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高等師範學院

1794年创建的一所学校

高等師範學院(法語:École normale supérieure),也譯作高等師範學校,簡稱巴黎高師(ENS Paris或Normale sup或ENS Ulm),位於巴黎烏爾姆路巴黎高等師範學校,它是世界上高等師範學校中最古老的一所。如同國家行政學院,巴黎高師也沒有頒發學位的權利,學生必須透過合作大學的註冊學籍,來取得該大學頒發的學位。現為巴黎文理大學的成員之一。

高等師範學院
École normale supérieure – PSL
其他名字Normale sup', ENS Ulm, Ulm, ENS Paris, ENS
創辦時間1794年,​230年前​(1794[1]
學校類型高等師範學校(非正式)
大學校
公立科學、文化、專業性機構(行政)[2]
預算$130m[3]
校長馬克·梅扎爾法語Marc Mézard
主席:皮埃爾-路易·利翁[4]
教師人數1400人[3](630名助教、170名教授和580名博士後研究人員)
學生人數2400人[3]
大學部人數300人[3]
研究生人數1400人[3]
博士生人數700人[3]
校址 法國巴黎五區烏爾姆路
校區市區
代表色紫色
隸屬巴黎文理大學
大學校會議
網站ens.psl.eu
位置
地圖
高等師範學院的恩內斯特院

擁有法國國籍並通過競考入學的學生可獲得準公務員身分(法語:Fonctionnaire-stagiaire),並享有公務員津貼。同時也負有十年義務,除在學校就讀的四年之外,畢業後還需服務於公共單位至少六年。可以是為法國或另一歐盟國政府及國有企業服務,或是直接為歐盟工作,亦可在高等教育機構或是研究機構服務。最後一種情形下並無機構所在國家的限制。每年需向高師報備其義務履行情形,如不能履約則須支付補償款。[5]

ENS位於巴黎第五區烏爾姆路,受法國高等教育部法語Ministère de l'Enseignement supérieur et de la Recherche (France)部長直接管理[註 1]。物理學家馬克·梅扎爾法語Marc Mézard於2012年接替了哲學家莫妮克·坎托-斯佩伯法語Monique Canto-Sperber擔任校長[註 2]。其學生和校友被稱為「高師人」(normaliens),Normalien一詞通常是指巴黎高等師範學校的新老「學生」,即學校章程中指明的、通過口試和筆試選拔的學生[6]。高師里還有一些通過審核材料而選拔的「自由聽課生」[7],傳統上,他們不包含在Normalien之列,一般所謂「高師人」,僅指那些具有準公務員身份的學生(法語:Normalien élève),通常外國學生也不在高師人之列。唯近年來校方將材料選拔錄取的「自由聽課生」(法語:Auditeurs libres)改稱為「師範學生」(法語:Normalien étudiant[8]

一般高師人畢業後多任教職,學校1987年8月26日的章程中寫到,「通過高水準的科學與文化教育,學校培養的學生將從事基礎或應用科學的研究、大學、預科班、中學的教學,以及國家、地方、公共機構或企業的行政管理」。截至2019年10月,共有22位校友及教職工獲得諾貝爾獎14位獲得菲爾茲獎

作為高等師範學校網路的起源[註 3],坐落在烏爾姆路上的這所學校如今已躋身歐洲最負盛名的教育機構之列[9][註 4]。學校通過全國最富選拔性的競考之一——大學校競考來錄取新生,同時也招收國際學生[11][註 5]

學校歷史

編輯
 
位於烏爾姆路45號高師正門——這一遺蹟上寫著決定學校歷史的三個重要法令:學校曾兩次建立,以及向烏爾姆路的搬遷。

短暫的共和曆三年師範學校

編輯

學校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794年。當時,在公共教育委員會(相當於今天的教育部)委員拉卡納爾和伽拉倡導下, 國民公會頒布法令,宣布建立「共和曆三年」師範學校。霧月9日的法令宣布:

「(第一條):一所師範學校將在巴黎成立。從共和國各個階層選出的已經接受過有益的教育的公民,將在這裡跟隨各個領域最有資歷的老師學習授課的藝術。」

雖然這所學校很快就被關閉了,但它曾聚集了一批傑出的、深受啟蒙思想影響的教師,比如科學家蒙日范德蒙德道本頓貝托萊,作家、哲學家聖-皮埃爾沃爾涅共和曆三年的經驗為1808年的新學校提供範例。

從寄宿學校到烏爾姆路上的大學校

編輯
 
學生制服(於1849年被時任校長的保羅-弗朗索瓦·迪布瓦法語Paul-François Dubois廢除)

拿破崙在1808年5月17日頒布法令,宣布要在法國帝國大學內部建立一所「寄宿制師範學校」,以「培養學員在文學和科學上的教學藝術」。學校於1810年開放,位於原普萊西中學內(現已併入路易勒格朗中學)。當時,每屆學生規模還很小,模仿軍規而制定的校規非常嚴格,學生必須穿著制服。1814年,學校搬遷到了聖靈修會的建築里。一直到1818年,學校都沒有設立入學競考,學生都是由學區視察員根據高中學習成績選拔。1822年9月8日,因為被視為是自由主義思想的中心,學校被德尼·弗雷西努法語Denis Frayssinous(時任法國大學總監)勒令停辦。

根據1826年3月9日的一條法令,一所「預科學校」在路易勒格朗中學的地址上建立起來,1828年後,學校的地址改在了普萊西中學內。學校沒有中斷的歷史就是從這時(1826年)開始的。在七月革命時期(1830年),「預科學校」依據路易-菲利普的命令改名為「師範學校」,這個名字參照了共和曆三年師範學校。1845年,隨著一批基礎教育師範學校的建立,學校被重新命名為「高等師範學校」。高等師範學校搬到新地址——巴黎第五區烏爾姆路上是在1847年11月4日,這次搬遷是1841年4月24日法律決定的。如今學校仍位於這個地址,但校園已經被後來的建築擴大了,特別是1937年建造的位於洛蒙路法語Rue Lhomond的實驗科學樓。

1903年,高等師範學校被併入巴黎大學[13],直到1954年,學校才成為獨立法人,並取得了財政上的獨立。1962年,喬治·蓬皮杜總理簽署法令確認了學校的科學研究使命。但接下來的幾年對學校來說十分艱難,高師被戴高樂主義的當局視為異議者,在1971年,還曾被一些毛主義小組占領。

現在的高等師範學校是1985年由原高等師範學校和1881年成立的原女子高等師範學校(塞夫勒女子高等師範學校)[註 6]合併[14]而成。巴黎高等師範學校是法國高等師範學校集團的倡導者和組建者(法國高師成員包括:巴黎高等師範學校,卡尚高等師範學校,和里昂高等師範學校)。

教學研究

編輯

高等師範學校的一個特點是文科和理科的比重相當。因此,學校被分為「文」(人文與社會科學)與「理」(精確科學與生命科學)兩科,每科設有一名教學主任和一名副主任。國際戰略指導委員會(COSI)和科學顧問委員會(CS)為兩科共有。

科系設置

編輯
 
實驗室大樓

學校被分為14個教學研究系。與這些系關聯的有35個混合研究單位,與它們合作的科研中心有國家科學研究中心(CNRS)、國家健康與醫藥研究所(INSERM)、國家信息與自動化研究所(INRIA)、國家農業科學研究院(INRA)、國家教學研究院(INRP)。

理科
文科

除了這些系以外,學校還設有外國語言文化專區(ECLA)、語言實驗室,以及一些跨學科組織,如環境與社會教學研究中心(CERES-ERTI)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歷史與科學哲學小組(CHPS)

學術合作機構

編輯

巴黎高等師範學校與巴黎一些大學聯繫緊密,它是巴黎大學聯盟的創立者之一。學校加入了數個先進專題研究網絡(RTRA),如巴黎數學基金會、皮埃爾-吉勒·德熱納研究基金會、巴黎-法蘭西島先進科學研究院(IEA)。同時作為大學主席聯席會議(CPU)和大學校聯席會議(CGE)的成員,高等師範學校與大學校和大學都緊密相連:學校的選拔性招生是與其他大學校共同進行的,而學校全部的教育、科研、碩士與博士的培養都是和大學合作完成的。無論是物理、經濟還是科學哲學,學校所有博士院都是與其他大學和機構合作運行的。

著名校友

編輯

注釋

編輯
  1. ^ 根據1987年8月26日的法令,高等教育部長對學校的權限由校長行使,以此確保大學的獨立性。
  2. ^ 校長由法國總統根據一個由法蘭西學術院常任秘書和法蘭西公學教授組成的委員會的提名而任命。參見:Liste de directeurs de l'École normale supérieure (Paris)法語Liste de directeurs de l'École normale supérieure (Paris).
  3. ^ 世界各地的許多高等師範學校都是依據巴黎高等師範學校的模式建立起來的。比如比薩(義大利)、河內(越南)、阿比讓(象牙海岸)、阿爾及爾、君士坦丁、奧蘭(阿爾及利亞)、諾克少(茅利塔尼亞)、突尼斯市(突尼斯)、塔那那利佛(馬達加斯加)的高等師範學校,以及法國的塞夫勒女子高等師範學校、聖-克魯與楓特奈歐羅斯基礎教育高等師範學校、卡尚技術教育高等師範學校。根據法語國家大學合作署的統計,目前全世界有20多所高等師範學校。
  4. ^ 法國總理多米尼克·德維爾潘說:「這所學校享有盛譽,象徵著我們國家追求卓越的傳統[…]它詮釋著我們共和國平等和尊賢的核心價值。」[10]
  5. ^ 在這上海交大2008年世界大學學術排名中,高等師範學校位於法國第三(排在巴黎六大巴黎十一大之後),歐洲(包括英國)第二十二,世界第七十三。在「學生水平」(根據獲得諾貝爾獎和菲爾茲獎的校友人數而建立的得分)方面,它排名世界第九。《泰晤士高等教育》對學校的介紹是這樣的: 「巴黎高等師範學校·······被普遍視為法國最具選拔性和挑戰性的高等教育研究機構,很長時間以來它一直是法國的一個傳奇。[12]
  6. ^ 1940年以前,女性也有權利參加巴黎高等師範學校的入學競考。最有名的兩個例子是1928年入學的西蒙娜·韋伊和1933年入學的法蘭西學術院院士雅克琳娜·德·羅米莉法語Jacqueline de Romilly

參考文獻

編輯
  1. ^ Grandes dates | ENS. ens.psl.eu. [1 July 2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10 August 2020). 
  2. ^ (法文)2000年3月15日第2000-250號法令:關於公立科學、文化、專業性機構(EPSCP)的分類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3. ^ 3.0 3.1 3.2 3.3 3.4 3.5 Faits et chiffres – École normale supérieure – Paris. Ens.fr. [15 May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7 December 2013). 
  4. ^ (法文)2009年6月11日的法令(2009年6月13日記入官方日誌)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5. ^ [1]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學校關於十年義務的介紹
  6. ^ 根據2004年9月9日為ENS頒布的政令
  7. ^ 根據1994年3月10日關於在高等師範學校招收法國及外國籍自由聽課生的政令以及1999年6月15日高等師範學校理事會的決議
  8. ^ [2]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根據學校錄取方式網頁
  9. ^ 法國總統密特朗在學校兩百周年校慶時(1994年)的致辭
  10. ^ 2006年8月25日德维尔潘在高等师范学校的演讲. [2009年12月22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年12月6日). 
  11. ^ 參見關於國際學生選拔的網頁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09-12-26.
  12. ^ 《泰晤士高等教育》 - 2009QS世界大學排名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09-11-18.
  13. ^ 1903年11月10日的法令
  14. ^ 1985年7月24日關於設立公立科學、文化、專業性機構(EPSCP)的法令

外部連結

編輯

學校網站

編輯

學生網站

編輯

參見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