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載元韓語:이재원李載元,1831年12月3日—1891年3月28日),朝鮮王朝後期王族、大臣。舜八,本貫全州李氏,出生於漢城(今韓國首爾)。他的生父興完君韓語흥완군李晸應是興宣大院君李昰應的二哥,因此李載元是興宣大院君的侄子、也是朝鮮高宗李㷩的堂兄;後來李載元被過繼給伯父興寧君韓語흥녕군李昌應為養子。

李載元
諺文이재원
漢字李載元
文觀部式I Jae Won
馬-賴式Yi Jae Wŏn

生平

編輯

早年仕途

編輯

純祖三十一年(1831年)辛卯十月三十日生。

1853年(哲宗四年)參加科舉考試,獲庭試文科丙科及第,歷任弘文館應教、成均館大司成、吏曹參議等職。1864年(高宗元年)其叔父興宣大院君攝政以後得到重用,被特擢為同知經筵事。[1]其後歷任都承旨司憲府大司憲、吏曹參判等職,1865年又擢升為工曹判書[2],後又任禮曹刑曹吏曹判書、漢城府判尹及議政府右參贊。1869年外放水原府留守,1871年調回中央任吏曹判書、判義禁府事、兵曹判書等職。1876年後又被外放為平安道觀察使京畿道觀察使廣州府留守。1878年歸任兵曹判書。1881年又調任為江華府留守,1882年為吏曹兵曹判書。

捲入政變

編輯

1884年(高宗二十一年)十月十七日夜,金玉均開化黨人在日本的幫助下發動「甲申政變」,將高宗和王室從昌德宮劫持到景佑宮。時任兵曹判書的李載元聞變後趕赴景佑宮,不過並未召他進入,其他被召入的大臣閔泳穆趙寧夏閔台鎬等都慘遭開化黨殺害。第二日將近早晨時,才將在景佑宮外守候了一夜的李載元召入宮中,隨後他被開化黨推戴為議政府左議政。[3][4][5]

其後,高宗要求移駕昌德宮,遭到開化黨反對,隨即按照開化黨的意思,在十月十八日巳時將高宗和王室暫時安置在桂洞李載元家。後來高宗招來日本駐朝公使竹添進一郎,在竹添的干涉下才讓開化黨同意回昌德宮,於是在這日下午高宗一行又離開李載元家,回昌德宮。[4][6]李載元與其堂弟李載完在政變中始終侍奉高宗左右,到十月十九日下午,袁世凱率領駐朝軍攻入昌德宮,與日軍及開化黨作戰,李載元又侍奉高宗離開昌德宮,李載完則背著世子李坧逃走,後來由於「軟弱不勝其力」而改由一名武監背負。[6]高宗走到昌德宮後苑大報壇時,被日本兵及開化黨劫走,李載元與其弟李載完翻牆逃脫。[6][7]

後來高宗為清軍救出,李載元又前往清軍大營謁見高宗。到十月二十一日,李載元「始得收拾心神而思之,吾為左相凶賊之脅制,則萬無行公之道」[7],因此上疏請求高宗罷免其左議政職位,於是他在甲申政變後又歸任兵曹判書。[8]

通信金玉均

編輯

1885年夏,李載元再度被外放為江華留守。[9]這時,亡命日本金玉均圖謀反攻朝鮮高宗對此感到恐慌,遂授意曾捲入甲申政變的李載元假裝和金玉均交好,以便打探金玉均消息,並伺機將其誘回國內捕殺。[10]李載元便用諺文致信於金玉均,對甲申政變失敗佯表遺憾,約金玉均回國共謀大舉,並「許為內應」。[11]該信由朝鮮間諜張殷奎(又名張甲福)前往日本送抵金玉均,金玉均看後大喜,其後回信三封。在金玉均的第一封回信中,詳細闡述了他的反攻計劃,並要求李載元負責「多結內應之人」,對中國人「外示親密」,對事大黨假裝「殷勤深結之策」,用金錢謀得營使或江華留守的職位,掌握軍隊,暗中招募敢死之士,所需活動經費,他可在日本設法籌措,並特別指示他要離間閔泳翊閔應植之關係。金玉均本人則負責在日本活動,並稱在300年前壬辰倭亂中被擄到日本朝鮮人後裔中隨時可以招募千人,打回朝鮮,「大監(指李載元)周旋於內,生(指金玉均)周旋於外,內外相應,事可必成」。[12]其後兩封回信又提出聯合大院君的主意,但他表示不會輕易回國。[12]金玉均的反攻計劃在朝鮮引發恐慌,後來由於大阪事件的發生,其計劃才破產了。

後期生涯

編輯

1887年,李載元因涉嫌支持開化黨而遭到兩司(司憲府司諫院)彈劾,要求對其予以調查審訊,高宗雖然沒有同意,還任命李載元為禮曹判書,但李載元迫於兩司壓力,抗旨不敢赴任,於是高宗先後下令將其流放到京畿道安山郡平澤縣,兩個月以後釋放,任判敦寧府事。高宗二十八年(1891年)二月十九日,李載元病卒,享壽六十一歲。高宗下旨稱讚他生前「姿性慈諒,規度恭儉,孝友之至,懇眷之誠,恆所深知」[13],並賜諡號孝貞」。大韓帝國建立後,李載元於1899年(光武三年)被追贈為「完林君」。[14]

家庭

編輯

著作

編輯

李載元著有《立朝錄》五冊,以日記形式記錄他從1849年到1885年期間的從政經歷。

參考來源

編輯
  1. ^ 《高宗實錄》卷1,元年正月初一日條。
  2. ^ 《高宗實錄》卷2,二年八月十五日條。
  3. ^ 《高宗實錄》卷21,二十一年十月十八日條。
  4. ^ 4.0 4.1 李載元《立朝錄》卷五,第24頁上。[永久失效連結]
  5. ^ 金玉均《甲申日錄》記載李載元為領議政,應為訛誤,此處以《高宗實錄》及李載元本人的記錄為準。
  6. ^ 6.0 6.1 6.2 李載元《立朝錄》卷五,第24頁下。[永久失效連結]
  7. ^ 7.0 7.1 李載元《立朝錄》卷五,第25頁上。[永久失效連結]
  8. ^ 《高宗實錄》卷21,二十一年十月二十一日條。
  9. ^ 《高宗實錄》卷22,二十二年五月十九日條。
  10. ^ 《李文忠公全集》卷十八,譯署函稿,第20頁下:「……朝王令其兄載元佯私於,欲誘回擒殺……」
  11. ^ 《李文忠公全集》卷十八,譯署函稿,第26頁上。
  12. ^ 12.0 12.1 《金玉均全集》,〈致沁留書(三通)〉,第123—129頁。
  13. ^ 《高宗實錄》卷28,二十八年二月十九日條。
  14. ^ 《高宗實錄》卷39,光武三年9月21日條。
  15. ^ 高宗元年八月十五日條. 《承政院日記》. [2022-02-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2-26). 
  16. ^ 숙종대왕자손록(肅宗大王子孫錄). 장서각기록유산DB. [2022-02-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2-26). 
  17. ^ 《林川趙氏大同譜》. FamilySearch. (第四卷,第四十七面)
  18. ^ 靑松沈氏大同世譜 五卷(청송심씨대동세보 오권 6/11). 仁濟大學族譜圖書館. [2022-02-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14). (第五卷,第887頁)
  19. ^ 平山申氏思簡公派譜 二卷. 仁濟大學族譜圖書館. [2022-02-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16). (第490-49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