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人類對火的使用
人類對火的使用是人類科技發展和文化演化的轉折點,使人類的族群大小和棲息範圍得以大幅擴張。火的使用令人類烹煮食物,並從加熱過的食物中攝取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火又提供溫暖,使人類在寒冷的夜間,及至寒冷的氣候中活動。火提供了天然光源外的另一選擇,也給予人類抵禦外來食肉動物的入侵的能力。[1]
在現代人演化出來之前,古代的人屬生物,也就是現代人類在生物學上的祖先,如直立人,可能在一百萬年前到一百五十萬年前或更早,就已會用火。
證據
編輯東非
編輯有關人類用火的最早證據來自多個位於東非的考古景點,例如肯亞境內巴林哥湖附近的契索旺加(Chesowanja)、庫比佛拉(Koobi Fora)及歐羅結撒依立耶(Olorgesailie)。位於契索旺加的地層中發現了一些紅色粘土,其歷史可以追溯到距今(Before Present)142萬年前。[2] 這些泥土的身上有被再加熱的痕跡,這就表明其曾為了增加硬度而被加熱到400℃的高溫。
位於庫比佛拉的FxJjzoE地區和FxJj50地區則發現了一些被染紅的土壤沉積物,只有200-400℃的高溫能產生這一變化,這說明直立人曾在距今150萬年於該地使用過火。[2]位於肯亞境內的歐羅結撒依立耶的一個地區中,有一個像地爐的凹地。人們在這裡發現了一些微小的炭渣,但這也可能是由一些自然的灌木火災引起的。[2]
位於衣索比亞Gadeb的8E地區,發現了一些貌似已被燃燒過的整體凝灰岩的碎片,但這些岩石的再燃燒現象有可能是因當地火山活動變化引起的。[2] 類似碎片也已從直立人創建的阿舍利文化相關遺留品當中找到。
位於衣索比亞阿瓦什河的中遊河谷中,存在著一些紅色粘土質土壤的錐心窪地,這種土質有可能是200℃的高溫造成的。而這種高溫現象的原因則歸咎為燃燒樹木的枝幹,這使得當時的人們很可能燒毀他們的生態地區。[2]一些燃燒過的石頭也能在這裡找到,同樣的,火山整體凝灰岩也在該地區周圍被發現。
南非
編輯位於南非的斯瓦特克朗斯找到了最早的有關人類使用火的可靠證據,在阿舍利時期的一些工具、骨制工具以及一些擁有早期人為刻印的骨頭中發現有一部分被燒焦。[2]該地區也提供了一些有關直立人時期肉食動物的證據。位於南非的Hearth洞穴中發現了一些燃燒後的沉積物,這可以追溯到距今20到70萬年前。在以下幾處地方同樣找到了類似的證據:Montagu洞穴(距今5.8萬年到距今20萬年)以及Klasies河口(距今12萬年到距今13萬年)。[2]
最可靠的證據來自尚比亞境內的kalambo瀑布。在這裡找到了一些有關早期人類使用火而製造手工製品的跡象,包括燒焦的木料、木炭、紅化的土壤、一些炭化了的草皮、植物以及一些有可能曾被火烤而加硬的木具。該地區經放射性碳年代測定法推斷處在距今6.1萬年而用胺基酸外消旋作用法推斷處在距今11萬年。[2]
火曾被靜灣文化用於加熱矽質石頭從來加硬其硬度以便製造成工具。[3][4][5]這一研究表明不僅處於距今7.2萬年的地區有使用火的跡象,那些處在距今16.4萬年前的地區也有可能。[3]
近東
編輯由1930年代發現的[6]一個以色列Bnot Ya'akov Bridge可能是爐灶燒火遺址中[7][8],顯示直立人或匠人在距今79萬至69萬年前[9]已經能人工生火。[10][11]
位於臺拉維夫以東12公里的Qesem Cave,證據顯示晚更新世末距今約382,000至200,000年經常使用火,大量被燒的骨頭和適度地加熱的泥土堆暗示在火旁宰割獵物和為其剝肉。[12]
遠東
編輯中國山西省內的西侯度遺址,發現180萬年前的哺乳類動物殘骨的變色顯示曾被燃燒。位於雲南省的元謀遺址也發現發黑的哺乳類動物殘骨。[2]
周口店
編輯中國周口店遺址發現距今50萬至150萬年前火的證據[13],來自 Locality 1 中 Layer 10 的直立人化石旁燒過的骨頭、由石器碎片、炭、灰燼和爐床。數根殘骨的顏色是平均的灰黑色,推斷不是受錳元素影響而是燒過的骨頭特徵,且紅外線光譜顯示存在氧化物。實驗成功把同樣是第十層的其他骨頭燃燒成藍綠色,同一種化學反應有可能在遺址內的白色、黃色和黑色骨頭上發生。Layer 10 本身是生物製造的矽、鋁、鐵和鉀的灰燼,但沒有木頭灰燼如矽粒。
歐洲
編輯歐洲多個遺址有證據顯示直立人使用火。匈牙利Vértesszőlős發現Samu和燒過的骨頭,但沒有發現炭。在西班牙Torralba和Ambrona,發現距今300萬至500萬年前[來源請求]阿舍利文化的石器[2]。在法國Saint-Estève-Janson的Escale Cave內發現紅色泥土和五個距今20萬年前的爐床[2]。
普遍證據顯示距今125,000年前已廣泛使用火。
行為改變
編輯火的使用以及其伴隨而來的光亮給人類的行為方式帶來了重大改變。[14] 人類的活動不再限制於白晝的長短。另外,一些哺乳動物和咬人的昆蟲會躲避火和煙。[1][2]
飲食改變
編輯由於植物的一些構成是不可咀嚼的,例如粗纖維及澱粉,因此在火出現之前,枝莖、成熟葉、擴展的根以及塊莖並不能成為人類飲食構成的優先選擇。[15]取而代之的是,人們攝取的是植物構成中的簡單糖和碳水化合物,例如種子、花朵及多肉的水果。合併於種子中的毒素以及類似的碳水化合物來源也影響著人們的飲食,一些含氰苷的來源比如亞麻籽以及樹薯在經過烹飪後就能除去毒素。[15]直立人的牙齒以及其附著物的消耗表明了硬質肉和脆根蔬菜的食用。[16][17]
哈佛大學的Richard Wrangham認為食用烹飪過的植物性食物可能因此而擴大人類腦容量,因為這樣可以使澱粉食物中的複合碳水化合物更容易地被身體所吸收,並且使人類得以攝取更多卡路里。[18][19][20]通過火對熱蛋白質的加熱也改善了食物的營養價值。[1][21][22]
人類對食物的烹飪很明顯是從被燒焦變黑的哺乳動物的骨頭中發現的,這種烹飪讓肉類更容易食用,食物氣味口感較生肉強烈,並且通過讓肉類自身更容易被消化,從蛋白質獲取營養變得更容易。[23][24]消化熟肉所需的能量較消化生肉的少,烹製糊狀膠原蛋白或其它結締組織的情況也一樣,「將原本緊緊貼在一起的糖類分解,讓它們更易被吸收。」[24]烹飪同時殺死了食物中的寄生蟲和病菌免除因食物中毒而生病的可能。
參見
編輯參考資料
編輯- ^ 1.0 1.1 1.2 Price, David. Energy and Human Evolution. [2007-11-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6-17).
-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James, Steven R. Hominid Use of Fire in the Lower and Middle Pleistocene: A Review of the Evidence. Current Anthropology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February 1989, 30 (1): 1–26 [2007-11-12]. doi:10.1086/203705.
- ^ 3.0 3.1 Brown KS, Marean CW, Herries AI, Jacobs Z, Tribolo C, Braun D, Roberts DL, Meyer MC, Bernatchez J. (2009). Fire As an Engineering Tool of Early Modern Humans. Science, 325: 859-862.doi:10.1126/science.1175028
- ^ Webb J. Domanski M. (2009). Fire and Stone. Science, 325: 820-821.doi:10.1126/science.1178014
- ^ Callaway. E. (13 August 2009)Earliest fired knives improved stone age tool kit.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New Scientist, online
- ^ An Acheulian biface assemblage from Gesher Benot Ya'aqov, Israel: indications of African affinities The Acheulian site of Gesher Benot Ya'aqov, discovered in the early 1930s..
- ^ 古人類也會野外燒烤?[永久失效連結], 歐亞人用火史79萬年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歐洲和亞洲古人類可能早在79萬年前就已經開始使用人工火了。
- ^ 《新發現》-盜火80萬年[永久失效連結] 2008年10月,以色列考古學家尼拉·阿爾珀森-阿菲爾(Nira Alperson-Afil)發表的論文將人類用火的歷史指針撥到了79萬年前
- ^ 存档副本. [2010-05-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1-18).
- ^ Rincon, Paul. Early human fire skills revealed. BBC News. April 29, 2004 [2007-11-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6-13).
- ^ 人類浩大的家族史展覽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人類第一次自己生火來使用的時間大約是79萬年前,可靠證據來自以色列 Hebrew University 的蓋謝爾貝諾特雅各布(Gesher Benot Ya'aqov)。
- ^ Karkanas P, Shahack-Gross R, Ayalon A; et al. Evidence for habitual use of fire at the end of the Lower Paleolithic: site-formation processes at Qesem Cave, Israel (PDF). J. Hum. Evol. August 2007, 53 (2): 197–212 [2010-01-15]. PMID 17572475. doi:10.1016/j.jhevol.2007.04.002.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9-11-28).
- ^ First Control of Fire by Human Beings--How Early?. [2007-11-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8-24).
- ^ Stone, Linda; Paul F. Lurquin, Luigi Luca Cavalli-Sforza. Genes, Culture, And Human Evolution: A Synthesis. Blackwell Publishing. 2007: 33.
- ^ 15.0 15.1 Stahl, Ann Brower. Hominid Dietary Selection Before Fire. Current Anthropology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April 1984, 25 (2): 151–168. doi:10.1086/203106.
- ^ Viegas, Jennifer. News in Science - Homo erectus ate crunchy food - 22/11/2005. November 22, 2005 [2007-11-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02).
- ^ Early Human Evolution: Homo ergaster and erectus. [2007-11-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25).
- ^ William R. Leonard. Food for Thought: Into the Fire. Scientific american. [2008-02-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6-17).
- ^ Wrangham R, Conklin-Brittain N. Cooking as a biological trait (PDF). Comp Biochem Physiol a Mol Integr Physiol. 2003 Sep, 136 (1): 35–46 [2010-01-15]. PMID 14527628. doi:10.1016/S1095-6433(03)00020-5. (原始內容 ([失效連結] – Sep&btnG=Search Scholar search)存檔於2005-05-19).
- ^ Lambert, Craig. The Way We Eat Now. Harvard Magazine. May–June 2004 [2010-01-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16).
- ^ Weiner, S.; Q. Xu, P. Goldberg, J. Liu, O. Bar-Yosef. Evidence for the Use of Fire at Zhoukoudian, China. Science. 1998, 281: 251–253. doi:10.1126/science.281.5374.251.
- ^ Eisley, Loren C. Fossil Man and Human Evolution. Yearbook of Anthropology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55: 61–78.
- ^ What evidence is there that Homo erectus used fire? Why did they use it?. [2007-11-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7-09).
- ^ 24.0 24.1 Gibbons, Ann. Food for Thought (pdf). Science. June 15, 2007, 316: 1558 [2007-11-12]. doi:10.1126/science.316.5831.1558.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08-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