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田夏代
植田夏代(1917年—1997年3月),日本長崎縣人,中文名江夏代,長期在臺灣花蓮縣義務接生,輔導未婚媽媽。
植田夏代 | |
---|---|
出生 | 1917年 大日本帝國長崎縣 |
逝世 | 1997年3月(79—80歲) 臺灣臺北市中正區臺大醫院 |
國籍 | 日本 |
母校 | 長崎醫科大學 |
職業 | 助產師 |
配偶 | 江進來 |
生平
編輯植田夏代生於1917年[1],長崎縣人[1],學歷為長崎醫科大學附屬醫學院助產護理科[2]。
1936年,植田夏代畢業時,一名長崎醫大的婦科醫師從花蓮寫信徵求一位志願護士,她經由家長同意後,在同年4月搭了三天二夜的商輪跨洋到基隆,轉抵花蓮。後來,她工作時結識了當地人江進來,進而結婚,日本戰敗後也留在臺灣做了一甲子的助產士生涯。[1]
1959年,孫理蓮在花蓮設立了山地瑪利亞之家,主要是收容臨盆在即的貧困原住民女子,讓她們得到免費的接生、食宿及醫療[3]。1961年起,植田夏代以「江夏代」之名,到山地瑪利亞之家擔任義務助產士[2]。由於是免費接生,在當時婦科醫師不足、醫療費用高之際,各縣市原住民孕婦趕到花蓮來生產,植田夏代曾有一天之內接生十四個嬰兒的紀錄,一個月七十個到一百個,平均每天三、五個嬰兒從她手中接生[1]。
1970年,山地瑪利亞之家破例收容一名懷了駐臺美軍孩子的漢人少女,經過軍中牧師的轉介,孫理蓮安排她住進此處[3]。那少女順利生下一個兒子後離去,此後,透過教會協助,更多未婚媽媽來此生產,於是教會單獨撥出一棟二樓洋房專門容留她們[4]。山地瑪利亞之家本來有兩棟房子,當地人稱為「生子院」,後來較小的一棟就改稱「未婚媽媽之家」[3]。
未婚媽媽之家由美籍的唐華南主持,輔導工作則由植田夏代負責,並配有二位護士,二位洗衣及煮飯的婦人,房子共可住五位未婚媽媽,那些有困難的原住民單親產婦待遇一樣,住宿、休養、接生都是免費的[4]。教會規定生產兩週後必須出院,而孩子可以帶走自己撫養,也可以留下由芥菜種會安排給久婚無子或希望認領孩子的父母[3][5]。裡面設備相當齊全,除日常家電用品外,還有許多書籍,使用率都相當高,因這些未婚媽媽深居簡出,不願多見生人,至多到陽台看看風景[4]。記者潘嘉珠筆下描寫此處是一棟可望見海的白洋房,有花木扶疏的庭院,樓下是客廳,靠牆的紅磚壁爐上擱著唱機、唱片,有壁爐、有油畫,落地窗的牆角掛著幅耶穌受難圖,對面的牆上,懸著滿是動物的地氈,廳中一片祥和,「卻減不去蘊藏樓中的少女幽怨」[3]。
住進未婚媽媽之家的少女以國中至高中程度最多,她們常找稱為「江媽媽」的植田夏代傾訴煩惱[3]。植田夏代回憶,初來的準未婚媽媽孤單一人,總含悲度日,茶飯不思,要想辦法勸導,住得稍久,雖情緒逐漸平靜,但不時還會暗自飲泣,有一位未婚媽媽在臨走前夕坐在床邊看孩子,一直看到天亮,走的時候淚流滿面,喃喃自語不已[4]。
植田夏代每當要接生前,定會握住產婦的手,祈求耶穌基督賜予母子平安。對接生的貧困產婦,她不時送奶粉,更會親自送自製的娃娃裝,當地不時有人在路上叫「江媽媽」。1981年退休時,前後接生超過一萬五千個嬰兒。[1]
未婚媽媽之家之後成為羅樂道創立的花蓮黎明啟智中心作教室[6]。
1996年1月,一位曾是未婚媽媽的女子將一封信給聯合報股份有限公司,說是要感謝「江媽媽」[2][7]。記者田德財透過各種管道查訪十多天,終於在1月30日找到現年已八十歲的植田夏代[2]。
這封信埋藏在我內心已有廿五年,現在鼓起勇氣,但還是無法道出我的姓名......如今我已是一個三個孩子的媽媽......現在我生活美滿快樂,但仍難忘當年幫助我接生的助產士,記得名字好像叫江媽媽......尋找了許多年,我不知昔日恩人安在否......現在為了家庭幸福,不敢公開報恩,只有默默的在感恩與祝福中度日......」
植田夏代讀到這裡,兩眼已閃著淚光[2]。次年3月上旬她走完人生最後旅程[1],病逝於台大醫院[7]。
1997年9月9日,寫信的女子趁花東之旅,拿中秋禮品到花蓮市想面謝江媽媽,才知道今年3月恩人已去世,當年未婚媽媽之家建築已拆除,如今改建為七層樓的黎明啟智中心。該女子望著這棟建築,拎著送不出去的禮物,搭著計程車,難過地離去。[7]
參考
編輯- ^ 1.0 1.1 1.2 1.3 1.4 1.5 簡東源. 江媽媽接生15000個寶寶 零失誤. 中國時報. 1997-04-02 (中文(臺灣)).
- ^ 2.0 2.1 2.2 2.3 2.4 田德財. 回到從前 收留她們 為她們接生 江老太太收到一封未婚媽媽的信 本報代轉陌生女子感恩的信 二十五年心底的話. 聯合報. 1996-01-31 (中文(臺灣)).
- ^ 3.0 3.1 3.2 3.3 3.4 3.5 潘嘉珠. 未婚媽媽的避風港. 民生報. 1980-09-26 (中文(臺灣)).
- ^ 4.0 4.1 4.2 4.3 康武吉. 姻緣道上 失身瀕絕境 未婚媽媽 待產慶有家 花蓮芥種教會嘉惠受騙少女 免費接生休養重建求生意志. 聯合報. 1974-09-28 (中文(臺灣)).
- ^ 李瑞. 未婚媽媽之家 給妳幫忙‧給妳愛護 更給妳再奮鬥的勇氣. 聯合報. 1978-11-28 (中文(臺灣)).
- ^ 助花蓮黎明啟智中心購屋 請大家捐款 關懷智障兒. 民生報. 1988-05-28 (中文(臺灣)).
- ^ 7.0 7.1 7.2 田德財. 送不出的中秋禮 未婚媽媽 報恩晚一步 26年前「江媽媽」伴她度過難關 想要面謝老人家已過去. 聯合報. 1997-09-10 (中文(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