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冊,分為潮州歌冊東山歌冊,是流行於中國廣東省潮汕地區及福建省東山島的一中民間曲藝表演方式。歌冊是從彈詞演變而來的,目前已成為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一員。

歌冊
中華人民共和國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申報地區或單位福建省東山縣
廣東省潮州市
分類曲藝
序號270
編號項目V-34
登錄2008年

概述

編輯

歌冊一般被認為是由唐朝的潮州彈詞演變而成,並形成於明代中葉,在清末民國期間尤為繁盛。歌冊表演者一般為女性,歌文用潮州方言編寫,有唱詞和獨白。一般的曲文多為七字句,四句為一組,押韻以組為單位。

據估計,歷代潮州歌冊總數在500種以上,現存完整的約有200部左右,有資料可查的有300多部。內容來源於歷史故事、古代小說、各種戲劇、神話傳說、民間故事等。由於使用通俗語言,歌冊即使是社會底層人民也很容易聽懂。清末至民國時期由潮州李萬利、吳瑞文堂、吳生記等商號用木板印刷的歌冊本子(也就是歌詞書)目前仍存世。[1]

福建東山島清代就已經是商港,潮汕地區的商船經常停泊在這裡,久而久之潮州歌冊就流傳過來,經演變成為東山歌冊。[2][3]

部分作品

編輯

由於彈詞演唱有一定技巧且需要樂器伴奏,所以需要書面記錄,一些文化水平比較高的人編寫這類書籍。但抄寫本在傳抄中又容易出現錯漏,有印刷商覺得這樣的書籍銷路不錯,就以此為模板大量印行。人們將這些刻本稱為「歌冊」,「歌冊」一詞由此得名。這些刻本一般稱為「XX全歌」,如《劉明珠全歌》、《狄青平西全歌》。

潮州歌冊的題材主要有三類:

  • 地方民間故事和傳說:如《蘇六娘》、《英台仔》、《張古董》、《吳忠恕》、《方大人》、《過番客》等;
  • 家喻戶曉的地方鄉賢故事:如《劉龍圖》、《方大人》、《翁萬達》等;
  • 歷史演義、小說、彈詞改編:如《隋唐演義》、《下南唐》、《仁貴征東》、《十八寡婦征西》、《包公出世》、《東漢劉秀》、《正德君游江南》等。

[4]

表演形式

編輯

由於是從彈詞演變而來,因此歌冊具有彈詞的一些特點。除內容相同外,設章回目、開端及回末有插圖詩以興比敘述的故事這些特點都是來自彈詞的。但後期的歌冊作品逐漸出現自有特色如四句轉韻、押平聲韻等。

古代,唱歌冊的都是是婦女:職業誦唱者多是寡婦、孤寡老人、退休戲班女演員。她們手提裝著幾部歌冊的花籃沿著每戶人家的門口乞唱,按內容或時間收錢。業餘者則是比較有學識,且口齒清晰的女性愛好者。誦讀唱人碰上不認的字可以請教別人,也可用上一個字拉上拖腔帶過。聽者可以在聽唱中對故事人物發表意見,聽不清楚內容也可以提問。[4]

參考文獻

編輯