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捷潘·邵武勉

斯捷潘·格奧爾基耶維奇·邵武勉[註 1](俄語:Степан Георгиевич Шаумян羅馬化Stepan Georgiyevich Shaumyan亞美尼亞語Ստեփան Շահումյան羅馬化:Stepan Gevorgi Shahumyan;1878年10月1日—1918年9月20日),亞美尼亞裔布爾什維克革命家。[1][2]

斯捷潘·邵武勉
斯捷潘·邵武勉
高加索非常委員
任期
1918年4月25日—1918年7月31日
前任創建職務
繼任廢除職務
個人資料
出生(1878-10-13)1878年10月13日
俄羅斯帝國提比里西
逝世1918年9月20日(1918歲—09—20)(39歲)
蘇維埃俄國突厥斯坦克拉斯諾沃茨克
墓地未知
政黨俄國共產黨(布爾什維克)
母校柏林洪堡大學
職業政治家革命家

邵武勉生於格魯吉亞的梯弗里斯(今提比里西),出身亞美尼亞商人家庭。1898年為當地工人馬克思主義秘密小組成員。1900年在里日斯克綜合技術學院讀書時加入俄國社會民主工黨。1904年回故鄉從事黨務。1918年9月20日同巴庫公社其他二十五名委員一起被英國武裝干涉者殺害。著有《1908-1918年論文和演說集》。

生平

編輯
 
青年邵武勉
 
1908年合影,左二邵武勉
1917年在巴庫

1906年參加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第四次代表大會。1912年布拉格會議上成為俄國社會民主工黨中央委員會候補委員。

1918年1月11日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布爾什維克)《關於亞美尼亞的決定》要求幫助從俄軍復員的亞美尼亞族官兵返回亞美尼亞,即利用達什納克在亞美尼亞方向來抵擋奧斯曼;通過對德妥協在喬治亞(喬治亞掌權的孟什維克親德)方向阻擋奧斯曼,核心目標是保住巴庫。《布列斯特條約》後,高加索戰線俄軍自行復員解體,奧斯曼收復全部失地並向東推進。在梯弗里斯建立了高加索瑟姆於1918年2月10—24日開會宣布獨立。鄂圖曼土耳其軍隊於3月已經占領卡爾斯巴統等地,繞道經喬治亞和波斯東侵,目標是占領巴庫。喬治亞孟什維克親德、亞美尼亞達什納克親英法、亞塞拜然穆薩瓦特親土耳其。巴庫跟蘇俄的陸路交通已經被參加過科爾尼洛夫叛亂的外高加索野蠻師切斷。

1918年3月31日至4月2日,巴庫公社解除了穆薩瓦特黨邀請自連科蘭來巴庫出席石油大亨哈吉·澤納拉賓·塔吉耶夫英語Zeynalabdin Taghiyev兒子葬禮的一船野蠻師士兵的武裝,成為三月事變導火索。[3] 達什納克、甚至孟什維克、社會革命黨和立憲民主黨都站在巴庫蘇維埃這邊參戰[4]1918年4月1日,巴庫蘇維埃宣布處於被穆薩瓦特黨圍攻狀態。[5][6]此次事件估計3000-12000亞塞拜然人死亡。[7]

1918年4月9日,高加索瑟姆宣佈建立外高加索民主聯邦共和國。共和國的最高機關是高加索瑟姆,議長是喬治亞人尼古拉·齊赫澤,亞美尼亞人和亞塞拜然人則擔任副議長。

1918年4月25日巴庫蘇維埃中的布爾什維克和左翼社會革命黨人組成巴庫公社,邵武勉為主席。宣布石油工業等國有化、將地主土地交給農民等革命措施。這種不妥協立場直接激怒了英國。英國駐巴庫副領事Major Ranald MacDonell告訴英軍軍官:「英國與法國政府的新的政策是支持反布爾什維克軍隊……不論它是保皇黨還是社會革命黨。」[8]

外高加索民主聯邦共和國政府雖不承認《布列斯特和約》,但因缺乏軍事實力,5月11日~26日,於巴統和德國及土耳其展開和談。在和談中,因三民族意見的分歧(亞美尼亞和喬治亞親德,亞塞拜然親土)逐漸明顯,三民族的國民會議也贊成建立獨立的國家。另外,德國和土耳其也支持廢除聯邦共和國。1918年5月26日,高加索瑟姆提案廢除聯邦共和國。5月26日,喬治亞民主共和國獨立。27日高加索瑟姆中的亞塞拜然人組成了亞塞拜然立憲大會,5月28日宣布亞塞拜然民主共和國獨立。28日亞美尼亞民主共和國獨立。

1918年6月6日,亞塞拜然立憲大會移駐占賈並宣布為亞塞拜然民主共和國臨時首都,等待鄂圖曼土耳其軍隊攻占巴庫。

1918年7月26日,蘇維埃中的社會革命黨人、孟什維克、達什納克等以259對236多數票推翻了布爾什維克的領導權。邵武勉宣布退出巴庫蘇維埃並率眾離開巴庫。同一天,萊昂內爾·鄧斯特維爾將軍率領英國軍隊進占巴庫,成立裏海艦隊中央委員會獨裁政權[9]1918年7月31日,26名巴庫公社委員率領布爾什維克軍隊乘船離開巴庫前往蘇維埃控制下的阿斯特拉罕,8月16日被裏海艦隊中央委員會獨裁政權以「臨陣脫逃」的罪名逮捕,羈押於巴庫監獄。巴庫公社裡的胡麥特黨(即努力派,後來亞塞拜然黨的前身之一)領袖阿凡丁諾夫批判邵武勉在三月事件中「淪為了達什納克的俘虜」。

1918年9月15日,鄂圖曼土耳其軍隊英語Ottoman Army of Islam在亞塞拜然本地勢力支持下攻占巴庫,殺掉了10,000至20,000當地亞美尼亞人(九月事件)。[10][11]

26名巴庫公社委員在9月14日巴庫陷落前夕被移交給裏海東岸的親英反共的阿什哈巴德委員會,9月20日夜在外裏海鐵路的Pereval與Akhcha-Kuyma車站之間被全體處決。[12][13]

以其命名的地名

編輯
亞美尼亞
亞塞拜然
俄羅斯
納戈爾諾-卡拉巴赫
喬治亞
烏克蘭

(現已更名亞內基奧格內什烏克蘭語Яни Кьогенеш

圖集

編輯

注釋

編輯
  1. ^ Шаумян(Shaumyan)一般譯作「紹米揚」,但在指代該人物時慣譯作「邵武勉」

參考文獻

編輯
  1. ^ (亞美尼亞文) Arzumanyan, M. Շահումյան, Ստեփան Գևորգի. "Yerevan, Armenian SSR, vol. viii", The Soviet Armenian Encyclopedia, 1982, pp. 431–34
  2. ^ Panossian, Razmik. The Armenians: From Kings And Priests to Merchants And Commissar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6 p. 211; ISBN 0-231-13926-8
  3. ^ (俄文) Michael Smith, Azerbaijan and Russia: Society and State: Traumatic Loss and Azerbaijani National Memory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4. ^ Suny, Ronald Grigor. The revenge of the past:nationalism, revolution, and the collapse of the Soviet Union.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41–42 [2019-06-23]. ISBN 0-8047-2247-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01). 
  5. ^ Stepan Shahumyan. Letters 1896–1918. Yerevan: State Publishing House of Armenia, 1959, pp. 63–67.
  6. ^ Alex, Marshall. The Caucasus Under Soviet Rule Volume 12 of Routledge Studies in the History of Russia and Eastern Europe. Taylor & Francis. 2009: 89 [2019-06-23]. ISBN 97804154101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01). 
  7. ^ Firuz Kazemzadeh. The Struggle for Transcaucasia, 1917–1921. Philosophical library, 1951, p. 75
  8. ^ Hopkirk, Peter. On Secret Service East of Constantinople: The Plot to Bring Down the British Empir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ISBN 0-19-280230-5, pp 304–5, 322
  9. ^ 王覺非主編.《歐洲歷史大辭典·下》:上海辭書出版社,2007年12月:第1413頁
  10. ^ Michael P. Croissant, The Armenia-Azerbaijan Conflict: Causes and Implications. New York: Praeger, 1998, pp. 14–15 ISBN 0-275-96241-5
  11. ^ Human Rights Watch. "Playing the 'Communal Card': Communal Violence and Human Right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Retrieved January 16, 2007.
  12. ^ C. Dobson & J. Miller The Day We Almost Bombed Moscow Hodder and Stoughton, 1986. pp 94–5[缺少ISBN]
  13. ^ Leach, Hugh. Strolling About the Roof of the World: The First Hundred Years of the Royal Society for Asian Affairs. London: RoutledgeCurzon, 2002 p 26; ISBN 0-415-29857-1

拓展閱讀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