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
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英語:Armor-piercing fin-stabilized discarding sabot,縮寫:APFSDS),是目前反坦克火炮的主要彈種之一,一般由大口徑滑膛炮發射(英國採用線膛炮發射),脫殼穿甲彈的威力一般也是衡量坦克火炮威力的最重要的標準。[1]
穿甲彈原理
編輯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是由最初的普通穿甲彈一步一步進化而來,穿甲彈的威力取決於炮彈擊中目標時的動能(速度、質量)和炮彈材料自身的物理特性。穿甲彈在炮膛中被發射藥加速出膛之後只受阻力和重力的作用,為了使穿甲彈在擊中目標時仍然存有較大的速度,穿甲彈在設計時就必須採用有利於減小阻力的形狀。
根據基本的物理學知識,彈體越細,阻力越小。但是考慮到火炮口徑是一定的,科學家們想出了用一個輕質彈托把穿甲彈彈體夾在中間,彈托的口徑與大炮口徑一致,穿甲彈被做成細長的杆狀,出膛之後彈托由於阻力的作用自動脫落,彈體沿著炮管指向繼續飛行,這就是「脫殼」一詞的由來。為了保證細長的彈體在飛行過程中的平穩和精度,在製造穿甲彈時,在尾部安裝有四片尾翼,成十字形排列,故稱「尾翼穩定」。[2]
動能決定於速度和質量,在速度一定的情況下,增加彈體的質量就是增加動能的另一種方式,故而穿甲彈一般由密度較大,較為堅硬,同時耐受高溫的金屬製成。這樣還可以保證彈體在與被打擊裝甲碰撞時不易彎折,碰撞產生的熱能不會降低彈體的強度。目前較為廣泛採用的材料是碳化鎢和貧鈾,其中,貧鈾的密度更大,且具有自銳性(撞擊過程中保持尖銳),是更為理想的材料,不過由於使用貧鈾的貧化鈾彈在擊中目標後會產生大量高溫並帶有輻射的粉塵,倍受人道主義人士的譴責,雖然多國有生產,但僅有美國實際使用在戰場。
缺點:尾翼會增加風阻,減少動能,易受側風影響,降低命中率。
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的尾翼部分因線膛炮和滑膛炮的不同而有所區別:
相關條目
編輯參考
編輯- ^ ADIABATIC SHEAR BANDING IN AXISYMMETRIC IMPACT AND PENETRATION PROBLEMS. J. B. Stevens and R. C. Batra.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0-07).
- ^ 120mm Tank Gun KE Ammunition. Defense Update. 2006-11-22 [2007-09-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年8月5日).
延伸閱讀
編輯- Cai W. D., Li Y., Dowding R. J., Mohamed F. A., Lavernia E. J. A review of tungsten-based alloys as kinetic energy penetrator materials. Rev. Particulate Mater. 1995, 3: 71–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