規範,此韓王韶䐾,應是朱亶𡺊的兒子。因此,朱亶𡺊在崇禎十二年(1639年)前已經去世。
朱璟溧說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 ^ 孟森,後明韓主,《明清史論著集刊》,中華書局,1959
- ^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遼寧省檔案館編《中國明朝檔案總匯》第84冊,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第147頁。
- ^ 錢海岳《南明史·卷二十七·列傳第三》:璟溧,端王朗錡子,太祖十世孫,不知何年襲封。南京亡後,間關流寓貴陽,皮熊厚奉之,進女為妃。璟溧故出入患難中,稍習戎伍,恆挾關隴健兒自隨,展轉至韶州、仁化。福京亡,乃自立於平溪,稱定武元年。旋聞昭宗即位,上章敘長幼,不稱臣。北拒清兵,保鄖西房山,自為號令。奉天之變,黔、粵隔絕,行在消息不通,熊、范鑛、楊鼎和欲奉之,以張同敞言而止。已郝永忠入楚,獨稟其正朔,與李來亨、劉體仁、王光興等相應。李國英以清兵當房山,而以全力圍來亨,房山粗安。
外部連結
編輯前任: 隆武帝 |
中國明朝皇帝(南明)(存疑) 1646年-1664年 |
繼任: 無(南明滅亡) |
前任: 永曆帝 |
中國明朝皇帝(南明)(存疑) 1662年-1664年 |
繼任: 無(南明滅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